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桓二陈徐卫卢传 > 淮薨,泰代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后年,雍州刺史王经白泰,云:“姜维、夏侯霸欲道向祁山、石营、金城;求进兵为翅,使凉州军至枹罕,讨蜀护军向祁山。”泰量贼势终不能道;且兵势恶分,凉州未宜越境。报经:“审其定问,知所趋向;须东西势合,乃进。”时维等将数万人至枹罕,趋狄道。泰敕经进屯狄道,须军到,乃规取之。泰进军陈仓。会经所统诸军于故关与贼战不利,经辄渡洮。泰以经不坚据狄道,必有他变;并遣营在前,泰率诸军继之。经已与维战,大败;以万余人还保狄道城,余皆奔散。维乘胜围狄道。泰军上邽,分兵守要,晨夜进前。邓艾、胡奋、王秘亦到;即与艾、秘等分为军,进到陇西。艾等以为:“王经精卒破衄于西,贼众大盛,乘胜之兵既不可当;而将军以乌合之卒,继败军之后,将士失气,陇右倾荡。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孙子》曰:‘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守。’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陇右之害,过于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姜维之兵,是所避之锋。不如割险自保,观衅待弊;然后进救,此计之得者也。”泰曰:“姜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战之利。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今乃与战,使贼得计;走破王经,封之狄道。若维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郡:此我之所恶也。而维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锐气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势殊,客主不同;兵书云‘修橹(橨榅)轒辒,月乃成,拒堙月而后已’。诚非轻军远入、维之诡谋仓猝所办。悬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也;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洮水带其表,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寇不可纵,围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遂进军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者至,皆奋踊。维始谓官救兵当须众集乃发;而猝闻已至,谓有奇变宿谋,上下震惧。自军之发陇西也,以山道深险,贼必设伏;泰诡从南道,维果日施伏。定军潜行,猝出其南;维乃缘山突至,泰与交战,维退还。凉州军从金城南至沃干坂。泰与经共密期,当共向其还路;维等闻之,逐遁。城中将士得出。经叹曰:“粮不至旬,向不应机,举城屠裂,覆丧州矣!”泰慰劳将士,前后遣还;更差军守,并治城垒。还屯上邽。 > 第2节

淮薨,泰代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后年,雍州刺史王经白泰,云:“姜维、夏侯霸欲道向祁山、石营、金城;求进兵为翅,使凉州军至枹罕,讨蜀护军向祁山。”泰量贼势终不能道;且兵势恶分,凉州未宜越境。报经:“审其定问,知所趋向;须东西势合,乃进。”时维等将数万人至枹罕,趋狄道。泰敕经进屯狄道,须军到,乃规取之。泰进军陈仓。会经所统诸军于故关与贼战不利,经辄渡洮。泰以经不坚据狄道,必有他变;并遣营在前,泰率诸军继之。经已与维战,大败;以万余人还保狄道城,余皆奔散。维乘胜围狄道。泰军上邽,分兵守要,晨夜进前。邓艾、胡奋、王秘亦到;即与艾、秘等分为军,进到陇西。艾等以为:“王经精卒破衄于西,贼众大盛,乘胜之兵既不可当;而将军以乌合之卒,继败军之后,将士失气,陇右倾荡。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孙子》曰:‘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守。’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陇右之害,过于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姜维之兵,是所避之锋。不如割险自保,观衅待弊;然后进救,此计之得者也。”泰曰:“姜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战之利。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今乃与战,使贼得计;走破王经,封之狄道。若维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郡:此我之所恶也。而维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锐气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势殊,客主不同;兵书云‘修橹(橨榅)轒辒,月乃成,拒堙月而后已’。诚非轻军远入、维之诡谋仓猝所办。悬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也;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洮水带其表,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寇不可纵,围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遂进军度高城岭,潜行;夜至狄道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狄道城中将士见救者至,皆奋踊。维始谓官救兵当须众集乃发;而猝闻已至,谓有奇变宿谋,上下震惧。自军之发陇西也,以山道深险,贼必设伏;泰诡从南道,维果日施伏。定军潜行,猝出其南;维乃缘山突至,泰与交战,维退还。凉州军从金城南至沃干坂。泰与经共密期,当共向其还路;维等闻之,逐遁。城中将士得出。经叹曰:“粮不至旬,向不应机,举城屠裂,覆丧州矣!”泰慰劳将士,前后遣还;更差军守,并治城垒。还屯上邽。 第2节原文解释

