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王卫二刘傅传 > 黄初中,为尚书郎、散骑侍郎。受诏集经群书,以类相从,作《皇览》。明帝即位,出为陈留太守,敦崇教化,百姓称之。征拜骑都尉。与议郎庾嶷、荀诜等定科令,作《新律》篇。著《律略论》。迁散骑常侍。时闻公孙渊受孙权燕王之号,议者欲留渊计吏,遣兵讨之。劭以为:“昔袁尚兄弟归渊父康,康斩送其首,是渊先世之效忠也。又所闻虚实,未可审知。古者要荒未服,修德而不征,重劳民也。宜加宽贷,使有以自新。”后渊果斩送权使张弥等首。劭尝作《赵都赋》;明帝美之,诏劭作《许都》、《洛都赋》。时外兴军旅,内营宫室;劭作赋,皆讽谏焉。青龙中,吴围合肥。时东方吏士皆分休,征东将军满宠表请中军兵,并召休将士,须集击之。劭议以为:“贼众新至,心专气锐。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宠求待兵,未有所失也。以为可先遣步兵千,精骑千,军前发;扬声进道,震曜形势。骑到合肥,疏其行队,多其旌鼓,曜兵城下;引出贼后,拟其归路,要其粮道。贼闻大军来,骑断其后;必震怖遁走,不战自破贼矣。”帝从之。兵比至合肥,贼果退还。时诏书博求众贤。散骑侍郎夏侯惠荐劭曰:“伏见常侍刘劭:深忠笃思,体周于数;凡所错综,源流弘远;是以群才大小,咸取所同而斟酌焉。故性实之士服其平和良正;清静之人慕其玄虚退让;文学之士嘉其推步详密,法理之士明其分数精比;意思之士知其沉深笃固;文章之士爱其著论属辞;制度之士贵其化略较要;策谋之士赞其明思通微。凡此诸论,皆取适己所长而举其支流者也。臣数听其清谈,览其笃论,渐渍历年,服膺弥久,实为朝廷奇其器量。以为若此人者,宜辅翼机事,纳谋帏幄;当与国道俱隆,非世俗所常有也。惟陛下垂优游之听,使劭承清闲之欢,得自尽于前;则德音上通,辉耀日新矣。” > 第2节

黄初中,为尚书郎、散骑侍郎。受诏集经群书,以类相从,作《皇览》。明帝即位,出为陈留太守,敦崇教化,百姓称之。征拜骑都尉。与议郎庾嶷、荀诜等定科令,作《新律》篇。著《律略论》。迁散骑常侍。时闻公孙渊受孙权燕王之号,议者欲留渊计吏,遣兵讨之。劭以为:“昔袁尚兄弟归渊父康,康斩送其首,是渊先世之效忠也。又所闻虚实,未可审知。古者要荒未服,修德而不征,重劳民也。宜加宽贷,使有以自新。”后渊果斩送权使张弥等首。劭尝作《赵都赋》;明帝美之,诏劭作《许都》、《洛都赋》。时外兴军旅,内营宫室;劭作赋,皆讽谏焉。青龙中,吴围合肥。时东方吏士皆分休,征东将军满宠表请中军兵,并召休将士,须集击之。劭议以为:“贼众新至,心专气锐。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宠求待兵,未有所失也。以为可先遣步兵千,精骑千,军前发;扬声进道,震曜形势。骑到合肥,疏其行队,多其旌鼓,曜兵城下;引出贼后,拟其归路,要其粮道。贼闻大军来,骑断其后;必震怖遁走,不战自破贼矣。”帝从之。兵比至合肥,贼果退还。时诏书博求众贤。散骑侍郎夏侯惠荐劭曰:“伏见常侍刘劭:深忠笃思,体周于数;凡所错综,源流弘远;是以群才大小,咸取所同而斟酌焉。故性实之士服其平和良正;清静之人慕其玄虚退让;文学之士嘉其推步详密,法理之士明其分数精比;意思之士知其沉深笃固;文章之士爱其著论属辞;制度之士贵其化略较要;策谋之士赞其明思通微。凡此诸论,皆取适己所长而举其支流者也。臣数听其清谈,览其笃论,渐渍历年,服膺弥久,实为朝廷奇其器量。以为若此人者,宜辅翼机事,纳谋帏幄;当与国道俱隆,非世俗所常有也。惟陛下垂优游之听,使劭承清闲之欢,得自尽于前;则德音上通,辉耀日新矣。” 第2节原文解释

