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诸夏侯曹传 > 夏侯尚字伯仁+渊从子也+文帝与之亲友+太祖定冀州,…+

夏侯尚字伯仁。渊从子也。文帝与之亲友。太祖定冀州,尚为军司马,将骑从征伐。后为官将文学。魏国初建,迁黄门侍郎。代郡胡叛,遣鄢陵侯彰征讨之,以尚参彰军事,定代地。还,太祖崩于洛阳,尚持节,奉梓宫还邺。并录前功,封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迁中领军。文帝践阼,更封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尚奏:“刘备别军在上庸,山道险难,彼不我虞;若以奇兵潜行,出其不意,则独克之势也!”遂勒诸军击破上庸,平郡县,迁征南大将军。孙权虽称藩,尚益修攻讨之备,权后果有贰心。黄初年,车驾幸宛,使尚率诸军,与曹真共围江陵。权将诸葛瑾与尚军对江。瑾渡,入江中渚,而分水军于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将步骑万余人,于下流潜渡,攻瑾诸军。夹江烧其舟船,水陆并攻。破之,城未拔;会大疫,诏敕尚引诸军还。益封百户,并前千百户;假钺,进为牧。荆州残荒,外接蛮夷;而与吴阻汉水为境,旧民多居江南。尚自上庸通道,西行百余里,山民蛮夷多服从者;年间,降附数千家。年,徙封昌陵乡侯。尚有爱妾,嬖幸,宠夺嫡室;嫡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人绞杀之。尚悲感,发病恍惚;既葬埋妾,不胜思见,复出视之。文帝闻而恚之曰:“杜袭之轻薄尚,良有以也!”然以旧臣,恩宠不衰。年,尚疾笃,还京都。帝数临幸,执手涕泣。尚薨。谥曰悼侯。子玄嗣。又分尚户百,赐尚弟子奉,爵关内侯。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不悦形之于色。明帝恨之,左迁为羽林监。正始初,曹爽辅政。玄,爽之姑子也。累迁散骑常侍,中护军。原文解释

【原文】

夏侯尚字伯仁。渊从子也。文帝与之亲友。(一)太祖定冀州,尚为#-666kk;司马,将骑从征伐。后为五官将文学note-name:五官将文学1五官将文学:官名。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曹丕任五官中郎将,被特许设置下属官员。当时设有文学掾、门下贼曹、长史、#-666ii;曹、司马等。文学掾简称文学,任务是陪同曹丕研究学术撰写诗文,任此职的有徐幹、应玚、刘桢等著名文士。。魏国初建note-name:初建2初建:指曹操受封为魏公开始建立魏国封地的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迁黄门侍郎。代郡胡叛,遣鄢陵侯彰征讨之,以尚参彰#-666kk;事,定代地。还,太祖崩于洛阳,尚持节,奉梓宫还邺note-name:梓宫3梓宫:帝、后的棺椁。常用梓木制成,故名。。并录前#-666ii;,封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迁中领#-666kk;

文帝践阼,更封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尚奏:“刘备别军在上庸,山道险难,彼不我虞note-name:不我虞4不我虞:不防备我。;若以奇兵潜行,出其不意,则#-666ll;克之势也!”遂勒诸军击破上庸,平三郡九县,迁征南大将军。孙权虽称藩,尚益修攻讨之备,权后果有贰心。

黄初三年,车驾幸宛,使尚率诸军,与曹真#-666cc;围江陵。权将诸葛瑾与尚军对江。瑾渡,入江中渚,而#-666dd;水军于江中。尚夜多持油船,将步骑万余#-666aa;,于下流潜渡,攻瑾诸军。夹江烧其舟船,水陆并攻。破之,城未拔;会大疫,诏敕尚引诸军还。益封六百户,并前千九百户;假钺,进为牧。荆州残荒,外接蛮夷;而与吴阻汉水为境,旧民多居江南。尚自上庸通道,西行七百余里,山民蛮夷多#-666hh;从者;五六年间,降附数千家。五年note-name:五年5五年:黄初五年(公元 224)。,徙封昌陵乡侯。

尚有爱妾,嬖幸note-name:嬖幸6嬖幸:受到宠爱。,宠夺嫡室;嫡室,曹氏女也;故文帝遣#-666aa;绞杀之。尚悲感,发病恍惚;既葬埋妾,不胜思见note-name:不胜思见7不胜思见:忍不住要想再看一看。,复出视之note-name:出8出:从墓中挖出来。。文帝闻而恚之曰note-name:恚9恚:恚(huì),愤怒。:“杜袭之轻薄尚note-name:杜袭10杜袭:传见本书卷二十三。杜袭瞧不起夏侯尚,曾劝曹丕不要太优待他。轻薄:轻视。,良有以也note-name:良有以11良有以:确实有道理。!”然以旧臣,恩宠不衰。

六年,尚疾笃,还京都。帝数临幸,执手涕泣。尚薨。谥曰悼侯。(二)

