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而未显。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配、纪与尚比;评、图与谭比。众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己害,缘绍素意,乃奉尚代绍位;谭至,不得立,自号“车骑将军”:由是谭、尚有隙。太祖北征谭、尚。谭军黎阳,尚少与谭兵,而使逢纪从谭。谭求益兵,配等议不与;谭怒,杀纪。太祖渡河攻谭,谭告急于尚。尚欲分兵益谭,恐谭遂夺其众;乃使审配守邺,尚自将兵助谭,与太祖相拒于黎阳。自()月至()月,大战城下,谭、尚败退,入城守。太祖将围之,乃夜遁。追至邺,收其麦,拔阴安;引军还许。太祖南征荆州。军至西平,谭、尚遂举兵相攻,谭败奔平原。尚攻之急,谭遣辛毗,诣太祖请救。太祖乃还救谭,月至黎阳。尚闻太祖北,释平原,还邺。其将吕旷、吕翔叛尚,归太祖;谭复阴刻将军印假旷、翔。太祖知谭诈,与结婚以安之;乃引军还。尚使审配、苏由守邺,复攻谭平原。太祖进军将攻邺,到洹水,去邺里。由欲为内应,谋泄;与配战城中,败,出奔太祖。太祖遂进攻之,为地道;配亦于内作堑以当之。配将冯礼开突门,纳太祖兵百余人;配觉之,从城上以大石击突中栅门,栅门闭,入者皆没。太祖遂围之,为堑,周里。初令浅,示若可越。配望而笑之,不出争利。太祖夜掘之,广深丈;决漳水以灌之。自月至月,城中饿死者过半。尚闻邺急,将兵万余人,还救之。依西山来,东至阳平亭,去邺里,临滏水。举火以示城中,城中亦举火相应。配出兵城北,欲与尚对决围。太祖逆击之,败还;尚亦破走,依曲漳为营,太祖遂围之。未合,尚惧,遣阴夔、陈琳乞降;不听。尚还走滥口,进复围之急。其将马延等临阵降,众大溃。尚奔中山,尽收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及衣物,以示其家,城中崩沮。配兄子荣,守东门,夜开门纳太祖兵;与配战城中,生擒配。配声气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遂斩之。原文解释
【原文】
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而未显1未显:没有公开宣布。。(一)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配、纪与尚比
2比:比(bì),结成一帮。;评、图与谭比。众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己害,缘绍素意
3缘绍素意:根据袁绍平常的意向。,乃奉尚代绍位;谭至
4至:从青州回到邺县。当时袁谭在青州当刺史。,不得立,自号“车骑将#-666kk;”:由是谭、尚有隙。
太祖北征谭、尚。谭#-666kk;黎阳,尚少与谭兵,而使逢纪从谭。谭求益兵,配等议不与;谭怒,杀纪。(二)太祖渡河攻谭,谭告急于尚。尚欲#-666dd;兵益谭,恐谭遂夺其众;乃使审配守邺,尚自将兵助谭,与太祖相拒于黎阳。自(二)(九)月至(九)(三)月,大战城下,谭、尚败退,入城守。太祖将围之,乃夜遁。追至邺,收其麦,拔阴安5阴安: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北。;引#-666kk;还许。
太祖南征荆州。军至西平,谭、尚遂举兵相攻,谭败奔平原。尚攻之急,谭遣辛毗,诣太祖请救。太祖乃还救谭,十月至黎阳。(三)尚闻太祖北,释平原,还邺。其将吕旷、吕翔叛尚,归太祖;谭复阴刻将军印假旷、翔6阴刻:悄悄刻制。这句意思是暗中拉拢收买二将。。太祖知谭诈,与结婚以安之
7与结婚:指曹操为儿子曹整娶袁谭的女儿为妻。;乃引军还。
尚使审配、苏由守邺,复攻谭平原。太祖进军将攻邺,到洹水,去邺五十里。由欲为内应,谋泄;与配战城中,败,出奔太祖。太祖遂进攻之,为地道;配亦于内作堑以当之8堑:深而宽的壕沟。作堑的目的是想发现敌方挖进来的地道并攻击由地道冒头的敌#-666aa;。。配将冯礼开突门
9突门:在城墙大门外再修一个突出的部#-666dd;,称为城突;城突的大门叫突门。突门可以加强内城门的保护,与内城门构成后世所称的瓮城。,纳太祖兵三百余#-666aa;;配觉之,从城上以大石击突中栅门,栅门闭,入者皆没。太祖遂围之,为堑,周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配望而笑之,不出争利
10争利:争夺有利形势。指未能及时破坏敌方计划。。太祖一夜掘之,广深二丈;决漳水以灌之。自五月至八月,城中饿死者过半。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未显:没有公开宣布。
〔2〕比:比(bì),结成一帮。
〔3〕缘绍素意:根据袁绍平常的意向。
〔4〕至:从青州回到邺县。当时袁谭在青州当刺史。
〔5〕阴安: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北。
〔6〕阴刻:悄悄刻制。这句意思是暗中拉拢收买二将。
〔7〕与结婚:指曹操为儿子曹整娶袁谭的女儿为妻。
〔8〕堑:深而宽的壕沟。作堑的目的是想发现敌方挖进来的地道并攻击由地道冒头的敌#-666aa;。
〔9〕突门:在城墙大门外再修一个突出的部#-666dd;,称为城突;城突的大门叫突门。突门可以加强内城门的保护,与内城门构成后世所称的瓮城。
〔10〕争利:争夺有利形势。指未能及时破坏敌方计划。
〔11〕阳平:亭名。在今河北临漳县西。
〔12〕决:冲破。
〔13〕曲漳:漳水的弯曲处。
〔14〕滥口:地名。在邺城与中山之间。
〔15〕挠辞:告饶的软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