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征隆为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青龙中,大治殿舍,西取长安大钟。隆上疏曰:“昔周景王不仪刑文、武之明德,忽公旦之圣制;既铸大钱,又作大钟;单穆公谏而弗听,伶州鸠对而弗从;遂迷不反,周德以衰。良史记焉,以为永鉴。然今之小人,好说秦、汉之奢靡以荡圣心,求取亡国不度之器,劳役费损,以伤德政;非所以兴礼乐之和,保神明之休也。”是日,帝幸尚方,隆与卞兰从。帝以隆表授兰,使难隆曰:“兴衰在政,乐何为也?化之不明,岂钟之罪?”隆曰:“夫礼乐者,为治之大本也。故‘箫韶成,凤凰来仪’;雷鼓变,天神以降;政是以平,刑是以措:和之至也。新声发响,商辛以陨;大钟既铸,周景以弊。存亡之机,恒由斯作,安在废兴之不阶也?君举必书,古之道也;作而不法,何以示后?圣王乐闻其阙,故有箴规之道;忠臣愿竭其节,故有匪躬之义也。”帝称善。迁侍中,犹领太史令。崇华殿灾,诏问隆:“此何咎?于礼,宁有祈禳之义乎?”隆对曰:“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教诫也;惟率礼修德,可以胜之。《易传》曰:‘上不俭,下不节,孽火烧其室。’又曰:‘君高其台,天火为灾。’此人君苟饰宫室,不知百姓空竭;故天应之以旱,火从高殿起也。上天降鉴,故谴告陛下;陛下宜增崇人道,以答天意。昔太戊有桑榖生于朝,武丁有雊雉登于鼎;皆闻灾恐惧,侧身修德;年之后,远夷朝贡;故号曰中宗、高宗。此则前代之明鉴也。今案旧占:灾火之发,皆以台榭宫室为诫。然今宫室之所以充广者,实由宫人猥多之故。宜简择留其淑懿,如周之制,罢省其余。此则祖己之所以训高宗,高宗之所以享远号也。”诏问隆:“吾闻汉武帝时,柏梁灾,而大起宫殿以厌之,其义云何?”隆对曰:“臣闻西京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营,以厌火祥;乃夷越之巫所为,非圣贤之明训也。《行志》曰:‘柏梁灾,其后有江充巫蛊(也)卫太子事。’如《志》之言,越巫建章无所厌也。孔子曰:‘灾者修类应行,精祲相感,以戒人君。’是以圣主睹灾责躬,退而修德,以消复之。今宜罢散民役,宫室之制,务从约节;内足以待风雨,外足以讲礼仪;清扫所灾之处,不敢于此有所立作;萐莆、嘉禾必生此地,以报陛下虔恭之德。岂可疲民之力,竭民之财?实非所以致符瑞而怀远人也。”帝遂复崇华殿;时郡国有龙现,故改曰“龙殿”。 > 第2节