子玄嗣。又#-666dd;尚户三百,赐尚弟子奉,爵关内侯。

玄字太初。少知名,弱冠为散骑、黄门侍郎note-name:散骑12散骑:即散骑侍郎。。尝进见,与皇后弟毛曾并坐。玄耻之note-name:耻之13耻之:毛氏出身于卑贱的工匠家庭,缺乏文化教养,而夏侯玄是贵族名士,所以他感到耻辱。,不悦形之于色。明帝恨之,左迁为羽林监note-name:左迁14左迁:降职。羽林监:官名。是羽林骑兵的#-666dd;队长。羽林监虽然在品级上与黄门侍郎相同,为六百石、第五品,但黄门侍郎随身侍从皇帝,负责皇帝与外界的联系,还参与处理尚书台呈奏的公事,远比羽林监作用重要,所以当时称为“左迁”。。正始初,曹爽辅政。玄,爽之姑子也。累迁散骑常侍,中护军。(三)

【裴注】

(一)《魏书》曰:“尚有筹画智略。文帝器之,与为布衣之交。”

(二)《魏书》载诏曰:“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智略深敏,谋谟过#-666aa;。不幸早殒,命也奈何!赠征南大将#-666kk;、昌陵(乡)侯印绶。”

(三)《世语》曰:“玄,世名知#-666aa;。为中护#-666kk;,拔用武官;参戟牙门,无非俊杰,多牧州典郡;立法垂教,于今皆为后式。”

【原文注释】

〔1〕五官将文学:官名。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曹丕任五官中郎将,被特许设置下属官员。当时设有文学掾、门下贼曹、长史、#-666ii;曹、司马等。文学掾简称文学,任务是陪同曹丕研究学术撰写诗文,任此职的有徐幹、应玚、刘桢等著名文士。

〔2〕初建:指曹操受封为魏公开始建立魏国封地的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

〔3〕梓宫:帝、后的棺椁。常用梓木制成,故名。

〔4〕不我虞:不防备我。

〔5〕五年:黄初五年(公元 224)。

〔6〕嬖幸:受到宠爱。

〔7〕不胜思见:忍不住要想再看一看。

〔8〕:从墓中挖出来。

〔9〕:恚(huì),愤怒。

〔10〕杜袭:传见本书卷二十三。杜袭瞧不起夏侯尚,曾劝曹丕不要太优待他。轻薄:轻视。

〔11〕良有以:确实有道理。

〔12〕散骑:即散骑侍郎。

〔13〕耻之:毛氏出身于卑贱的工匠家庭,缺乏文化教养,而夏侯玄是贵族名士,所以他感到耻辱。

〔14〕左迁:降职。羽林监:官名。是羽林骑兵的#-666dd;队长。羽林监虽然在品级上与黄门侍郎相同,为六百石、第五品,但黄门侍郎随身侍从皇帝,负责皇帝与外界的联系,还参与处理尚书台呈奏的公事,远比羽林监作用重要,所以当时称为“左迁”。

下一篇:太傅司马宣王问以时事,玄议以为:夫官才用人,国之柄也。故铨衡专于台阁,上之分也;孝行存乎闾巷,优劣任之乡人,下之叙也。夫欲清教审选,在明其分叙,不使相涉而已。何者?上过其分则恐所由之不本,而干势驰骛之路开;下逾其叙则恐天爵之外通,而机权之门多矣。夫天爵下通,是庶人议柄也;机权多门,是纷乱之原也。自州郡中正品度官才之来,有年载矣。缅缅纷纷,未闻整齐。岂非分叙参错,各失其要之所由哉?若令中正但考行伦辈;(伦)辈当行均,斯可官矣。何者?夫孝行著于家门,岂不忠恪于在官乎?仁恕称于族,岂不达于为政乎?义断行于乡党,岂不堪于事任乎?者之类,取于中正;虽不处其官名,斯任官可知矣。行有大小,比有高下,则所任之流,亦涣然明别矣。奚必使中正干铨衡之机于下,而执机柄者有所委仗于上;上下交侵,以生纷错哉!且台阁临下,考功校否;众职之属,各有官长。旦夕相考,莫究于此。闾阎之议,以意裁处;而使匠宰失位,众人驱骇:欲风俗清静,其可得乎?天台悬远,众所绝意。所得至者,更在侧近;孰不修饰以要所求?所求有路,则修己家门者,已不如自达于乡党矣;自达乡党者,已不如自求之于州邦矣。苟开之有路,而患其饰真离本;虽复严责中正,督以刑罚,犹无益也。岂若使各率其分:官长则各以其属能否献之台阁;台阁则据官长能否之第,参以乡闾德行之次,拟其伦比,勿使偏颇;中正则唯考其行迹,别其高下,审定辈类,勿使升降。台阁总之:如其所简或有参错,则其责负自在有司。官长所第,中正所辈,拟比随次,率而用之;如其不称,责负在外。然则内外相参,得失有所;互相形检,孰能相饰?斯则人心定而事理得,庶可以静风俗而审官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