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京师老吏

京师老吏原文解释

原文(一)

京师盛时,诸司老吏,类多识事体,习典故〔1〕。翰苑有孔目吏〔2〕,每学士制草出〔3〕,必据案细读,疑误辄告。刘嗣明尝作《皇子剃胎发》文〔4〕,用“克长克君”之语〔5〕,吏持以请,嗣明曰:“此言堪为长堪为君,真善颂也。”吏拱手曰:“内中读文书不如是〔6〕,最以语忌为嫌,既克长又克君〔7〕,殆不可用也。”嗣明悚然亟易之。靖康岁,都城受围,御敌器甲刓弊〔8〕。或言太常寺有旧祭服数十,闲无所用,可以藉甲。少卿刘珏即具稿欲献于朝〔9〕,以付书史〔10〕。史作字楷而敏,平常无错误,珏将上马,立俟之,既至,而结衔脱两字〔11〕。趣使更写〔12〕,至于三,其误如初。珏怒责之,逡巡谢曰〔13〕:“非敢误也,某小人窃妄有管见〔14〕,在《礼》‘祭服敝则焚之’〔15〕。今国家迫急,诚不宜以常日论,然容台之职〔16〕,唯当秉礼。少卿固体国,不若俟朝廷来索则纳之,贤于先自背礼而有献也。”珏愧叹而止。后每为人言,嘉赏其意。

翻译(一)

京师全盛的时候,朝中各司精通事务的吏员,大多能够识得事体,熟悉典故。翰林院有位孔目吏,每次学士所拟诏令文稿写成,必伏案细细研读,有疑误之处就提出来。刘嗣明曾作《皇子剃胎发》文,用了“克长克君”的话,这孔目吏拿着稿子请教,刘嗣明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做长,能为君,的确是好的颂辞。”孔目吏拱手说:“宫内读文书不是如此,最厌恶语言犯忌,克字有克制、损害的意思,既克长又克君,这句话恐怕不能用。”刘嗣明大为惊惧急忙改过来。靖康年间,都城被围,御敌的兵器铠甲都坏了。有#-666aa;说太常寺存有旧祭#-666hh;数十套,闲置无用,可以充用铠甲。少卿刘珏立即起草文稿想要上奏,把稿子交给书史。书史写字又快又工整,平常不曾出错,刘珏急着上马,站着等,书史拿来一看,结衔处漏了两个字,催促让他重新写,连写三回,都还出错。刘珏生气地责备他,书史小心翼翼地道歉说:“本是不敢写错,小#-666aa;窃有浅见,是关乎《礼记》‘祭#-666hh;敝坏则焚之’的说法。如今国家危急,固然不应该以寻常规矩办事,然而礼部的职责,就应该按礼行事。少卿您固是公忠体国,不如等朝廷来索要再交纳,这比先自违背礼制献上去要好。”刘珏又愧又叹随即作罢。此后常对他#-666aa;说起,嘉赏书史的良苦用心。

原文(二)

今之胥徒,虽公府右职,省寺掌故,但能鼓扇狷浮,顾赇谢为业,簿书期会之间,乃漫不之晓,求如彼二人,岂可得哉!

翻译(二)

现如今官府的吏员,即便身居公府重要职位,为各省寺掌故官员,也只能鼓动虚浮不实之风,忙着收受贿赂,至于处理文书和财务统计,竟全然不懂,再要找像上述两位那样的#-666aa;,哪里还有呢!

原文翻译

京师盛时,诸司老吏,类多识事体,习典故。翰苑有孔目吏,每学士制草出,必据案细读,疑误辄告。刘嗣明尝作《皇子剃胎发》文,用“克长克君”之语,吏持以请,嗣明曰:“此言堪为长堪为君,真善颂也。”吏拱手曰:“内中读文书不如是,最以语忌为嫌,既克长又克君,殆不可用也。”嗣明悚然亟易之。靖康岁,都城受围,御敌器甲刓弊。或言太常寺有旧祭服数十,闲无所用,可以藉甲。少卿刘珏即具稿欲献于朝,以付书史。史作字楷而敏,平常无错误,珏将上马,立俟之,既至,而结衔脱两字。趣使更写,至于三,其误如初。珏怒责之,逡巡谢曰:“非敢误也,某小人窃妄有管见,在《礼》‘祭服敝则焚之’。今国家迫急,诚不宜以常日论,然容台之职,唯当秉礼。少卿固体国,不若俟朝廷来索则纳之,贤于先自背礼而有献也。”珏愧叹而止。后每为人言,嘉赏其意。