征隆为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青龙中,大治殿舍,西取长安大钟。隆上疏曰:“昔周景王不仪刑文、武之明德,忽公旦之圣制;既铸大钱,又作大钟;单穆公谏而弗听,伶州鸠对而弗从;遂迷不反,周德以衰。良史记焉,以为永鉴。然今之小人,好说秦、汉之奢靡以荡圣心,求取亡国不度之器,劳役费损,以伤德政;非所以兴礼乐之和,保神明之休也。”是日,帝幸尚方,隆与卞兰从。帝以隆表授兰,使难隆曰:“兴衰在政,乐何为也?化之不明,岂钟之罪?”隆曰:“夫礼乐者,为治之大本也。故‘箫韶成,凤凰来仪’;雷鼓变,天神以降;政是以平,刑是以措:和之至也。新声发响,商辛以陨;大钟既铸,周景以弊。存亡之机,恒由斯作,安在废兴之不阶也?君举必书,古之道也;作而不法,何以示后?圣王乐闻其阙,故有箴规之道;忠臣愿竭其节,故有匪躬之义也。”帝称善。迁侍中,犹领太史令。崇华殿灾,诏问隆:“此何咎?于礼,宁有祈禳之义乎?”隆对曰:“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教诫也;惟率礼修德,可以胜之。《易传》曰:‘上不俭,下不节,孽火烧其室。’又曰:‘君高其台,天火为灾。’此人君苟饰宫室,不知百姓空竭;故天应之以旱,火从高殿起也。上天降鉴,故谴告陛下;陛下宜增崇人道,以答天意。昔太戊有桑榖生于朝,武丁有雊雉登于鼎;皆闻灾恐惧,侧身修德;年之后,远夷朝贡;故号曰中宗、高宗。此则前代之明鉴也。今案旧占:灾火之发,皆以台榭宫室为诫。然今宫室之所以充广者,实由宫人猥多之故。宜简择留其淑懿,如周之制,罢省其余。此则祖己之所以训高宗,高宗之所以享远号也。”诏问隆:“吾闻汉武帝时,柏梁灾,而大起宫殿以厌之,其义云何?”隆对曰:“臣闻西京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营,以厌火祥;乃夷越之巫所为,非圣贤之明训也。《行志》曰:‘柏梁灾,其后有江充巫蛊(也)卫太子事。’如《志》之言,越巫建章无所厌也。孔子曰:‘灾者修类应行,精祲相感,以戒人君。’是以圣主睹灾责躬,退而修德,以消复之。今宜罢散民役,宫室之制,务从约节;内足以待风雨,外足以讲礼仪;清扫所灾之处,不敢于此有所立作;萐莆、嘉禾必生此地,以报陛下虔恭之德。岂可疲民之力,竭民之财?实非所以致符瑞而怀远人也。”帝遂复崇华殿;时郡国有龙现,故改曰“龙殿”。 第2节原文解释

迁侍中,犹领太史令note-name:太史令21太史令:官名。负责观察天文,记录祥瑞灾异,制定历法。每逢朝廷有祭祀嫁娶,则选定吉日良辰。。崇华殿灾note-name:灾22灾:发生火灾。,诏问隆:“此何咎?于礼,宁有祈禳之义乎note-name:祈禳23祈禳:祭祀祈祷#-666nn;灵以消除灾祸。?”

隆对曰:“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教诫也;惟率礼修德,可以胜之note-name:胜24胜:制克。。《易传》曰note-name:《易传》25《易传》:书名。西汉京房(前 77—前 37)撰。三卷。京氏学说是汉代《周易》传习中一个大流派,特点是以天象灾异附会#-666aa;事,占卜成#-666dd;浓厚。:‘上不俭,下不节,孽火烧其室note-name:孽火26孽火:灾祸之火。。’又曰:‘君#guoxue666-com;其台,天火为灾。’此#-666aa;君苟饰宫室,不知百姓空竭;故天应之以旱,火从高殿起也。上天降鉴note-name:降鉴27降鉴:向下观察。,故谴告陛下;陛下宜增崇#-666aa;note-name:人道28人道:指对#-666aa;民的爱护关怀。,以答天意。昔太戊有桑榖生于朝note-name:太戊29太戊:商代国王。任用伊尹的儿子伊陟为相,又用巫咸。在二#-666aa;的尽心辅佐下,国势复兴。曾有桑树与榖(即楮树)#-666cc;生在商的朝廷中,太戊认为是妖异,很害怕,就听从伊陟的劝告,努力实施德政。事见《史记》卷三《殷本纪》。,武丁有雊雉登于鼎note-name:武丁30武丁:商代国王。即位后重用傅说、甘盘为大臣,巩固统治。曾多次对外用兵。曾有野鸡飞到祭祀商汤的大鼎上鸣叫,他也感到害怕,就努力实施德政。事见《史记》卷三《殷本纪》。呴(gòu):野鸡鸣叫。;皆闻灾恐惧,侧身修德;三年之后,远夷朝贡;故号曰中宗、高宗。此则前代之明鉴也。今案旧占note-name:旧占31旧占:过去的占卜记录。:灾火之发,皆以台榭宫室为诫。然今宫室之所以充广者,实由宫人猥多之故note-name:猥32猥:多。。宜简择留其淑懿note-name:淑懿33淑懿:贤淑美丽。,如周之制note-name:如周之制34如周之制:指只留宫女一百二十#-666aa;。《礼记·昏义》说周天子除王后外的小妾有一百二十人。,罢省其余。此则祖己之所以训高宗note-name:祖己35祖己:殷#guoxue666-com;宗的臣僚。当高宗因野鸡飞来鼎上而害怕时,他建议高宗勤修德政。训:开导。,高宗之所以享远号也。”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大钟: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收取民间金属铸成的大钟。同时还铸有巨型铜#-666aa;

