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张天觉为人

张天觉为人原文解释

原文(一)

张天觉为人贤否,士大夫或不详知。方大观、政和间,时名甚著,多以忠直许之,盖其作相适承蔡京之后,京弄国为奸,天下共疾,小变其政,便足以致誉,饥者易为食,故蒙贤者之名,靖康初政,遂与司马公、范文正同被褒典。予以其实考之,彼直奸人之雄尔。

翻译(一)

张天觉为#-666aa;贤是不贤,士大夫可能不太清楚。在大观、政和年间,其#-666aa;名望甚#guoxue666-com;,多数称赞他忠直,因为他担任宰相刚好在蔡京之后,蔡京操纵国政干尽坏事,天下#-666aa;都极为痛恨,只要稍微变更其施政措施,就足以获得称誉,就像饥饿的人不择饮食一样,所以他得到了贤者的名声。靖康初年,他就得以和司马公、范文正公一同受到朝廷褒奖。我以其实际情况进行考证,他不过是个奸恶欺世的野心家罢了。

原文(二)

其外孙何麒作家传,云:“为熙宁御史,则逐于熙宁;为元祐廷臣,则逐于元祐;为绍圣谏官,则逐于绍圣;为崇宁大臣,则逐于崇宁;为大观宰相,则逐于政和。”其迹是矣,而实不然。为御史时,以断狱失当,为密院所治,遂摭博州事以报之,三枢密皆乞去,故坐贬。为谏官时,首攻内侍陈衍以摇宣仁,至比之于吕、武;乞追夺司马公、吕申公赠谥,仆碑毁楼;论文潞公背负国恩,吕汲公动摇先烈;辩吕惠卿、蔡确无罪。后以交通颍昌富民盖渐故,又贬。元符末,除中书舍人,谢表历诋元祐诸贤,云:“当元祐之八九年,擢党人之二十辈。”及在相位,乃以郭天信交结而去耳。平生言行如此,而得美誉,则以蔡京不相能之故。然皆章子厚门下客,其始非不同也。京拜相之词,天觉所作,是以得执政云。

翻译(二)

他的外孙何麒作家传,写道:“熙宁年间任御史,则在熙宁年间被贬逐;元祐年间为廷臣,则在元祐年间被贬逐;绍圣年间为谏官,则在绍圣年间被贬逐;崇宁年间为辅臣,则在崇宁年间被贬逐;大观年间任宰相,则在政和年间被贬逐。”他的仕履确是如此,但其实际原因却并不如此简单。当御史时,因为断案不当,被枢密院追究,他就挑出博州之事进行报复,结果三位枢密都请求离任,所以他被贬。任谏官时,首先攻击内侍陈衍以动摇宣仁太皇太后的地位,甚至把她比作吕雉和武则天;又请求追夺司马公、吕申公的封赠谥号,掀翻墓碑捣毁碑楼;又说文潞公辜负国恩,吕汲公动摇祖先#-666ii;烈;为吕惠卿、蔡确申辩称其无罪。后来因为勾结颍昌富#-666aa;盖渐的缘故,又被贬。元符末年,授中书舍#-666aa;,上谢表一一攻击元祐诸贤臣,说:“在元祐的八九年间,提拔了朋#-666bb;之徒二十多#-666aa;。”后来在相位,是因为勾结郭天信被贬去职。平生言行如此卑劣,却得到美名,就是因为蔡京和他不睦的缘故。但是他们都是出自章子厚门下,早先并无不同。蔡京拜相的制书,是张天觉所作,因此得以为执政官。

原文翻译

张天觉为人贤否,士大夫或不详知。方大观、政和间,时名甚著,多以忠直许之,盖其作相适承蔡京之后,京弄国为奸,天下共疾,小变其政,便足以致誉,饥者易为食,故蒙贤者之名,靖康初政,遂与司马公、范文正同被褒典。予以其实考之,彼直奸人之雄尔。

张天觉为#-666aa;贤是不贤,士大夫可能不太清楚。在大观、政和年间,其#-666aa;名望甚#guoxue666-com;,多数称赞他忠直,因为他担任宰相刚好在蔡京之后,蔡京操纵国政干尽坏事,天下#-666aa;都极为痛恨,只要稍微变更其施政措施,就足以获得称誉,就像饥饿的人不择饮食一样,所以他得到了贤者的名声。靖康初年,他就得以和司马公、范文正公一同受到朝廷褒奖。我以其实际情况进行考证,他不过是个奸恶欺世的野心家罢了。

