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愈增崇宫殿,雕饰观阁;凿太行之石英,采穀城之文石;起景阳山于芳林之园,建昭阳殿于太极之北;铸作黄龙、凤凰、奇伟之兽,饰金墉、陵云台、陵霄阙。百役繁兴,作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掘土以率之。而辽东不朝,悼皇后崩;天作淫雨,冀州水出,漂没民物。隆上疏切谏曰:盖“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谷帛非造化不育,非人力不成;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昔在伊唐,世值阳厄运之会,洪水滔天,使鲧治之,绩用不成。乃举文命,随山刊木,前后历年载。灾眚之甚,莫过于彼;力役之兴,莫久于此。尧、舜君臣,南面而已。禹敷州,庶士庸勋,各有等差;君子小人,物有服章。今无若时之急,而使公卿大夫并与厮徒共供事役。闻之夷,非嘉声也;垂之竹帛,非令名也。是以有国有家者,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妪煦养育;故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宜加愍恤,以救其困。臣观在昔书籍所载,天人之际,未有不应也。是以古先哲王,畏上天之明命,循阴阳之逆顺;兢兢业业,惟恐有违;然后治道用兴,德与神符;灾异既发,惧而修政:未有不延期流祚者也。爰及末叶,暗君荒主,不崇先王之令轨,不纳正士之直言;以遂其情志,恬忽变戒:未有不寻践祸难,至于颠覆者也。天道既著,请以人道论之。夫情性,同在于人;嗜欲廉贞,各居其。及其动也,交争于心:欲强质弱,则纵滥不禁;精诚不制,则放溢无极。夫情之所在,非好则美;而美好之集,非人力不成,非谷帛不立。情苟无极,则人不堪其劳,物不充其求;劳求并至,将起祸乱。故不割情,无以相供。仲尼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由此观之,礼义之制,非苟拘分,将以远害而兴治也。今吴、蜀贼,非徒白地小虏、聚邑之寇;乃据险乘流,跨有士众,僭号称帝,欲与中国争衡。今若有人来告:权、(备)禅并修德政,复履清俭;轻省租赋,不治玩好;动咨耆贤,事遵礼度。陛下闻之,岂不惕然恶其如此,以为难猝讨灭,而为国忧乎?若使告者曰:彼贼并为无道,崇侈无度;役其士民,重其征赋;下不堪命,吁嗟日甚。陛下闻之,岂不勃然忿其困我无辜之民,而欲速加之诛?其次,岂不幸彼疲弊而取之不难乎?苟如此,则可易心而度,事义之数亦不远矣。且秦始皇不筑道德之基,而筑阿房之宫;不忧萧墙之变,而修长城之役。当其君原文解释
【原文】
帝愈增崇宫殿,雕饰观阁;凿太行之石英1太行:山名。在今河南沁阳市北。石英:石料中材质好的。,采穀城之文石
2穀城: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文石:具有美丽花纹的石头。;起景阳山于芳林之园
3芳林:曹魏皇宫园林名。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洛阳故城遗址的北部。后改名华林园。,建昭阳殿于太极之北
4太极:曹魏皇宫正殿名。;铸作黄龙、凤凰、奇伟之兽,饰金墉、陵云台、陵霄阙
5陵云台:台名。建于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 221)。。百役繁兴,作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掘土以率之。而辽东不朝
6辽东不朝:指占据辽东的公孙渊举兵对抗曹魏。,悼皇后崩
7悼皇后:即魏明帝的皇后毛氏(?—公元237)。毛氏被明帝逼令自杀。传见本书卷五《后妃传》。;天作#-666gg;雨,冀州水出,漂没民物。
隆上疏切谏曰:
盖“天地之大德曰生8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六句出自《周易·系辞》下。,圣#-666aa;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666aa;?曰财”。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谷帛非造化不育
9造化:天地对生物的创造变化作用。,非#-666aa;力不成;是以帝耕以劝农