〔2〕周景王:周景王(?—前 520),名贵。东周国王。前 544至前 520 年在位。事见《史记》卷四《周本纪》。仪刑:效法。

〔3〕公旦:即周公。周公名旦。

〔4〕单穆公:单(shàn)穆公,周景王的臣僚。前 524 年,景王下令铸大钱。他进言劝阻。

〔5〕伶州鸠:周景王的臣僚。前 522 年,景王下令铸大钟,他与单穆公都进言劝阻。以上二事均见《国语·周语》下。

〔6〕不度:不#-666ff;制度。

〔7〕:美。

〔8〕卞兰:事附本书卷五《武宣卞皇后传》。

〔9〕乐何为也:乐(yuè)何为也,音乐能起什么作用。

〔10〕箫韶:传说是舜所制定的音乐。九成:加以变化后演奏九遍。这样才算全曲终了。这两句出自《尚书·皋陶谟》。

〔11〕凤凰来仪:凤凰(听到音乐后)也成双成对地飞舞。

〔12〕雷鼓:祭祀天#-666nn;时所用的鼓。同一鼓上,按圆周等#-666dd;为八个鼓面,悬挂起来敲击。六变:变化节奏敲击六遍。

〔13〕:放置一边不用。

〔14〕新声:新的音乐。商纣王曾令乐师制作新的“靡靡之乐”,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15〕:死亡。

〔16〕不阶:不通过(音乐起作用)。

〔17〕君举:君主的举动。书:记录在史册上。

〔18〕不法:不遵守法度。

〔19〕:过失。

〔20〕匪躬:尽忠而不顾自身。语出《周易·蹇卦》。

〔21〕太史令:官名。负责观察天文,记录祥瑞灾异,制定历法。每逢朝廷有祭祀嫁娶,则选定吉日良辰。

〔22〕:发生火灾。

〔23〕祈禳:祭祀祈祷#-666nn;灵以消除灾祸。

〔24〕:制克。

〔25〕《易传》:书名。西汉京房(前 77—前 37)撰。三卷。京氏学说是汉代《周易》传习中一个大流派,特点是以天象灾异附会#-666aa;事,占卜成#-666dd;浓厚。

〔26〕孽火:灾祸之火。

〔27〕降鉴:向下观察。

〔28〕人道:指对#-666aa;民的爱护关怀。

〔29〕太戊:商代国王。任用伊尹的儿子伊陟为相,又用巫咸。在二#-666aa;的尽心辅佐下,国势复兴。曾有桑树与榖(即楮树)#-666cc;生在商的朝廷中,太戊认为是妖异,很害怕,就听从伊陟的劝告,努力实施德政。事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30〕武丁:商代国王。即位后重用傅说、甘盘为大臣,巩固统治。曾多次对外用兵。曾有野鸡飞到祭祀商汤的大鼎上鸣叫,他也感到害怕,就努力实施德政。事见《史记》卷三《殷本纪》。呴(gòu):野鸡鸣叫。

〔31〕旧占:过去的占卜记录。

〔32〕:多。

〔33〕淑懿:贤淑美丽。

〔34〕如周之制:指只留宫女一百二十#-666aa;。《礼记·昏义》说周天子除王后外的小妾有一百二十人。

〔35〕祖己:殷#guoxue666-com;宗的臣僚。当高宗因野鸡飞来鼎上而害怕时,他建议高宗勤修德政。训:开导。

〔36〕柏梁:台名。西汉武帝时修筑。因用香柏木为材料,故名。

〔37〕:厌(yā),使用巫术手段来消除制克灾祸。又叫厌胜。

〔38〕西京:西汉的首都长安。这里代指西汉。

〔39〕越巫:从南越来的巫师。名叫勇之。陈方:陈述方术。勇之对汉武帝说,南越习俗,凡遭受火灾后,只要修更大的房屋,就可消灾免祸。迷信方术的汉武帝,就下令兴修比未央宫还要#guoxue666-com;峻的建章宫。事见《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

〔40〕建章:宫殿名。西汉初年萧何所修的未央宫,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故城内西南角,有遗址留存。建章宫则在未央宫的西面。

