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满田牵郭传 > 正始元年,蜀将姜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强中;维退…+

正始元年,蜀将姜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强中;维退,遂讨羌迷当等;按抚柔氐千余落,拔徙以实关中。迁左将军。凉州休屠胡梁元碧等,率种落千余家附雍州。淮奏请使居安定之高平,为民保障;其后因置西川都尉。转拜前将军,领州如故。年,夏侯玄伐蜀;淮督诸军为前锋。淮度势不利,辄拔军出,故不大败。还,假淮节。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相结叛乱,攻围城邑,南招蜀兵;凉州名胡治无戴复叛应之。讨蜀护军夏侯霸督诸军屯为翅。淮军始到狄道,议者佥谓“宜先讨定枹罕,内平恶羌,外折贼谋”。淮策维必来攻霸,遂入沨中,转南迎霸。维果攻为翅,会淮军适至,维遁退。进讨叛羌,斩饿何、烧戈,降服者万余落。年,遮塞等屯河关、白土故城,据河拒军。淮现形上流,密于下渡兵据白土城;击,大破之。治无戴围武威,家属留在西海。淮进军趋西海,欲掩取其累重;会无戴折还,与战于龙夷之北,破走之。令居恶虏在石头山之西,当大道止,断绝王使;淮还过讨,大破之。姜维出石营,从强川,乃西迎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于成重山筑城,敛破羌保质。淮欲分兵取之,诸将以:“维众西接强胡,化已据险;分军两持,兵势转弱;进不制维,退不拔化:非计也。不如合而俱西,及胡、蜀未接,绝其内外。此伐交之兵也”。淮曰:“今往取化,出贼不意,维必狼顾。比维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维疲于奔命。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举而两全之策也。”乃别遣夏侯霸等追维于沓中,淮自率诸军就攻化等。维果驰还救化,皆如淮计。进封都乡侯。嘉平元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是岁,与雍州刺史陈泰协策,降蜀牙门将句安等于翅上。年,诏曰:“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余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擒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司,持节、都督如故。”进封阳曲侯,邑凡千百户;分百户,封子亭侯。正元年薨。追赠大将军,谥曰贞侯。子统嗣。统官至荆州刺史,薨。子正嗣。咸熙中,开建等;以淮著勋前朝,改封汾阳子。原文解释

【原文】

正始元年,蜀将姜维出陇西。淮遂进#-666kk;,追至强中〔1〕;维退,遂讨羌迷当等〔2〕;按抚柔氐三千余落〔3〕,拔徙以实关中。迁左将#-666kk;。凉州休屠胡梁元碧等〔4〕,率种落二千余家附雍州。淮奏请使居安定之#guoxue666-com;〔5〕,为民保障;其后因置西川都尉〔6〕。转拜前将#-666kk;,领州如故。

五年〔7〕,夏侯玄伐蜀〔8〕;淮督诸军为前锋。淮度势不利,辄拔军出〔9〕,故不大败。还,假淮节。

八年〔10〕,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相结叛乱〔11〕,攻围城邑,南招蜀兵;凉州名胡治无戴复叛应之〔12〕。讨蜀护军夏侯霸督诸军屯为翅。淮军始到狄道,议者佥谓“宜先讨定枹罕〔13〕,内平恶羌,外折贼谋”。淮策维必来攻霸,遂入沨中〔14〕,转南迎霸。维果攻为翅,会淮军适至,维遁退。进讨叛羌,斩饿何、烧戈,降#-666hh;者万余落。

九年〔15〕,遮塞等屯河关、白土故城〔16〕,据河拒军。淮现形上流〔17〕,密于下渡兵据白土城;击,大破之。治无戴围武威〔18〕,家属留在西海〔19〕。淮进军趋西海,欲掩取其累重〔20〕;会无戴折还,与战于龙夷之北〔21〕,破走之。令居恶虏在石头山之西〔22〕,当大道止,断绝王使〔23〕;淮还过讨,大破之。姜维出石营〔24〕,从强川〔25〕,乃西迎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于成重山筑城〔26〕,敛破羌保质〔27〕。淮欲#-666dd;兵取之,诸将以:“维众西接强胡,化已据险;#-666dd;军两持,兵势转弱;进不制维,退不拔化:非计也。不如#-666ff;而俱西,及胡、蜀未接,绝其内外。此伐交之兵也〔28〕”。淮曰:“今往取化,出贼不意,维必狼顾〔29〕。比维自致,足以定化〔30〕;且使维疲于奔命。兵不远西〔31〕,而胡交自离,此一举而两全之策也。”乃别遣夏侯霸等追维于沓中〔32〕,淮自率诸军就攻化等。维果驰还救化,皆如淮计。进封都乡侯。