10帝耕:指皇帝亲耕籍田的礼仪。劝:勉励。,后桑以成#-666hh;
11后桑:指皇后采桑养蚕的礼仪。皇帝亲耕籍田的礼仪在正月进行,皇后采桑养蚕的礼仪在三月进行,详见《续汉礼仪志》上。。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
12告虔:表示虔敬。报施:报答(上帝的)施与。。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太行:山名。在今河南沁阳市北。石英:石料中材质好的。
〔2〕穀城:县名。县治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文石:具有美丽花纹的石头。
〔3〕芳林:曹魏皇宫园林名。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洛阳故城遗址的北部。后改名华林园。
〔4〕太极:曹魏皇宫正殿名。
〔5〕陵云台:台名。建于魏文帝黄初二年(公元 221)。
〔6〕辽东不朝:指占据辽东的公孙渊举兵对抗曹魏。
〔7〕悼皇后:即魏明帝的皇后毛氏(?—公元237)。毛氏被明帝逼令自杀。传见本书卷五《后妃传》。
〔8〕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六句出自《周易·系辞》下。
〔9〕造化:天地对生物的创造变化作用。
〔10〕帝耕:指皇帝亲耕籍田的礼仪。劝:勉励。
〔11〕后桑:指皇后采桑养蚕的礼仪。皇帝亲耕籍田的礼仪在正月进行,皇后采桑养蚕的礼仪在三月进行,详见《续汉礼仪志》上。
〔12〕告虔:表示虔敬。报施:报答(上帝的)施与。
〔13〕伊唐:那唐尧(的时候)。
〔14〕阳九:指有灾难或厄运的年辰。古代数术家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的一百零六岁中,旱灾之岁有九,称为阳九;次三百七十四岁中,水灾之岁有九,称为阴九;再次四百八十岁中,旱灾之岁又有九,也称为阳九。见《汉书》卷二十一上《律历志》一上。
〔15〕鲧:鲧(gǔn),传说中原始时代的部落首领。曾奉尧的命令治水,采用筑堤防水的办法,九年不成,被舜处死。事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
〔16〕文命:夏禹的名字。
〔17〕刊:砍伐。
〔18〕灾眚:灾眚(shěng),灾害疾苦。
〔19〕敷:区#-666dd;。九州:指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
〔20〕庶士:众多的参加者。庸勋:有#-666ii;受到酬报。
〔21〕君子:指统治者。小#-666aa;:指被统治者。
〔22〕服章:表示官员身#-666dd;等级的#-666hh;饰。
〔23〕若时:那时。
〔24〕厮徒:从事劳役听候使唤的#-666aa;。
〔25〕四夷:四方的少数族。
〔26〕垂之竹帛:指写在史书上流传后世。古代在纸张广泛使用前,常用竹简和绢帛书写文字。
〔27〕取诸身:取之于自身。
〔28〕物:这里指#-666aa;。
〔29〕妪煦:妪煦(yǔ xù),爱护关心。
〔30〕恺悌君子:这两句出自《诗经·洞酌》。
〔31〕荐臻:接连来到。
〔32〕卒岁:度过年关。《诗经·七月》有“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的句子。
〔33〕流祚:使王朝的寿命长存不断。
〔34〕令轨:好规矩。
〔35〕恬忽变戒:对上天用灾变发出的告戒毫不在意。
〔36〕著:说明。
〔37〕六情五性:按西汉经学家翼奉的解释,六情指廉贞、宽大、公正、贪狠、奸邪、阴贼,五性指静、躁、力、坚、智。见《汉书》卷七十五《翼奉传》。
〔38〕廉贞:廉洁正直。是翼奉所说的六情之一。
〔39〕非谷帛不立:不花费粮食布帛做不出来。
〔40〕割情:割舍情欲。
〔41〕人无远虑:这两句出自《论语·卫灵公》。
〔42〕非苟拘分:不单是要限制欲望上的过#-666dd;。
〔43〕白地:没有什么能耐。聚邑之寇:临时聚集在城邑的敌#-666aa;。
〔44〕权:即孙权。禅:即刘禅(公元 207—271)。传见本书卷三十三。
〔45〕履:实行。
〔46〕惕然:忧惧的样子。
〔47〕事义之数:事理上算度判断。
〔48〕萧墙:古代宫门之内当门的小墙。这里比喻内部。秦始皇死后,掌权的宦官赵#guoxue666-com;先联#-666ff;丞相李斯杀死始皇长子扶苏,继又杀李斯,不久又杀死秦二世胡亥,所以高堂隆这样说。
