虫鸟之智原文解释
原文(一)
竹鸡之性①,遇其俦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其中②,而隐身于后操罔焉③。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
翻译(一)
竹鸡的天性,是遇到同类必定争斗。捕竹鸡的#-666aa;扫落叶围成一圈,把鸟媒放在里面,自己隐藏在后边操纵罗网。刺激鸟媒让它鸣叫,竹鸡必定循着叫声而来,闭着眼睛飞进圈里,径直上前要争斗一番,而罗网已经收起,没有能逃脱的,这是因为闭上眼睛就看不见#-666aa;。
原文(二)
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米+离]竿取之①。
翻译(二)
鹧鸪生性爱干净,猎#-666aa;在茂密的树林里扫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撒上少量谷米,鹧鸪来来往往,边走边啄食,这时就用[米+离]竿粘取它。
原文(三)
麂行草莽中①,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
翻译(三)
麂在荒草中出没,怕#-666aa;发现它的踪迹,无论远近都只沿一条道走。村民把绳结成环套,安置在麂经过的地方,麂足一被绊住,就倒挂在树枝上,如此便活捉了。
原文(四)
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粘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
翻译(四)
江南多土蜂,#-666aa;们找不到它的巢穴,就常用长纸带粘在肉上,土蜂见到必定衔入巢穴里,#-666aa;们就追踪寻找到蜂窝,用火薰获取蜂蛹。
原文(五)
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①,如人之不仁何!
翻译(五)
虫鸟聪明,自以为可以保全性命,奈何世#-666aa;不仁!
原文 | 翻译 |
竹鸡之性,遇其俦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 | 竹鸡的天性,是遇到同类必定争斗。捕竹鸡的#-666aa;扫落叶围成一圈,把鸟媒放在里面,自己隐藏在后边操纵罗网。刺激鸟媒让它鸣叫,竹鸡必定循着叫声而来,闭着眼睛飞进圈里,径直上前要争斗一番,而罗网已经收起,没有能逃脱的,这是因为闭上眼睛就看不见#-666aa;。 |
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米+离]竿取之。 | 鹧鸪生性爱干净,猎#-666aa;在茂密的树林里扫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撒上少量谷米,鹧鸪来来往往,边走边啄食,这时就用[米+离]竿粘取它。 |
麂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 | 麂在荒草中出没,怕#-666aa;发现它的踪迹,无论远近都只沿一条道走。村民把绳结成环套,安置在麂经过的地方,麂足一被绊住,就倒挂在树枝上,如此便活捉了。 |
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粘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 | 江南多土蜂,#-666aa;们找不到它的巢穴,就常用长纸带粘在肉上,土蜂见到必定衔入巢穴里,#-666aa;们就追踪寻找到蜂窝,用火薰获取蜂蛹。 |
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 | 虫鸟聪明,自以为可以保全性命,奈何世#-666aa;不仁! |
扩展阅读
【注释】
①竹鸡:鸟名。体型较鹧鸪小,喜好啼鸣,居竹林。
②媒:即鸟媒。用以引诱其他同类而拴系的活鸟。
③罔:绳索交织而成的渔猎用具。
【注释】
①[米+离](lí)竿:粘竿。
【注释】
①麂(jǐ):似鹿而小,腿细有力,善跳跃。
【注释】
①周身:保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