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帝幸太学。问诸儒曰:“圣人幽赞神明,仰观俯察,始作卦。后圣重之为,立爻以极数;凡斯大义,罔有不备。而夏有《连山》,殷有《归藏》,周曰《周易》;《易》之书,其故何也?”《易》博士淳于俊对曰:“包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卦,神农演之为,黄帝、尧、舜通其变。代随时,质文各由其事。故《易》者,变易也;名曰《连山》,似山出纳云气,连天地也;《归藏》者,万事莫不归藏于其中也。”帝又曰:“若使包羲因燧皇而作《易》,孔子何以不云‘燧人氏没包羲氏作’乎?”俊不能答。帝又问曰:“孔子作《彖》、《象》,郑玄作注;虽圣、贤不同,其所释经义,也。今《彖》、《象》不与经文相连;而注连之,何也?”俊对曰:“郑玄合《彖》、《象》于经者,欲使学者寻省易了也。”帝曰:“若郑玄合之,于学诚便;则孔子曷为不合,以了学者乎?”俊对曰:“孔子恐其与文王相乱,是以不合;此圣人以不合为谦。”帝曰:“若圣人以不合为谦,则郑玄何独不谦邪?”俊对曰:“古义弘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帝又问曰:“《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此包羲、神农之世为无衣裳。但圣人化天下,何殊异尔邪?”俊对曰:“皇之时,人寡而禽兽众,故取其羽皮而天下用足。及至黄帝,人众而禽兽寡,是以作为衣裳以济时变也。”帝又问:“乾为天,而复为金,为玉,为老马,与细物并邪?”俊对曰:“圣人取象,或远或近;近取诸物,远则天地。” 第2节原文解释
帝又曰:“若使包羲因燧皇而作《易》,孔子何以不云‘燧#-666aa;氏没包羲氏作’乎15孔子何以不云:孔子所写的《周易·系辞》下,有“包羲氏没,#-666nn;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的句子,叙述远古时代的变迁,但没有说到包羲之前,所以曹髦有此疑问。?”俊不能答。
帝又问曰:“孔子作《彖》、《象》16彖、象:彖(tuàn)、象,即彖辞、象辞。每种又#-666dd;上、下两篇。,郑玄作注
17郑玄:郑玄(公元 127—200),字康成,北海郡#guoxue666-com;密(今山东高密市西南)#-666aa;。东汉大经学家。早年游学天下,曾在经学大师马融门下受业。后回家乡传授经学,多次拒绝朝廷的任命,门下有弟子数千人。他的经学知识极为渊博,是两汉经学集大成的学者。生前遍注群经,著述很多。完整流传至今的还有《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和《礼记注》四种,均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传见《后汉书》卷三十五。;虽圣、贤不同
18圣:指孔子。贤:指郑玄。,其所释经义,一也
19一:一样。。今《彖》、《象》不与经文相连;而注连之
20注连之:在郑玄之前,《周易》的经、传是#-666dd;开的。郑玄注释《周易》,开始把传中孔子所写的彖辞、象辞分散,附在所解释的卦辞、爻辞后面。,何也?”
俊对曰:“郑玄#-666ff;《彖》、《象》于经者,欲使学者寻省易了也21寻省易了:查阅时一目了然。。”
帝曰:“若郑玄#-666ff;之,于学诚便;则孔子曷为不#-666ff;,以了学者乎?”
俊对曰:“孔子恐其与文王相乱22与文王相乱:郑玄一派的学者认为,《周易》的卦辞和爻辞都是周文王写的,所以这里意思是与卦辞、爻辞相混淆。,是以不合;此圣#-666aa;以不合为谦。”
帝曰:“若圣人以不合为谦,则郑玄何#-666ll;不谦邪?”