其外孙何麒作家传,云:“为熙宁御史,则逐于熙宁;为元祐廷臣,则逐于元祐;为绍圣谏官,则逐于绍圣;为崇宁大臣,则逐于崇宁;为大观宰相,则逐于政和。”其迹是矣,而实不然。为御史时,以断狱失当,为密院所治,遂摭博州事以报之,三枢密皆乞去,故坐贬。为谏官时,首攻内侍陈衍以摇宣仁,至比之于吕、武;乞追夺司马公、吕申公赠谥,仆碑毁楼;论文潞公背负国恩,吕汲公动摇先烈;辩吕惠卿、蔡确无罪。后以交通颍昌富民盖渐故,又贬。元符末,除中书舍人,谢表历诋元祐诸贤,云:“当元祐之八九年,擢党人之二十辈。”及在相位,乃以郭天信交结而去耳。平生言行如此,而得美誉,则以蔡京不相能之故。然皆章子厚门下客,其始非不同也。京拜相之词,天觉所作,是以得执政云。

他的外孙何麒作家传,写道:“熙宁年间任御史,则在熙宁年间被贬逐;元祐年间为廷臣,则在元祐年间被贬逐;绍圣年间为谏官,则在绍圣年间被贬逐;崇宁年间为辅臣,则在崇宁年间被贬逐;大观年间任宰相,则在政和年间被贬逐。”他的仕履确是如此,但其实际原因却并不如此简单。当御史时,因为断案不当,被枢密院追究,他就挑出博州之事进行报复,结果三位枢密都请求离任,所以他被贬。任谏官时,首先攻击内侍陈衍以动摇宣仁太皇太后的地位,甚至把她比作吕雉和武则天;又请求追夺司马公、吕申公的封赠谥号,掀翻墓碑捣毁碑楼;又说文潞公辜负国恩,吕汲公动摇祖先#-666ii;烈;为吕惠卿、蔡确申辩称其无罪。后来因为勾结颍昌富#-666aa;盖渐的缘故,又被贬。元符末年,授中书舍#-666aa;,上谢表一一攻击元祐诸贤臣,说:“在元祐的八九年间,提拔了朋#-666bb;之徒二十多#-666aa;。”后来在相位,是因为勾结郭天信被贬去职。平生言行如此卑劣,却得到美名,就是因为蔡京和他不睦的缘故。但是他们都是出自章子厚门下,早先并无不同。蔡京拜相的制书,是张天觉所作,因此得以为执政官。

扩展阅读

【注释】

张天觉:即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新津(今四川成都新津区)#-666aa;。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哲宗亲政后,召为右正言、左司谏,力攻司马光、吕公著等元祐旧臣。徽宗即位后,与蔡京相善,拜相后转而攻蔡京,罢职,入元祐#-666bb;籍,大观四年(1110)召拜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复为臣僚所攻,被贬。张商英为#-666aa;雄辩敢言,然诡谲多变,又喜与僧徒游从,时#-666aa;戏称为“相公禅”。

大观:宋徽宗年号(1107—1110)。

靖康初政,遂与司马公、范文正同被褒典: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追封范仲淹为魏国公,赠司马光太师,张商英太保,除元祐#-666bb;籍学术之#-666mm;

【注释】

何麒:青城(今四川都江堰)#-666aa;。宋#guoxue666-com;宗绍兴十一年(1141)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宗正少卿。

“为御史时”几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熙宁五年十一月)丁卯,贬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张商英为光禄寺丞、监荆南税。先是,商英言:‘博州官吏失入赃不满#-666kk;贼二#-666aa;死罪,枢密院检详官刘奉世#-666bb;庇亲戚……又院吏任远恣横私徇凡十二事,而枢密院#-666bb;庇不案治,外#-666aa;莫不闻知。’于是枢密使副文彦博、吴充、蔡挺因此不入院……上问之,遣使促彦博等入院……安石曰:‘密院方治御史李则事,商英乃随攻博州事以报之……岂所谓怀忠良以事君者?’故有是命。”

“为谏官时”几句:王偁《东都事略》卷一百零二:“绍圣元年,以右正言召,迁左司谏,商英观望时政,谓苏轼论#-666ff;祭天地非是,指吕大防、梁焘、范祖禹为奸,以司马光、文彦博为负国,言吕公著不当谥正献,甚者至以宣仁后比吕武。始商英在元祐时作《嘉禾颂》,以文彦博、吕公著比周公,又作文祭司马光,极其称美,至是乃追论其罪,其诡谲不常如此。”宣仁,宋英宗宣仁皇后高氏,宋#-666nn;宗母,哲宗年幼即位,尊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吕武,汉高祖皇后吕雉、唐朝武则天,皆以女主临朝称制,故并称“吕武”。

吕惠卿(1032—1111):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666nn;宗熙宁七年(1074)拜参知政事,后与王安石有隙,王安石再相,出知陈、延诸州。此后多在各地任职。《宋史》入奸臣传。

郭天信:开封人。宋徽宗为端王时,密告“王当有天下”,及即位,得亲幸,往往称于内朝,张商英为相,阴与勾结,后被告发漏泄#-666mm;中语,商英罢相,郭天信贬死。

章子厚:即章惇,字子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