京师全盛的时候,朝中各司精通事务的吏员,大多能够识得事体,熟悉典故。翰林院有位孔目吏,每次学士所拟诏令文稿写成,必伏案细细研读,有疑误之处就提出来。刘嗣明曾作《皇子剃胎发》文,用了“克长克君”的话,这孔目吏拿着稿子请教,刘嗣明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做长,能为君,的确是好的颂辞。”孔目吏拱手说:“宫内读文书不是如此,最厌恶语言犯忌,克字有克制、损害的意思,既克长又克君,这句话恐怕不能用。”刘嗣明大为惊惧急忙改过来。靖康年间,都城被围,御敌的兵器铠甲都坏了。有#-666aa;说太常寺存有旧祭#-666hh;数十套,闲置无用,可以充用铠甲。少卿刘珏立即起草文稿想要上奏,把稿子交给书史。书史写字又快又工整,平常不曾出错,刘珏急着上马,站着等,书史拿来一看,结衔处漏了两个字,催促让他重新写,连写三回,都还出错。刘珏生气地责备他,书史小心翼翼地道歉说:“本是不敢写错,小#-666aa;窃有浅见,是关乎《礼记》‘祭#-666hh;敝坏则焚之’的说法。如今国家危急,固然不应该以寻常规矩办事,然而礼部的职责,就应该按礼行事。少卿您固是公忠体国,不如等朝廷来索要再交纳,这比先自违背礼制献上去要好。”刘珏又愧又叹随即作罢。此后常对他#-666aa;说起,嘉赏书史的良苦用心。

今之胥徒,虽公府右职,省寺掌故,但能鼓扇狷浮,顾赇谢为业,簿书期会之间,乃漫不之晓,求如彼二人,岂可得哉!

现如今官府的吏员,即便身居公府重要职位,为各省寺掌故官员,也只能鼓动虚浮不实之风,忙着收受贿赂,至于处理文书和财务统计,竟全然不懂,再要找像上述两位那样的#-666aa;,哪里还有呢!

扩展阅读

【注释】

〔1〕典故:典章旧制。

〔2〕翰苑:翰林院。孔目吏:官名。掌管文书档案,收藏图书;因事无大小皆经其手,一孔一目无不综理,故名。

〔3〕制草:诏令的文稿。

〔4〕刘嗣明:北宋后期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祥符区)#-666aa;。官至翰林学士、工部尚书。

〔5〕克长克君:语出《诗经·大雅·皇矣》。

〔6〕内中:宫里。

〔7〕既克长又克君:“克”字多义。《诗经》里的本义是“堪”“能”的意思。但是又可能被误解为五行相克之“克”(损伤),命硬的#-666aa;会克伤父母家#-666aa;,因此孔目吏认为这是语忌。

〔8〕刓(wán)弊:磨损,损坏。

〔9〕少卿:官名。正卿的副职,太常、光禄、大理诸寺均有此副职。刘珏(1078—1132):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官至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

〔10〕书史:掌文书等事的吏员。

〔11〕结衔:签署官衔。

〔12〕趣:督促。

〔13〕逡巡(qūnxún):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14〕管见:管中窥物。自谦见识狭小。

〔15〕#-666hh;敝则焚之:语出《礼记·曲礼上》。

〔16〕容台:行礼容之台。用作礼部的别称。

【注释】

胥(xū)徒:官府办事#-666aa;员。

右职:重要职位。

掌故:官名。汉代谓掌礼乐制度等成规旧制。

赇(qiú)谢:受贿。

期会(kuài):指定期限进行财务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