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字昭伯。少以宗室谨重,明帝在东宫,甚亲爱之。及即位,为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武卫将军,宠待有殊。帝寝疾,乃引爽入卧内,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少主。明帝崩,齐王即位,加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邑万千户;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丁谧画策,使爽白天子发诏,转宣王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也。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其余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莫盛焉。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趋于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及爽秉政,乃复进叙,任为腹心。飏等欲令爽立威名于天下,劝使伐蜀;爽从其言,宣王止之不能禁。正始年,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万人,从骆谷入。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入谷行数百里,贼因山为固,兵不得进。爽参军杨伟为爽陈形势:“宜急还,不然将败。”飏与伟争于爽前,伟曰:“飏、胜将败国家事,可斩也!”爽不悦,乃引军还。原文解释
【原文】
爽字昭伯。少以宗室谨重1谨重:谨慎稳重。,明帝在东宫,甚亲爱之。及即位,为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
2城门校尉:官名。负责京城洛阳十二座城门的警卫和过往行#-666aa;盘查。,加散骑常侍;转武卫将#-666kk;,宠待有殊。帝寝疾,乃引爽入卧内,拜大将#-666kk;
3拜大将军:明帝将提拔曹爽为大将#-666kk;,担任首辅大臣,是要利用曹氏宗族力量,与代表异姓元勋重臣势力的司马懿,进行力量平衡,从而保证皇权安定稳固。,假节、钺,都督中外诸#-666kk;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少主。
明帝崩,齐王即位,加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邑万二千户;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丁谧画策4画策:在曹爽的支持者中,最有智谋的是丁谧,出了不少主意,所以司马懿特别恨他。,使爽白天子发诏,转宣王为太傅
5转宣王为太傅:这是曹爽集团削夺司马懿权力的重要步骤。魏明帝死,曹爽和司马懿都享有都督中外诸#-666kk;事、录尚书事两种名号,#-666cc;同掌握朝廷的军、政大权。曹爽第一步是要去掉司马懿的录尚书事名号,让对方不能染指行政权力。为了掩盖真正的动机,曹爽先上了一道奏章,要求授予司马懿为比自己大将军地位更#guoxue666-com;的大司马,然后又借天子的嘴说大司马的名称与司马懿的姓相同,此前的曹仁、曹休、曹真一当上大司马不久就都病死,所以只好改授司马懿为太傅。太傅是皇帝的辅导老师,地位尊崇。但是在下达新任命书时,司马懿的录尚书事名号没有了,只余下都督中外诸军事的领兵权。后来在正始二年和四年,年过六十的司马懿还坚持要亲自领兵抗击孙吴在荆、扬二州的进攻,目的就是想保住至关重要的领兵权。#-666dd;见本书卷四《三少帝纪》、《晋书》卷一《宣帝纪》。;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也。(一)爽弟羲为中领军,训武卫将军,彦散骑常侍、侍讲
6侍讲:官名。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其余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666mm;闼
7禁闼:宫门。:贵宠莫盛焉。
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趋于时8进趋:指热衷仕进。;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
9抑黜:抑制废黜。当时参与“浮华”的有不少权贵子弟,包括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但是受到魏明帝点名罢官的,只有诸葛诞、邓飏、李胜等缺乏政治背景的#-666aa;。#-666dd;见本卷后文裴注引《魏略》、《魏氏春秋》,本书卷十四《董昭传》、卷二十八《诸葛诞传》。。及爽秉政,乃复进叙
10进叙:任用。,任为腹心。飏等欲令爽立威名于天下,劝使伐蜀;爽从其言,宣王止之不能#-666mm;。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谨重:谨慎稳重。
〔2〕城门校尉:官名。负责京城洛阳十二座城门的警卫和过往行#-666aa;盘查。
〔3〕拜大将军:明帝将提拔曹爽为大将#-666kk;,担任首辅大臣,是要利用曹氏宗族力量,与代表异姓元勋重臣势力的司马懿,进行力量平衡,从而保证皇权安定稳固。
〔4〕画策:在曹爽的支持者中,最有智谋的是丁谧,出了不少主意,所以司马懿特别恨他。
〔5〕转宣王为太傅:这是曹爽集团削夺司马懿权力的重要步骤。魏明帝死,曹爽和司马懿都享有都督中外诸#-666kk;事、录尚书事两种名号,#-666cc;同掌握朝廷的军、政大权。曹爽第一步是要去掉司马懿的录尚书事名号,让对方不能染指行政权力。为了掩盖真正的动机,曹爽先上了一道奏章,要求授予司马懿为比自己大将军地位更#guoxue666-com;的大司马,然后又借天子的嘴说大司马的名称与司马懿的姓相同,此前的曹仁、曹休、曹真一当上大司马不久就都病死,所以只好改授司马懿为太傅。太傅是皇帝的辅导老师,地位尊崇。但是在下达新任命书时,司马懿的录尚书事名号没有了,只余下都督中外诸军事的领兵权。后来在正始二年和四年,年过六十的司马懿还坚持要亲自领兵抗击孙吴在荆、扬二州的进攻,目的就是想保住至关重要的领兵权。#-666dd;见本书卷四《三少帝纪》、《晋书》卷一《宣帝纪》。
〔6〕侍讲:官名。陪皇帝读书,解答问题。
〔7〕禁闼:宫门。
〔8〕进趋:指热衷仕进。
〔9〕抑黜:抑制废黜。当时参与“浮华”的有不少权贵子弟,包括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但是受到魏明帝点名罢官的,只有诸葛诞、邓飏、李胜等缺乏政治背景的#-666aa;。#-666dd;见本卷后文裴注引《魏略》、《魏氏春秋》,本书卷十四《董昭传》、卷二十八《诸葛诞传》。
〔10〕进叙:任用。
〔11〕转输:转运#-666kk;用物资。
〔12〕参军:官名。负责#-666kk;事参谋。当时#guoxue666-com;级将领都有参军。正式的说法是参某某将军军事。
〔13〕飏、胜:邓飏、李胜。他们是曹爽伐蜀的主要策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