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王卫二刘傅传 > 正始初,除尚书郎,迁黄门侍郎+时曹爽秉政,何晏为吏…+

正始初,除尚书郎,迁黄门侍郎。时曹爽秉政,何晏为吏部尚书。嘏谓爽弟羲曰:“何平叔外静而内铦巧,好利,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晏等遂与嘏不平,因微事以免嘏官。起家拜荥阳太守,不行。太傅司马宣王请为从事中郎。曹爽诛,为河南尹,迁尚书。嘏常以为:“秦始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汉、魏因循,以至于今。然儒生学士,咸欲错综以代之礼;礼弘致远,不应时务;事与制违,名实未附。故历代而不至于治者,盖由是也。”欲大改定官制,依古正(本)今;遇帝室多难,未能革易。时论者议欲自伐吴,征献策各不同。诏以访嘏,嘏对曰:“昔夫差陵齐胜晋,威行中国,终祸姑苏;齐闵兼土拓境,辟地千里,身蹈颠覆:有始不必善终,古之明效也。孙权自破关羽并荆州之后,志盈欲满,凶宄已极;是以宣文侯深建宏图大举之策。今权已死,托孤于诸葛恪。若矫权苛暴,蠲其虐政,民免酷烈,偷安新惠,外内齐虑,有同舟之惧;虽不能终自保完,犹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外矣。而议者或欲泛舟径济,横行江表,或欲道并进,攻其城垒;或欲大佃疆埸,观衅而动:诚皆取贼之常计也。然自治兵以来,出入载,非掩袭之军也。贼之为寇,几年矣,君臣伪立,吉凶共患,又丧其元帅,上下忧危;设令列船津要,坚城据险,横行之计,其殆难捷。惟进军大佃,最差完牢。(隐)兵出民表,寇抄不犯;坐食积谷,不烦运士;乘衅讨袭,无远劳费:此军之急务也。昔樊哙愿以万之众,横行匈奴,季布面折其短。今欲越长江,涉虏庭,亦向时之喻也。未若明法练士,措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御敌之余烬,斯必然之数也。”原文解释

【原文】

正始初,除尚书郎,迁黄门侍郎。时曹爽秉政note-name:曹爽1曹爽:曹爽(?—公元 249),传附本书卷九《曹真传》。,何晏为吏部尚书note-name:何晏2何晏:何晏(?—公元 249),传附本书卷九《曹真传》。吏部尚书:官名。是尚书台吏部曹的主办官员,负责朝廷正式官员的选任。。嘏谓爽弟羲曰note-name:羲3羲:即曹羲(?—公元 249)。传附本书卷九《曹真传》。:“何平叔外静而内铦巧note-name:平叔4平叔:何晏的字。铦(tiǎn)巧:投机取巧。,好利,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兄弟,仁#-666aa;将远,而朝政废矣。”晏等遂与嘏不平note-name:不平5不平:不和。,因微事以免嘏官。起家拜荥阳太守,不行note-name:不行6不行:不去就职。

太傅司马宣王请为从事中郎note-name:太傅7太傅:官名。皇帝的辅导老师。地位尊崇,在三公之上,但无固定任务。司马宣王:即司马懿(公元 179—251)。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666aa;。出身世代传习经学的官僚家族。历事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任大将#-666kk;、太傅等职务。公元 249 年,起兵消灭曹爽集团,控制曹魏军政大权,为后来西晋的建立奠定基础。公元 264 年,其子司马昭受封为晋王,追尊他为宣王。西晋建立,又被追尊为宣帝。传见《晋书》卷一。司马懿本是魏臣,但是因他被追尊为帝,在西晋时撰写《三国志》的陈寿,就不便为他立传,所以本书没有司马懿的专传。凡提到他时,都称“司马宣王”。从事中郎:官名。太傅府的下属,负责参谋。傅嘏受曹爽集团排挤,司马懿却任命他为自己的下属,反映出当时政坛争夺的状况。从此傅嘏便积极支持司马氏。。曹爽诛,为河南尹,(一)迁尚书。

嘏常以为:“秦始罢侯置守note-name:罢侯置守8罢侯置守:废除诸侯,设置郡守。;设官#-666dd;职,不与古同。汉、魏因循,以至于今。然儒生学士,咸欲错综以三代之礼note-name:三代9三代:指夏、商、周三代。;礼弘致远,不应时务;事与制违,名实未附。故历代而不至于治者,盖由是也。”欲大改定官制,依古正(本)今;遇帝室多难,未能革易。

