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 > 后为大司农+先是,诸典农各部吏民,末作治生,以要利…+

后为大司农。先是,诸典农各部吏民,末作治生,以要利入。芝奏曰:“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王制》:‘无年之储,国非其国也。’《管子·区言》以积谷为急。方今虏未灭,师旅不息;国家之要,惟在谷帛。武皇帝特开屯田之官,专以农桑为业;建安中,天下仓廪充实,百姓殷足。自黄初以来,听诸典农治生,各为部下之计;诚非国家大体所宜也。夫王者以海内为家,故传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富足之由,在于不失天时而尽地力。今商旅所求,虽有加倍之显利;然于统之计,已有不赀之损,不如垦田益亩之收也。夫农民之事田,自正月耕种,耘锄条桑,耕熯种麦,获刈筑场,月乃毕;治廪系桥,运输租赋,除道理梁,墐涂室屋,以是终岁:无日不为农事也。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其力势不得不尔。不有所废,则当素有余力。’臣愚以为:不宜复以商事杂乱,专以农桑为务,于国计为便。”明帝从之。每上官有所召问,常先见掾史;为断其意故,教其所以答塞之状,皆如所度。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原文解释

【原文】

后为大司农。先是,诸典农各部吏民note-name:各部1各部:各自安排指挥。,末作治生note-name:末作2末作:商业。 先秦时的思想家荀子、商鞅等,都把农业(包括家庭纺织)视为立国的根本,把商业和生产奢侈消费品的手工业视为末业。此后就把本末用来指代农业、商业。治生:从事经济活动。着重指经商、购置田产等。,以要利入note-name:要利入3要利入:要(yāo)利入,谋取利润收入。。芝奏曰:“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王制》note-name:《王制》4《王制》:《礼记》中的一篇。:‘无三年之储,国非其国也。’《管子·区言》以积谷为急note-name:《管子》5《管子》:书名。二十四卷。旧题管仲撰。现今学者认为是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作者并非管子。书中记载了不少管仲的政治措施,但是更多的内容是阐述先秦齐国稷下学派的学说思想,少数篇章则晚到汉代才写定。。方今二虏未灭note-name:二虏6二虏:指蜀、吴。,师旅不息;国家之要,惟在谷帛。武皇帝特开屯田之官,专以农桑为业;建安中,天下仓廪充实,百姓殷足。自黄初以来,听诸典农治生,各为部下之计;诚非国家大体所宜也。夫王者以海内为家,故传曰:‘百姓不足,君谁与足note-name:谁与足7谁与足:又怎么会够。这两句出自《论语·颜渊》。?’富足之由,在于不失天时而尽地力。今商旅所求,虽有加倍之显利;然于一统之计,已有不赀之损note-name:不赀8不赀:难以计算。,不如垦田益一亩之收也。夫农民之事田,自正月耕种,耘锄条桑note-name:条桑9条桑:采摘桑叶。,耕熯种麦note-name:熯10熯:熯(hàn),火烧。当时的耕作有用火耕的办法,即先放火烧田中野草,使地表干酥,同时也增加了灰肥,然后放水泡软土地,便可播种。,获刈筑场,十月乃毕;治廪系桥note-name:治廪11治廪:修补仓库。,运输租赋,除道理梁note-name:除道12除道:修路。理梁:修桥梁。,墐涂室屋note-name:墐涂13墐涂:用泥堵塞涂抹。,以是终岁:无日不为农事也。今诸典农,各言:‘留者为行者宗田计课note-name:留者14留者:指没有到外边经商的屯田农民。行者:指到外边经商的屯田农民。宗田计课:代为耕田并承担上缴政府的谷物税。,其力势不得不尔。不有所废,则当素有余力。’臣愚以为:不宜复以商事杂乱,专以农桑为务,于国计为便。”明帝从之。

每上官有所召问,常先见掾史;为断其意故note-name:断其意故15断其意故:推测上级官员的意图。,教其所以答塞之状note-name:答塞16答塞:答复解释。,皆如所度。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note-name:不矜廉隅17不矜廉隅:不故意显示自己的品行端方。。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原文注释】

〔1〕各部:各自安排指挥。

〔2〕末作:商业。 先秦时的思想家荀子、商鞅等,都把农业(包括家庭纺织)视为立国的根本,把商业和生产奢侈消费品的手工业视为末业。此后就把本末用来指代农业、商业。治生:从事经济活动。着重指经商、购置田产等。

〔3〕要利入:要(yāo)利入,谋取利润收入。

〔4〕《王制》:《礼记》中的一篇。

〔5〕《管子》:书名。二十四卷。旧题管仲撰。现今学者认为是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作者并非管子。书中记载了不少管仲的政治措施,但是更多的内容是阐述先秦齐国稷下学派的学说思想,少数篇章则晚到汉代才写定。

〔6〕二虏:指蜀、吴。

〔7〕谁与足:又怎么会够。这两句出自《论语·颜渊》。

〔8〕不赀:难以计算。

〔9〕条桑:采摘桑叶。

〔10〕:熯(hàn),火烧。当时的耕作有用火耕的办法,即先放火烧田中野草,使地表干酥,同时也增加了灰肥,然后放水泡软土地,便可播种。

〔11〕治廪:修补仓库。

〔12〕除道:修路。理梁:修桥梁。

〔13〕墐涂:用泥堵塞涂抹。

〔14〕留者:指没有到外边经商的屯田农民。行者:指到外边经商的屯田农民。宗田计课:代为耕田并承担上缴政府的谷物税。

〔15〕断其意故:推测上级官员的意图。

〔16〕答塞:答复解释。

〔17〕不矜廉隅:不故意显示自己的品行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