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和常杨杜赵裴传 > 关羽围征南将军曹仁于樊+俨以议郎参仁军事,南行,(…+

关羽围征南将军曹仁于樊。俨以议郎参仁军事,南行,(迁)与平寇将军徐晃俱前。既到,羽围仁遂坚;余救兵未到,晃所督不足解围;而诸将(呵)呼责晃促救。俨谓诸将曰:“今贼围素固,水潦犹盛。我徒卒单少,而仁隔绝不得同力,此举适所以弊内外耳。当今不若前军逼围,遣谍通仁;使知外救,以励将士。计北军不过日,尚足坚守;然后表里俱发,破贼必矣。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君当之!”诸将皆喜,便作地道,射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北军亦至,并势大战。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仁会诸将议,咸曰:“今因羽危惧,必可追擒也。”俨曰:“权邀羽连兵之难,欲掩制其后,顾羽还救,恐我承其两疲;故顺辞求效,乘衅因变,以观利钝耳。今羽已孤迸,更宜存之以为权害。若深入追北,权则改虞于彼,将生患于我矣。王必以此为深虑。”仁乃解严。太祖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策。原文解释

【原文】

关羽围征南将#-666kk;曹仁于樊note-name:樊1樊:城名。属今湖北襄阳市。。俨以议郎参仁#-666kk;事,南行,(迁)(与)平寇将#-666kk;徐晃俱前note-name:平寇将军2平寇将军:官名。领兵征伐。。既到,羽围仁遂坚;余救兵未到,晃所督不足解围;而诸将(呵)(呼)责晃促救note-name:呼责3呼责:叫着要求。。俨谓诸将曰:“今贼围素固,水潦犹盛。我徒卒单少,而仁隔绝不得同力,此举适所以弊内外耳。当今不若前军逼围note-name:前军逼围4前军逼围:向前进#-666kk;逼近敌军的包围圈。但是逼近后并不与敌军作战。,遣谍通仁;使知外救,以励将士。计北军不过十日note-name:北军5北军:从北面赶来救援的曹魏主力#-666kk;,尚足坚守;然后表里俱发,破贼必矣。如有缓救之戮note-name:缓救之戮6缓救之戮:因救援迟缓而招致的处死。,余为诸(军)(君)当之!”诸将皆喜,便作地道,(射)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北军亦至,并势大战。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note-name:沔水7沔水:即今汉水。,襄阳隔绝不通note-name:襄阳8襄阳:旧县名。属今湖北襄阳市。;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

仁会诸将议,咸曰:“今因羽危惧,必可追擒也。”俨曰:“权邀羽连兵之难note-name:邀9邀:趁。,欲掩制其后,顾羽还救,恐我承其两疲note-name:两疲10两疲:双方疲敝。;故顺辞求效note-name:顺辞11顺辞:卑顺的言辞。求效:请求进攻关羽以报效曹魏。当时孙权一心夺取关羽所占据的荆州,为了避免两面作战,他向曹操控制的汉朝称臣纳贡。参见本书卷一《武帝纪》、卷四十七《吴主传》。,乘衅因变,以观利钝耳note-name:利钝12利钝:指形势的有利与无利。。今羽已孤迸note-name:孤迸13孤迸:#-666ll;自撤退。,更宜存之以为权害。若深入追北,权则改虞于彼note-name:改虞14改虞:改变想法。,将生患于我矣。王必以此为深虑。”仁乃解严note-name:严15严:收拾行装。解严即取消#-666kk;事行动。。太祖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策。

【原文注释】

〔1〕:城名。属今湖北襄阳市。

〔2〕平寇将军:官名。领兵征伐。

〔3〕呼责:叫着要求。

〔4〕前军逼围:向前进#-666kk;逼近敌军的包围圈。但是逼近后并不与敌军作战。

〔5〕北军:从北面赶来救援的曹魏主力#-666kk;

〔6〕缓救之戮:因救援迟缓而招致的处死。

〔7〕沔水:即今汉水。

〔8〕襄阳:旧县名。属今湖北襄阳市。

〔9〕:趁。

〔10〕两疲:双方疲敝。

〔11〕顺辞:卑顺的言辞。求效:请求进攻关羽以报效曹魏。当时孙权一心夺取关羽所占据的荆州,为了避免两面作战,他向曹操控制的汉朝称臣纳贡。参见本书卷一《武帝纪》、卷四十七《吴主传》。

〔12〕利钝:指形势的有利与无利。

〔13〕孤迸#-666ll;自撤退。

〔14〕改虞:改变想法。

〔15〕:收拾行装。解严即取消#-666kk;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