青龙中note-name:青龙11青龙:魏明帝曹叡的年号。,吴围#-666ff;note-name:合肥12合肥:县名。县治在今安徽#-666ff;肥市。这里指满宠修筑的合肥新城,在旧城西北。。时东方吏士皆#-666dd;note-name:东方13东方:指曹魏的淮南战区。在其都城洛阳的东南。吏士:官兵。#-666dd;休:分批轮换回家休息。,征东将#-666kk;满宠表请中#-666kk;note-name:征东将军14征东将军:官名。领兵征伐。满宠(?—公元 242):传见本书卷二十六。中#-666kk;:当时称驻守在京城地区的中央军为中军,驻守在地方各战区的中央军为外军。除中央军外,还有少量归州郡统率的地方军。其中,以中军力量为强大。,并召休将士,须集击之。劭议以为:“贼众新至,心专气锐。宠以少#-666aa;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note-name:不必15不必:不一定。。宠求待兵,未有所失也。以为可先遣步兵五千,精骑三千,军前发note-name:军前发16军前发:在大#-666kk;动身之前出发。;扬声进道note-name:扬声17扬声:故意张扬风声。,震曜形势。骑到#-666ff;肥,疏其行队,多其旌鼓,曜兵城下;引出贼后,拟其归路note-name:拟18拟:把目标指向。,要其粮道note-name:要19要:要(yāo),截断。。贼闻大军来,骑断其后;必震怖遁走,不战自破贼矣。”帝从之。

兵比至#-666ff;肥,贼果退还。

时诏书博求众贤。散骑侍郎夏侯惠荐劭曰note-name:散骑侍郎20散骑侍郎:官名。皇帝的侍从官员,参与评议尚书台呈送的公事。夏侯惠:事见本书卷九《夏侯渊传》裴注引《文章叙录》。:“伏见常侍刘劭:深忠笃思,体周于数note-name:体周于数21体周于数:生性长于周密的计算。;凡所错综note-name:错综22错综:交错综#-666ff;。《周易·系辞》有“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的说法。,源流弘远;是以群才大小,咸取所同而斟酌焉。故性实之士#-666hh;其平和良正;清静之#-666aa;慕其玄虚退让;文学之士嘉其推步详密note-name:文学之士23文学之士:这里指钻研天文历法这方面学问的#-666aa;。推步:对天文历法的推算。推算要#-666dd;步进行,故名。,法理之士明其#-666dd;数精比note-name:分数24分数:指在定量定性上的#-666dd;析。精比:精确比较。;意思之士知其沉深笃固note-name:意思之士25意思之士:指喜欢思考并提出自己看法的#-666aa;;文章之士爱其著论属辞;制度之士贵其化略较要;策谋之士赞其明思通微。凡此诸论,皆取适己所长而举其支流者也。臣数听其清谈note-name:清谈26清谈:#guoxue666-com;雅的谈话。这里指以评论#-666aa;物为主要内容的谈话。汉魏之际,清谈多指人物品评;魏晋以后,则多指谈论《老子》、《庄子》。刘劭擅长评论人物,著有《人物志》流传后世。,览其笃论note-name:笃论27笃论:切实的议论。,渐渍历年,#-666hh;膺弥久note-name:服膺28服膺:#-666hh;膺(yīng),衷心信服。,实为朝廷奇其器量。以为若此#-666aa;者,宜辅翼机事,纳谋帏幄;当与国道俱隆,非世俗所常有也。惟陛下垂优游之听note-name:垂优游之听29垂优游之听:赏赐一个从容听取他议论的机会。,使劭承清闲之欢note-name:承清闲30承清闲:臣下接受皇帝赐给见面谈话的机会。或作“承闲”。从皇帝方面措辞则叫“赐清闲”或“赐闲”。,得自尽于前note-name:自尽31自尽:把自己的才能完全展示出来。;则德音上通,辉耀日新矣。”(一)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五经:指《诗经》、《尚书》、《周易》、《礼》、《春秋》。

