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月,引军还长安。秋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月,相国钟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冬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原文解释
【原文】
二十四年春正月1二十四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仁屠宛,斩音。(一)
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2斜谷:斜(yé)谷,古道路名。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因取道斜水河谷而得名。斜水源出秦岭太白山,北流入渭水,谷口在眉县西南约 15 公里。自斜谷道南行,接褒谷道,即可穿越秦岭进入汉中盆地,全程 235 公里,是古代秦岭重要通道之一。,#-666kk;遮要以临汉中
3遮要:保护沿途的要害处。本书卷十一《田畴传》有“遮守蹊要”之句,即与此处“遮要”含义相同。当时褒斜谷道通过陡峻山岩的路段,是由悬空的栈道构成。这种木制栈道很易受到敌方破坏,而且一旦被破坏又很难修复。这里的“遮要”就指保护各段栈道,以便通过褒斜道撤退汉中守#-666kk;。现今陕西留坝县南河乡褒水西岸古栈道遗址的岩壁上,还刻有“遮要”两个大字。不久曹操决定撤军放弃汉中,是从军事地理角度作出的明智抉择。此后,曹魏凭借秦岭采取战略守势,绵绵秦岭成为三国时期最先形成的两国之间稳定疆域线,在军事地理上具有典型的意义。。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二)
夏五月,引#-666kk;还长安。
秋七月,以夫#-666aa;卞氏为王后4夫人:魏国妃嫔称号之一。曹操当魏王之后,定其后宫妻妾为王后、夫#-666aa;、昭仪、倢伃(jié yú)、容华、美人六等。卞氏(公元 160—230):曹丕、曹彰和曹植的生母。本为小妾,后来升为正妻。传见本书卷五。。遣于#-666mm;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666mm;#-666kk;,军没。羽获#-666mm;,遂围仁。使徐晃救之。九月,相国钟繇坐西曹掾魏讽反
5西曹掾:官名。魏国相国府的下属,主管#-666aa;事。,免。(三)
冬十月,军还洛阳。(四)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6摩陂:摩陂(bēi),陂塘名。在今河南郏县东南。。(五)
【裴注】
(一)《曹瞒传》曰:“是时,南阳间苦徭役。音于是执太守东里(裦)(衮),与吏民#-666cc;反,与关羽连和。南阳#-666ii;曹宗子卿,往说音曰:‘足下顺民心,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然执郡将,逆而无益;何不遣之?吾与子#-666cc;戮力。比曹公#-666kk;来,关羽兵亦至矣。’音从之,即释遣太守。子卿因夜逾城亡出,遂与太守收余民,围音。会曹仁#-666kk;至,#-666cc;灭之。”
(二)《九州春秋》曰:“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666aa;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三)《世语》曰:“讽字子京,沛#-666aa;。有惑众才,倾动邺都。钟繇由是辟焉。大#-666kk;未反,讽潜结徒#-666bb;;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666aa;。”
王昶《家诫》曰“济阴魏讽”。而此云沛人,未详。
(四)《曹瞒传》曰:“王更修治北部尉廨,令过于旧。”
(五)《魏略》曰:“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侍中陈群、尚书桓阶奏曰:‘汉自安帝以来,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于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终,非适今日也。是以桓、灵之间,诸明图纬者,皆言“汉行气尽,黄家当兴”。殿下应期,十#-666dd;天下而有其九,以#-666hh;事汉;群生注望,遐迩怨叹,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臣愚以为虞、夏不以谦辞,殷、周不吝诛放;畏天知命,无所与让也。’”
《魏氏春秋》曰:“夏侯惇谓王曰:‘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以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余年,#-666ii;德著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王曰:‘“勉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瞒传》及《世语》并云:“桓阶劝王正位;夏侯惇以为宜先灭蜀,蜀亡则吴#-666hh;,二方既定,然后遵舜、禹之轨,王从之。及至王薨,惇追恨前言,发病卒。”
孙盛评曰:“夏侯惇耻为汉官,求受魏印。桓阶方惇,有义直之节。考其传记,《世语》为妄矣”。
【原文注释】
〔1〕二十四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2〕斜谷:斜(yé)谷,古道路名。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因取道斜水河谷而得名。斜水源出秦岭太白山,北流入渭水,谷口在眉县西南约 15 公里。自斜谷道南行,接褒谷道,即可穿越秦岭进入汉中盆地,全程 235 公里,是古代秦岭重要通道之一。
〔3〕遮要:保护沿途的要害处。本书卷十一《田畴传》有“遮守蹊要”之句,即与此处“遮要”含义相同。当时褒斜谷道通过陡峻山岩的路段,是由悬空的栈道构成。这种木制栈道很易受到敌方破坏,而且一旦被破坏又很难修复。这里的“遮要”就指保护各段栈道,以便通过褒斜道撤退汉中守#-666kk;。现今陕西留坝县南河乡褒水西岸古栈道遗址的岩壁上,还刻有“遮要”两个大字。不久曹操决定撤军放弃汉中,是从军事地理角度作出的明智抉择。此后,曹魏凭借秦岭采取战略守势,绵绵秦岭成为三国时期最先形成的两国之间稳定疆域线,在军事地理上具有典型的意义。
〔4〕夫人:魏国妃嫔称号之一。曹操当魏王之后,定其后宫妻妾为王后、夫#-666aa;、昭仪、倢伃(jié yú)、容华、美人六等。卞氏(公元 160—230):曹丕、曹彰和曹植的生母。本为小妾,后来升为正妻。传见本书卷五。
〔5〕西曹掾:官名。魏国相国府的下属,主管#-666aa;事。
〔6〕摩陂:摩陂(bēi),陂塘名。在今河南郏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