时论者议欲自伐吴,三征献策各不同note-name:三征10三征:指当时的征南大将#-666kk;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诸葛诞。诸葛诞的镇南将军仅比带“征”字的将军低一等,所以能够与前二者#-666ff;称“三征”。。诏以访嘏,嘏对曰:“昔夫差陵齐胜晋note-name:夫差11夫差:夫差(?—前 473),春秋末年吴国的国君。前495 至前 473 年在位。先向南进攻越国,迫使越王句践屈#-666hh;称臣。然后向北跨过长江,击败齐#-666kk;,与晋国争霸。后被越攻破,自杀。事见《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威行中国note-name:中国12中国:中原。,终祸姑苏note-name:姑苏13姑苏:山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山上有台。夫差在台上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越#-666kk;破吴,夫差在这里自杀。;齐闵兼土拓境note-name:齐闵14齐闵:即齐闵王(?—前284)。又作齐湣王。田氏,名地。战国时齐国的国君。约前 300 至前284 年在位。曾联#-666ff;韩、魏,击败楚、秦、燕三国,又攻灭宋国,有意取代周王为天子。后被多国联#-666kk;击破,出走自杀。事见《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辟地千里,身蹈颠覆:有始不必善终note-name:不必15不必:不一定。,古之明效也。孙权自破关羽并荆州之后note-name:关羽16关羽:关羽(?—219),传见本书卷三十六。,志盈欲满,凶宄已极note-name:宄17宄:宄(guǐ),恶。;是以宣文侯深建宏图大举之策note-name:宣文侯18宣文侯:即司马懿。司马懿死后谥为宣文。深建宏图大举之策:魏明帝曾询问司马懿,究竟应先进攻孙吴还是蜀汉。司马懿认为应先进攻孙吴,并献水陆两路大#-666kk;#-666ff;击的计策。详见《晋书》卷一《宣帝纪》。。今权已死,托孤于诸葛恪note-name:诸葛恪19诸葛恪:诸葛恪(公元203—253),传见本书卷六十四。。若矫权苛暴note-name:矫20矫:矫正。,蠲其虐政note-name:蠲21蠲:蠲(juān),去除。,民免酷烈,偷安新惠,外内齐虑,有同舟之惧;虽不能终自保完,犹足以延期挺命于深江之外矣note-name:挺命22挺命:延缓生命。。而议者或欲泛舟径济,横行江表note-name:江表23江表:江南。,或欲四道并进,攻其城垒;或欲大佃疆埸note-name:佃24佃:佃(tián),耕种。这里指派驻#-666kk;队屯田。疆埸(yì):边境。,观衅而动note-name:观衅25观衅:观察敌方出现问题。:诚皆取贼之常计也。然自治兵以来,出入三载note-name:出入三载26出入三载:前后三年。,非掩袭之#-666kk;note-name:掩袭27掩袭:突然袭击。非掩袭之#-666kk;意思是,我们备战三年,敌方早有防范,已无法实施突然袭击,因而上述三征所献的三条计策中,前两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贼之为寇,几六十年矣note-name:几六十年28几六十年:自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 195)孙策渡江割据江东起,到这场讨论进行的嘉平四年(公元 252)止,前后五十八年,所以傅嘏这样说。,君臣伪立,吉凶#-666cc;患,又丧其元帅note-name:元帅29元帅:指孙权。,上下忧危;设令列船津要,坚城据险,横行之计,其殆难捷。惟进#-666kk;大佃,最差完牢note-name:最差完牢30最差完牢:比较起来最为完善可靠。。(隐)兵出民表note-name:兵出民表31兵出民表:屯田的#-666kk;队进驻到百姓的外面。指位于前线。,寇抄不犯;坐食积谷,不烦运士;乘衅讨袭,无远劳费:此#-666kk;之急务也。昔樊哙愿以十万之众note-name:樊哙32樊哙:樊哙(?—前 189),沛县(今江苏沛县)#-666aa;。早年以屠狗为业。随刘邦起兵,曾在鸿门宴会上保护刘邦,西汉初又参加平定臧荼、陈豨、韩王信的叛乱,任左丞相,封舞阳侯。因娶吕后妹为妻,所以得到吕后的信任。传见《史记》卷九十五、《汉书》卷四十一。,横行匈奴note-name:匈奴33匈奴:北方少数族名。西汉时曾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威胁。,季布面折其短note-name:季布34季布:本为项羽部将,多次围攻刘邦。西汉建立,被逮捕。后被释放,官至河东郡守。汉惠帝时,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召诸将商议对付办法。樊哙夸口说只要给他十万#-666kk;队,他可以横行在匈奴中。季布认为樊哙当面说大话欺骗主上,应当处死。传见《史记》卷一百、《汉书》卷三十七。。今欲越长江,涉虏庭,亦向时之喻也。未若明法练士,措计于全胜之地;振长策以御敌之余烬note-name:振长策35振长策:扬起长鞭。比喻作长远打算。,斯必然之数也。”(二)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曹爽:曹爽(?—公元 249),传附本书卷九《曹真传》。

