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原文解释
【原文】
光和末1光和:东汉灵帝的年号。光和末是公元 184 年。,黄巾起
2黄巾:张角兄弟用太平道组织起来的农民起义#-666kk;。参加者均以黄巾裹头,故名。;拜骑都尉
3骑都尉:官名。统领皇帝侍卫队中的骑兵小#-666dd;队。,讨颍川贼
4颍川:郡名。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迁为济南相
5济南:王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
6长吏:县长、县令的别称。,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九)。#-666mm;断#-666gg;祀
7淫祀:祭祀对象未经官方正式批准的祭祀活动。,奸宄逃窜
8奸宄:奸宄(guǐ),违法乱纪的#-666aa;。,郡界肃然。(一)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
9东郡:郡名。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不就,称疾归乡里。(二)
顷之,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10刺史:官名。本来是皇帝派出的使者,巡察一州之内官员和豪强的不法行为。东汉后期成为一州的行政长官。许攸:字子远,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666aa;。曾任袁绍谋士,官渡之战又投奔曹操,不久被杀。传见本书卷十二《崔琰传》裴注引《魏略》。,谋废灵帝
11灵帝:即刘宏(公元 156—189)。东汉皇帝,公元168 至 189 年在位。事详《后汉书》卷八《灵帝纪》。,立#-666ff;肥侯
12合肥侯:东汉皇族的一名成员。,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三)
【裴注】
(一)《魏书》曰:“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宄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初,城阳景王刘章以有#-666ii;于汉,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贾#-666aa;或假二千石舆#-666hh;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666mm;绝者。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666nn;之事,世之#-666gg;祀由此遂绝。”
(二)《魏书》曰:“于是权臣专朝,贵戚横恣。太祖不能违道取容,数数干忤。恐为家祸,遂乞留宿卫,拜议郎。常托疾病,辄告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
(三)司马彪《九州春秋》曰:“于是陈蕃子逸与术士平原襄楷,会于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贵)(真)族灭矣。’逸喜。芬曰:‘若然者,芬愿驱除。’于是与攸等结谋。灵帝欲北巡河间旧宅,芬等谋因此作难,上书言黑山贼攻劫郡县,求得起兵。会北方有赤气,东西竟天。太史上言‘当有阴谋,不宜北行’,帝乃止。敕芬罢兵,俄而征之;芬惧,自杀。”
《魏书》载太祖拒芬辞曰:“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666aa;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伊尹怀至忠之诚,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故进退废置,计从事立。及至霍光受托国之任,藉宗臣之位;内因太后秉政之重,外有群卿同欲之势;昌邑即位日浅,未有贵宠;朝乏谠臣,议出密近。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睹当今之难。诸君自度:结众连#-666bb;,何若七国?#-666ff;肥之贵,孰若吴、楚?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原文注释】
〔1〕光和:东汉灵帝的年号。光和末是公元 184 年。
〔2〕黄巾:张角兄弟用太平道组织起来的农民起义#-666kk;。参加者均以黄巾裹头,故名。
〔3〕骑都尉:官名。统领皇帝侍卫队中的骑兵小#-666dd;队。
〔4〕颍川:郡名。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
〔5〕济南:王国名。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东。
〔6〕长吏:县长、县令的别称。
〔7〕淫祀:祭祀对象未经官方正式批准的祭祀活动。
〔8〕奸宄:奸宄(guǐ),违法乱纪的#-666aa;。
〔9〕东郡:郡名。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
〔10〕刺史:官名。本来是皇帝派出的使者,巡察一州之内官员和豪强的不法行为。东汉后期成为一州的行政长官。许攸:字子远,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666aa;。曾任袁绍谋士,官渡之战又投奔曹操,不久被杀。传见本书卷十二《崔琰传》裴注引《魏略》。
〔11〕灵帝:即刘宏(公元 156—189)。东汉皇帝,公元168 至 189 年在位。事详《后汉书》卷八《灵帝纪》。
〔12〕合肥侯:东汉皇族的一名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