〔41〕火祥:火灾。

〔42〕五行志:纪传体史书中对自然和生物方面的灾害和反常现象,有专篇记录,叫做五行志。古代认为这些灾害和反常现象,都与水、火、木、金、土五行相关,故名。下面的两句话,出自《汉书》卷二十七上《五行志》七上。但文字略有不同。

〔43〕江充:江充(?—前 91),字次倩。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666aa;。汉武帝时受到赏识,任直指绣衣使者,专门查#-666mm;京城贵族官员的不法行为。前 91 年,汉武帝年老患病,他诬告太子

〔44〕无所厌:没有起任何消免灾祸的作用。

〔45〕修类:告诫同类。当时迷信谶纬的#-666aa;认为,天人之间有同类相感现象,即人间的恶事将引起天灾,而天灾则是上天的告诫。应行:响应五行的变化。

〔46〕精祲:精祲(jìn),阴阳之气。

〔47〕责躬:责备自己。

〔48〕萐莆:萐莆(shà fǔ),传说中一种祥瑞的#-666nn;草。嘉禾:生长得特别长大的禾穗。

〔49〕符瑞:祥瑞。怀远#-666aa;:使远方的人归心。

〔50〕:修复。

〔51〕:古代传说中一种#-666nn;奇的动物,有须有鳞有爪,能兴云作雨,并且是皇帝的象征。由于龙的出现是难得的祥瑞,而又无法下到江湖的深水中去核查,所以地方官常捕风捉影制造新闻向朝廷报喜。

下一篇:陵霄阙始构,有鹊巢其上;帝以问隆,对曰:“《诗》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今兴宫室,起陵霄阙,而鹊巢之;此宫室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天意若曰:‘宫室未成,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夫天道无亲,惟与善人;不可不深防,不可不深虑。夏、商之季,皆继体也;不钦承上天之明命,惟谗谄是从,废德适欲;故其亡也忽焉。太戊、武丁,睹灾竦惧,祗承天戒;故其兴也勃焉。今若休罢百役,俭以足用;增崇德政,动遵帝则;除普天之所患,兴兆民之所利;王可,帝可。岂惟殷宗转祸为福而已哉!臣备腹心苟可以繁祉圣躬,安存社稷;臣虽灰身破族,犹生之年也;岂惮忤逆之灾,而令陛下不闻至言乎?”于是帝改容动色。是岁,有星孛于大辰。隆上疏曰:“凡帝王徙都立邑,皆先定天地社稷之位,敬恭以奉之。将营宫室,则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今圜丘、方泽、南北郊、明堂、社稷,神位未定,宗庙之制又未如礼;而崇饰居室,士民失业。外人咸云:‘宫人之用,与兴戎军国之费,所尽略齐。’民不堪命,皆有怨怒。《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舆人作颂,则飨以福;民怒吁嗟,则威以极:言天之赏罚,随民言,顺民心也。是以临政务在安民为先,然后稽古之化,格于上下;自古及今,未尝不然也。夫采椽卑宫,唐、虞、大禹之所以垂皇风也;玉台琼室,夏癸、商辛之所以犯昊天也。今之宫室,实违礼度;乃更建立龙,华饰过前。天彗彰灼,始起于房心,犯帝座而干紫微。此乃皇天子爱陛下,是以发教戒之象,始卒皆于尊位;殷勤郑重,欲必觉悟陛下。斯乃慈父恳切之训,宜崇孝子祗耸之礼;以率先天下,以昭示后昆;不宜有忽,以重天怒。”时军国多事,用法深重。隆上疏曰:“夫拓迹垂统,必俟圣明;辅世匡治,亦须良佐:用能庶绩其凝而品物康乂也。夫移风易俗,宣明道化;使表同风,回首面内;德教光熙,服慕义:固非俗吏之所能也。今有司务纠刑书,不本大道;是以刑用而不措,俗弊而不敦。宜崇礼乐,班叙明堂;修雍、大射、养老,营建郊庙;尊儒士,举逸民;表彰制度,改正朔,易服色;布恺悌,尚俭素;然后备礼封禅,归功天地;使雅颂之声盈于合,缉熙之化(混)流于后嗣。斯盖至治之美事,不朽之贵业也。然,域之内可揖让而治,尚何忧哉!不正其本而救其末,譬犹棼丝,非政理也。可命群公卿士通儒,造具其事,以为典式。”隆又以为:“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自古帝王所以神明其政,变民耳目;故春称王,明统也。”于是敷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