会经所统诸军于故关与贼战不利note-name:会13会:碰上。故关:地名。在今甘肃广河县东北。,经辄渡洮note-name:辄14辄:擅自。狄道城在洮水东岸,故关在洮水西岸。王经渡过洮水是想解救属下部队,结果大败,损失兵力在万#-666aa;以上,史称洮西之战。这是自诸葛亮死后蜀汉对曹魏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次年,姜维即因此晋升为大将#-666kk;。泰以经不坚据狄道,必有他变;并遣五营在前,泰率诸军继之。经已与维战,大败;以万余#-666aa;还保狄道城,余皆奔散。维乘胜围狄道。

泰军上邽note-name:上邽15上邽:上邽(guī),县名。在今甘肃天水市。#-666dd;兵守要,晨夜进前。邓艾、胡奋、王秘亦到note-name:胡奋16胡奋:字玄威,安定郡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666aa;。出身武将世家。仕魏为将,西晋时官至镇#-666kk;大将军。传见《晋书》卷五十七。;即与艾、秘等#-666dd;为三军,进到陇西note-name:陇西17陇西:郡名。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狄道就是陇西郡属县。。艾等以为:“王经精卒破衄于西note-name:衄18衄:衄(nǜ),战败。,贼众大盛,乘胜之兵既不可当;而将军以乌#-666ff;之卒,继败军之后,将士失气,陇右倾荡。古#-666aa;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note-name:解19解:割断。《汉书》卷三十三《田儋传》有“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的话。这是防止蛇毒扩散全身而采取的应急办法。蠚(hè )、螫(shì)都是咬或刺。。’《孙子》曰:‘兵有所不击note-name:兵有所不击20兵有所不击:这两句出自《孙子·九变篇》。,地有所不守。’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陇右之害,过于蝮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姜维之兵,是所避之锋。不如割险自保,观衅待弊;然后进救,此计之得者也。”

泰曰:“姜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一战之利。王经当#guoxue666-com;壁深垒,挫其锐气。今乃与战,使贼得计;走破王经,封之狄道。若维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谷之实note-name:栎阳21栎阳: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北。栎阳在当时雍州治所长安的东北,与狄道的直线距离在千里以上,所以当时姜维不可能一下东进到这里。此处史文疑有误。胡三省认为是“略阳”误为“栎阳”,略阳县治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note-name:关、陇22关、陇:关中和陇右。即今陕西省中部和甘肃省东南部。,传檄四郡note-name:四郡23四郡:指当时雍州西部的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四郡。:此我之所恶也。而维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锐气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势殊,客主不同;兵书云‘修橹(橨榅)(轒辒)note-name:修24修:制造。橹:即楼橹。一种移动式的瞭望楼,用来观察敌#-666kk;营垒或城池内部的布防情况。轒辒(fén wēn):攻城时用来掩护冲锋战士使之不受城上敌军箭石射击的厚板兵车。这三句出自《孙子·谋攻篇》。,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后已note-name:拒堙25拒堙:拒堙(yīn),构筑攻城的土山。这种土山#guoxue666-com;于城墙,可以从山上向城内射箭抛石,掩护冲锋队攻城。’。诚非轻军远入、维之诡谋仓猝所办。悬军远侨note-name:远侨26远侨:深入敌方的地域。,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也;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洮水带其表note-name:带其表27带其表:环绕在外面。,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寇不可纵,围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州名。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

〔2〕后年:据本书卷四《#guoxue666-com;贵乡公纪》,郭淮死于正元二年(公元 255)正月,当年八月,即发生下文记述的洮西大战。本书卷三十三《后主传》、卷四十四《姜维传》,也记洮西大战发生在这一年。此处史文疑有误。

〔3〕王经:王经(?—公元260),事附本书卷九《曹真传》。

〔4〕夏侯霸:传见本书卷九《夏侯渊传》裴注引《魏略》。祁山:山名。在今甘肃礼县东二十余公里的祁山堡。南依西汉水,山顶坦平,是从益州进入陇右的#-666kk;事要地。石营:地名。在今甘肃礼县西北。金城:县名。县治在今甘肃兰州市西北。