俊对曰:“古义弘深,圣问奥远23圣问:指曹髦所提的问题。,非臣所能详尽。”
帝又问曰:“《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24衣裳:上身所穿为衣,下身所穿为裳。相传到了黄帝时才有衣裳。由衣裳发展为#-666hh;饰和礼仪制度,有礼仪制度就容易治理国家,所以说是“垂衣裳而天下治”。’,此包羲、#-666nn;农之世为无衣裳
25此:这证明。。但圣人化天下
26化天下:领导社会移风易俗。,何殊异尔邪
27何殊异尔:怎么这样不同。意思是有的要百姓做衣裳穿,有的又没有这样做。?”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丙辰:旧历初十日。
〔2〕圣人:这里指下文所说的包羲。幽赞#-666nn;明:暗中得到神的帮助。句出《周易·说卦》。
〔3〕后圣:指下文所说的#-666nn;农。
〔4〕立爻以极数:使用爻来演示全部数的变化。爻(yáo)是构成《周易》卦的基本符号。“—”为阳爻,“--”为阴爻。每三爻#-666ff;成一卦,可以组成八种单卦。每两单卦相重叠,可以组成六十四种复卦,这就是《周易》的全部卦式。
〔5〕连山:书名。是《周易》之前的古《易》,今不存。
〔6〕归藏:书名。也是一种古《易》,今不存。据《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引东汉桓谭《新论》,说《连山》有八万字,《归藏》只有四千三百字。
〔7〕周易:书名。儒家经典之一。也称《易》或《易经》。关于这本书的作者和形成,自来有多种说法。书#-666dd;经、传两大部分。经包括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卦辞和爻辞,用于占卜。传包括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分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666cc;十篇。1973 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 3 号汉墓中曾发现了西汉前期的帛书《周易》,其六十四卦卦序、卦名、卦辞、爻辞等,都与现今流传的本子有许多不同。
〔8〕其故何也:(有不同文本和名称的)原因在哪里。
〔9〕易博士:讲授《易经》的教官。
〔10〕包羲:即伏羲。传说中#-666aa;类的始祖。相传他曾教人民织网以便进行渔猎,又曾创制八卦。燧皇:即燧人氏。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他钻木取火,教人民熟食,结束了远古“茹毛饮血”的生活。图:传说燧人氏所画的一种#-666nn;秘图形。由神马从黄河中背负而出,所以又叫河图。相传包羲根据河图创制八卦。
〔11〕神农: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用木材制造耒、耜(sì)等农具,教#-666aa;民从事农耕;又曾尝遍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民治病。演:演变。关于《周易》的卦式由谁创制和演变完成,古代学者有多种推测。这里曹髦用的是郑玄的说法。
〔12〕三代:夏、殷、周。随时:随时代而变化。
〔13〕各由其事:各自由当时的情况而定。指《易》的文本、名称出现不同。
〔14〕出纳:发出和吸入。
〔15〕孔子何以不云:孔子所写的《周易·系辞》下,有“包羲氏没,#-666nn;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的句子,叙述远古时代的变迁,但没有说到包羲之前,所以曹髦有此疑问。
〔16〕彖、象:彖(tuàn)、象,即彖辞、象辞。每种又#-666dd;上、下两篇。
〔17〕郑玄:郑玄(公元 127—200),字康成,北海郡#guoxue666-com;密(今山东高密市西南)#-666aa;。东汉大经学家。早年游学天下,曾在经学大师马融门下受业。后回家乡传授经学,多次拒绝朝廷的任命,门下有弟子数千人。他的经学知识极为渊博,是两汉经学集大成的学者。生前遍注群经,著述很多。完整流传至今的还有《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和《礼记注》四种,均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传见《后汉书》卷三十五。
〔18〕圣:指孔子。贤:指郑玄。
〔19〕一:一样。
〔20〕注连之:在郑玄之前,《周易》的经、传是#-666dd;开的。郑玄注释《周易》,开始把传中孔子所写的彖辞、象辞分散,附在所解释的卦辞、爻辞后面。
〔21〕寻省易了:查阅时一目了然。
〔22〕与文王相乱:郑玄一派的学者认为,《周易》的卦辞和爻辞都是周文王写的,所以这里意思是与卦辞、爻辞相混淆。
〔23〕圣问:指曹髦所提的问题。
〔24〕衣裳:上身所穿为衣,下身所穿为裳。相传到了黄帝时才有衣裳。由衣裳发展为#-666hh;饰和礼仪制度,有礼仪制度就容易治理国家,所以说是“垂衣裳而天下治”。
〔25〕此:这证明。
〔26〕化天下:领导社会移风易俗。
〔27〕何殊异尔:怎么这样不同。意思是有的要百姓做衣裳穿,有的又没有这样做。
〔28〕三皇:说法很多,这里指燧#-666aa;氏、包羲和#-666nn;农。
〔29〕作为:制作。
〔30〕乾:《周易》第一卦的卦名。以下的为天、为金、为玉、为老马,出自《周易·说卦》。
〔31〕细物:细小的东西。指金、玉、老马等。并:相提并论。
〔32〕取象:选取作比喻的事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