〔49〕长城: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建筑之一。春秋战国时,各国出于#-666kk;事防御需要,纷纷在形势险要处筑城墙。秦始皇统一天下,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入侵。于前 214 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连贯为一。故址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至今各段还有遗迹残存。
〔50〕匹夫:平民男子。指发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陈胜、吴广。
〔51〕方之:比方当时的形势。
〔52〕倒悬:#-666aa;被倒吊起来。比喻情况危急。
〔53〕儋石之储:儋(dān)石之储,指很少的粮食储备。儋和石都是容量单位。十斗为石,二石为儋。
〔54〕暴边:暴(pù)边,露宿在边境。
〔55〕版筑:筑土墙用的夹板和石杵。投命:从#-666kk;效命。不能投命意指建造宫殿的民工有可能起来造反。
〔56〕稍见折减:逐渐被减少打折扣。
〔57〕受休:接受命令回家轮休。绝廪赐:停止发放津贴。
〔58〕不应输者:按国家规定本来不上交租赋的#-666aa;。
〔59〕官入:国家收入。兼多:多一倍。
〔60〕出与:支出给与。参少于昔:只有原来的三#-666dd;之一。
〔61〕度支:度(dúo)支,估量支出。经用:日常费用。
〔62〕牛肉小赋:对牛肉贩卖征收的税金。这种贩卖的数量不大,税金不多,所以说是“小赋”。
〔63〕必有所在:必定用到一个地方去了。意指被魏明帝挥霍浪费掉了。
〔64〕生怨之府:产生怨恨的根源。
〔65〕太府:官名。协助太宰,管理国家财政物资的收入和支出。九赋:九种赋税。即邦中之赋、四郊之赋、邦甸之赋、家削之赋、邦县之赋、邦都之赋、关市之赋、山泽之赋、弊余之赋。见《周礼·天官·太宰》。
〔66〕九式:九种规定的财政支出。即祭祀、宾客、丧荒、羞#-666hh;、工事、币帛、刍秣、匪颁、好用。以上九赋、九式的具体内容,学者解释#-666dd;歧不一。
〔67〕干乘:干(gān)乘,关涉混淆。
〔68〕式:指上文所说的九式。币贡:各诸侯国向周天子进贡的物品。也#-666dd;九种,即祀贡、嫔贡、器贡、币贡、材贡、货贡、#-666hh;贡、斿贡、物贡,#-666ff;称九贡。九贡来自诸侯国,九赋来自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二者不同。
〔69〕上:指天子。
〔70〕司会:司会(kuài),官名。主要职责是审批国家的财政收支。
〔71〕廊庙:朝廷。
〔72〕三司九列:三公九卿。
〔73〕台阁:尚书台。
〔74〕造膝:谈话时彼此的膝盖挨着膝盖。比喻关系非常亲密。
〔75〕无讳:不应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
〔76〕丰眚:丰眚(shěng),大过失。
〔77〕具臣:占位充数而不起作用的臣下。
〔78〕李斯:李斯(?—前 208),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666aa;。曾向荀子求学。战国末年到秦国,被秦王嬴政任为客卿。后任廷尉,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被采纳实施。秦统一天下,出任丞相,力主加强中央集权。始皇死,他追随赵#guoxue666-com;杀扶苏,立胡亥为二世。不久被赵高杀死。擅长书法,曾以小篆为准整理文字,推动文字统一。传见《史记》卷八十七。秦二世:即胡亥(前 230—前 207)秦朝第二代皇帝。前 210 至前207 年在位。继位后继续修阿房宫等,不久爆发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他也被赵高逼迫自杀。事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79〕恣睢:恣睢(zì suī),任意胡作非为。
〔80〕命之曰天下桎梏:这就叫做把天下变成自己的脚镣和手铐。这两句本来是申子的话,见《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81〕史迁:即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