〔2〕何晏:何晏(?—公元 249),传附本书卷九《曹真传》。吏部尚书:官名。是尚书台吏部曹的主办官员,负责朝廷正式官员的选任。

〔3〕:即曹羲(?—公元 249)。传附本书卷九《曹真传》。

〔4〕平叔:何晏的字。铦(tiǎn)巧:投机取巧。

〔5〕不平:不和。

〔6〕不行:不去就职。

〔7〕太傅:官名。皇帝的辅导老师。地位尊崇,在三公之上,但无固定任务。司马宣王:即司马懿(公元 179—251)。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666aa;。出身世代传习经学的官僚家族。历事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任大将#-666kk;、太傅等职务。公元 249 年,起兵消灭曹爽集团,控制曹魏军政大权,为后来西晋的建立奠定基础。公元 264 年,其子司马昭受封为晋王,追尊他为宣王。西晋建立,又被追尊为宣帝。传见《晋书》卷一。司马懿本是魏臣,但是因他被追尊为帝,在西晋时撰写《三国志》的陈寿,就不便为他立传,所以本书没有司马懿的专传。凡提到他时,都称“司马宣王”。从事中郎:官名。太傅府的下属,负责参谋。傅嘏受曹爽集团排挤,司马懿却任命他为自己的下属,反映出当时政坛争夺的状况。从此傅嘏便积极支持司马氏。

〔8〕罢侯置守:废除诸侯,设置郡守。

〔9〕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10〕三征:指当时的征南大将#-666kk;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诸葛诞。诸葛诞的镇南将军仅比带“征”字的将军低一等,所以能够与前二者#-666ff;称“三征”。

〔11〕夫差:夫差(?—前 473),春秋末年吴国的国君。前495 至前 473 年在位。先向南进攻越国,迫使越王句践屈#-666hh;称臣。然后向北跨过长江,击败齐#-666kk;,与晋国争霸。后被越攻破,自杀。事见《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

〔12〕中国:中原。

〔13〕姑苏:山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山上有台。夫差在台上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越#-666kk;破吴,夫差在这里自杀。

〔14〕齐闵:即齐闵王(?—前284)。又作齐湣王。田氏,名地。战国时齐国的国君。约前 300 至前284 年在位。曾联#-666ff;韩、魏,击败楚、秦、燕三国,又攻灭宋国,有意取代周王为天子。后被多国联#-666kk;击破,出走自杀。事见《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15〕不必:不一定。

〔16〕关羽:关羽(?—219),传见本书卷三十六。

〔17〕:宄(guǐ),恶。

〔18〕宣文侯:即司马懿。司马懿死后谥为宣文。深建宏图大举之策:魏明帝曾询问司马懿,究竟应先进攻孙吴还是蜀汉。司马懿认为应先进攻孙吴,并献水陆两路大#-666kk;#-666ff;击的计策。详见《晋书》卷一《宣帝纪》。

〔19〕诸葛恪:诸葛恪(公元203—253),传见本书卷六十四。

〔20〕:矫正。

〔21〕:蠲(juān),去除。

〔22〕挺命:延缓生命。

〔23〕江表:江南。

〔24〕:佃(tián),耕种。这里指派驻#-666kk;队屯田。疆埸(yì):边境。

〔25〕观衅:观察敌方出现问题。

〔26〕出入三载:前后三年。

〔27〕掩袭:突然袭击。非掩袭之#-666kk;意思是,我们备战三年,敌方早有防范,已无法实施突然袭击,因而上述三征所献的三条计策中,前两条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8〕几六十年:自东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 195)孙策渡江割据江东起,到这场讨论进行的嘉平四年(公元 252)止,前后五十八年,所以傅嘏这样说。

〔29〕元帅:指孙权。

〔30〕最差完牢:比较起来最为完善可靠。

〔31〕兵出民表:屯田的#-666kk;队进驻到百姓的外面。指位于前线。

〔32〕樊哙:樊哙(?—前 189),沛县(今江苏沛县)#-666aa;。早年以屠狗为业。随刘邦起兵,曾在鸿门宴会上保护刘邦,西汉初又参加平定臧荼、陈豨、韩王信的叛乱,任左丞相,封舞阳侯。因娶吕后妹为妻,所以得到吕后的信任。传见《史记》卷九十五、《汉书》卷四十一。

〔33〕匈奴:北方少数族名。西汉时曾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34〕季布:本为项羽部将,多次围攻刘邦。西汉建立,被逮捕。后被释放,官至河东郡守。汉惠帝时,匈奴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召诸将商议对付办法。樊哙夸口说只要给他十万#-666kk;队,他可以横行在匈奴中。季布认为樊哙当面说大话欺骗主上,应当处死。传见《史记》卷一百、《汉书》卷三十七。

〔35〕振长策:扬起长鞭。比喻作长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