〔5〕为翅:地名。在今甘肃岷县东。为翅在石营的西面不远,向这里进兵是要抵挡敌#-666kk;的石营一路。

〔6〕枹罕:枹(fú)罕,地名。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南。枹罕在金城西南不远,向这里进兵是要抵挡敌#-666kk;的金城一路。

〔7〕讨蜀护军:指上文提到的讨蜀护#-666kk;徐质。

〔8〕恶分:恶(wǔ)#-666dd;,忌讳分散。

〔9〕:弄清楚。定问:确实的消息。

〔10〕狄道:县名。县治在今甘肃临洮县。

〔11〕须军:等待其他各路#-666kk;队。

〔12〕陈仓:县名。县治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13〕:碰上。故关:地名。在今甘肃广河县东北。

〔14〕:擅自。狄道城在洮水东岸,故关在洮水西岸。王经渡过洮水是想解救属下部队,结果大败,损失兵力在万#-666aa;以上,史称洮西之战。这是自诸葛亮死后蜀汉对曹魏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次年,姜维即因此晋升为大将#-666kk;

〔15〕上邽:上邽(guī),县名。在今甘肃天水市。

〔16〕胡奋:字玄威,安定郡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666aa;。出身武将世家。仕魏为将,西晋时官至镇#-666kk;大将军。传见《晋书》卷五十七。

〔17〕陇西:郡名。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狄道就是陇西郡属县。

〔18〕:衄(nǜ),战败。

〔19〕:割断。《汉书》卷三十三《田儋传》有“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的话。这是防止蛇毒扩散全身而采取的应急办法。蠚(hè )、螫(shì)都是咬或刺。

〔20〕兵有所不击:这两句出自《孙子·九变篇》。

〔21〕栎阳: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北。栎阳在当时雍州治所长安的东北,与狄道的直线距离在千里以上,所以当时姜维不可能一下东进到这里。此处史文疑有误。胡三省认为是“略阳”误为“栎阳”,略阳县治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

〔22〕关、陇:关中和陇右。即今陕西省中部和甘肃省东南部。

〔23〕四郡:指当时雍州西部的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四郡。

〔24〕:制造。橹:即楼橹。一种移动式的瞭望楼,用来观察敌#-666kk;营垒或城池内部的布防情况。轒辒(fén wēn):攻城时用来掩护冲锋战士使之不受城上敌军箭石射击的厚板兵车。这三句出自《孙子·谋攻篇》。

〔25〕拒堙:拒堙(yīn),构筑攻城的土山。这种土山#guoxue666-com;于城墙,可以从山上向城内射箭抛石,掩护冲锋队攻城。

〔26〕远侨:深入敌方的地域。

〔27〕带其表:环绕在外面。

〔28〕高城岭:地名。在今甘肃渭源县西。

〔29〕潜行:隐蔽前进。

〔30〕:朝廷。

〔31〕:伪装。

〔32〕三日施伏:埋伏等了三天。

〔33〕:等到。

〔34〕沃干坂:地名。在今甘肃兰州市南。

〔35〕应机:抓紧时机。

〔36〕举城:全城。

〔37〕一州:指雍州。

下一篇:初,泰闻经见围,以州军将士素皆心,加得保城,非维所能猝倾。表上:“进军晨夜,速到还。”众议以“经奔北,城不足自固;维若断凉州之道,兼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宜须大兵集,乃致攻讨”。大将军司马文王曰:“昔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谋远,非维所任也。且城非仓猝所拔,而粮少为急,征西速救,得上策矣。”泰每以方有事,辄以虚声扰动天下;故希简白上事,驿书不过百里。司马文王语荀顗曰:“玄伯沉勇能断,荷方伯之重,救将陷之城,而不求益兵;又希简上事,必能办贼故也。都督大将,不当尔邪!”后征泰为尚书右仆射,典选举;加侍中、光禄大夫。吴大将孙峻出淮、泗。以泰为镇军将军,假节,都督淮北诸军事;诏徐州监军以下受泰节度。峻退,军还,转为左仆射。诸葛诞作乱寿春,司马文王率军军丘头,泰总署行台。司马景王、文王,皆与泰亲友,及沛国武陔亦与泰善。文王问陔曰:“玄伯何如其父司空也?”陔曰:“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统)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泰前后以功增邑千百户;赐子弟人亭侯,人关内侯。景元元年薨。追赠司空,谥曰穆侯。子恂嗣。恂薨,无嗣;弟温绍封。咸熙中,开建等;以泰著勋前朝,改封温为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