〔2〕《皇览》:书名。我国第一部#-666dd;类编纂的大型类书,也是中国式的大百科全书。参加编纂者除刘劭外,还有王象、桓范、韦诞、缪袭等#-666aa;。全书分四十余部,八百多万字。现今仅存佚文一卷。

〔3〕骑都尉:官名。统率皇帝侍卫队中的骑兵#-666dd;队。

〔4〕议郎:官名。议论政事。

〔5〕作《新律》:当时参与制定《新律》的官员由司空陈群领衔,以下有刘劭、韩逊、庾嶷、黄休、荀诜等#-666aa;。除《新律》外,还制定了《州郡令》、《尚书官令》、《#-666kk;中令》等法令。详见《晋书》卷三十《刑法志》。

〔6〕公孙渊:公孙渊(?—公元 238 ),传附本书卷八《公孙度传》。

〔7〕:即公孙康。传附本书卷八《公孙度传》。

〔8〕要荒:边远地区。《尚书·禹贡》把王朝京城地区以外境域,由近到远#-666dd;为甸#-666hh;、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等。

〔9〕:重(zhòng),不愿意。

〔10〕《赵都赋》:刘劭的家乡邯郸,是先秦赵国的都城,所以作赋赞美。赋文载《艺文类聚》卷六十一。

〔11〕青龙:魏明帝曹叡的年号。

〔12〕合肥:县名。县治在今安徽#-666ff;肥市。这里指满宠修筑的合肥新城,在旧城西北。

〔13〕东方:指曹魏的淮南战区。在其都城洛阳的东南。吏士:官兵。#-666dd;休:分批轮换回家休息。

〔14〕征东将军:官名。领兵征伐。满宠(?—公元 242):传见本书卷二十六。中#-666kk;:当时称驻守在京城地区的中央军为中军,驻守在地方各战区的中央军为外军。除中央军外,还有少量归州郡统率的地方军。其中,以中军力量为强大。

〔15〕不必:不一定。

〔16〕军前发:在大#-666kk;动身之前出发。

〔17〕扬声:故意张扬风声。

〔18〕:把目标指向。

〔19〕:要(yāo),截断。

〔20〕散骑侍郎:官名。皇帝的侍从官员,参与评议尚书台呈送的公事。夏侯惠:事见本书卷九《夏侯渊传》裴注引《文章叙录》。

〔21〕体周于数:生性长于周密的计算。

〔22〕错综:交错综#-666ff;。《周易·系辞》有“参伍以变,错综其数”的说法。

〔23〕文学之士:这里指钻研天文历法这方面学问的#-666aa;。推步:对天文历法的推算。推算要#-666dd;步进行,故名。

〔24〕分数:指在定量定性上的#-666dd;析。精比:精确比较。

〔25〕意思之士:指喜欢思考并提出自己看法的#-666aa;

〔26〕清谈#guoxue666-com;雅的谈话。这里指以评论#-666aa;物为主要内容的谈话。汉魏之际,清谈多指人物品评;魏晋以后,则多指谈论《老子》、《庄子》。刘劭擅长评论人物,著有《人物志》流传后世。

〔27〕笃论:切实的议论。

〔28〕服膺#-666hh;膺(yīng),衷心信服。

〔29〕垂优游之听:赏赐一个从容听取他议论的机会。

〔30〕承清闲:臣下接受皇帝赐给见面谈话的机会。或作“承闲”。从皇帝方面措辞则叫“赐清闲”或“赐闲”。

〔31〕自尽:把自己的才能完全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