嘉平元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是岁,与雍州刺史陈泰协策〔33〕,降蜀牙门将句安等于翅上〔34〕

二年〔35〕,诏曰:“昔汉川之役〔36〕,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666ii;书王府。在关右三十余年〔37〕,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擒虏句安。#-666ii;绩显著,朕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38〕,持节、都督如故。”进封阳曲侯,邑凡二千七百八十户;#-666dd;三百户,封一子亭侯。(一)

正元二年薨。追赠大将军,谥曰贞侯。子统嗣。统官至荆州刺史,薨。子正嗣。咸熙中,开建五等;以淮著勋前朝,改封汾阳子。(二)

【注释】

〔1〕强中:地名。在今甘肃岷县西南。

〔2〕迷当:羌族首领名。

〔3〕柔氐:老实#-666hh;从统治的氐族#-666aa;

〔4〕休屠(chú):湖名。即休屠泽。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西汉时属匈奴休屠王活动地域,故名。东汉以来,习称原居在这里的匈奴族后裔为休屠或屠各。他们已经混杂了其他族的血统。

〔5〕#guoxue666-com;平:地名。在今宁夏固原市。

〔6〕西州都尉:官名。负责镇守管理高平一带地区。

〔7〕五年:正始五年(公元 244)。

〔8〕夏侯玄(公元 209—254):传附本书卷九《夏侯尚传》。

〔9〕辄:自行决定。

〔10〕八年:正始八年(公元 247)。

〔11〕西平:郡名。治所在今青海西宁市。

〔12〕名胡:著名的胡族首领。

〔13〕佥(qiān):都。

〔14〕沨中:地名。在今甘肃漳县西。

〔15〕九年:正始九年(公元 248)。

〔16〕河关:县名。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北。

〔10〕白土:地名。在今青海化隆县东南。

〔17〕上流:上游。

〔18〕武威:县名。县治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当时是曹魏护羌校尉治所。

〔19〕西海: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20〕累重:家属和物资。

〔21〕龙夷:地名。在今青海海晏县。

〔22〕令(lián)居:县名。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北。 石头山:山名。在令居县附近。

〔23〕王使:朝廷使者。

〔24〕石营:地名。在今甘肃岷县东。

〔25〕强川:地名。在今甘肃岷县西南。

〔26〕阴平:郡名。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廖化(?—公元 264):传附本书卷四十五《宗预传》。成重山:山名。在今甘肃岷县东。

〔27〕敛破羌:收聚被击溃的羌族#-666kk;队。质:#-666aa;质。指随姜维大#-666kk;西进的蜀#-666kk;将士家属。姜维深入敌境,为防部下叛逃,所以留其家属在后方做#-666aa;质。

〔28〕伐交:消灭敌人的外援。《孙子·谋攻篇》有“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说法。

〔29〕狼顾:比喻人有后顾之忧,狼行走时常回顾后方,以防袭击。

〔30〕定化:平定廖化。

〔31〕不远西:不必远向西方进军。

〔32〕沓中:地名。在今甘肃岷县南。

〔33〕陈泰(?—公元 260):传附本书卷二十二《陈群传》。

〔34〕翅上:地名。在今甘肃岷县东。

〔35〕二年:嘉平二年(公元 250)。

〔36〕汉川之役:指上文提到的夏侯渊被刘备攻杀的汉中之战。

〔37〕关右:地区名。含义与关西相同,即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

〔38〕仪同三司:仪仗队的规格与三公相同。

【裴注】

(一)《世语》曰:“淮妻,王凌之妹。凌诛,妹当从坐,(侍)御史往收。督将及羌、胡渠帅数千#-666aa;,叩头请淮表留妻,淮不从。妻上道,莫不流涕;#-666aa;#-666aa;扼腕,欲劫留之。淮五子,叩头流血请淮,淮不忍视;乃命左右追妻。于是追者数千骑,数日而还。淮以书白司马宣王曰:‘五子哀母,不惜其身;若无其母,是无五子;无五子,亦无淮也:今辄追还。若于法未通,当受罪于主者,觐展在近。’书至,宣王亦宥之。”

(二)《晋诸公赞》曰:“淮弟配,字仲南。有重名,位至城阳太守。裴秀、贾充,皆配女婿。子展,字泰舒。有器度干用,历职著绩,终于太仆。次弟豫,字泰宁。相国参#-666kk;,知名,早卒。女适王衍。配弟镇,字季南。谒者仆射。镇子奕,字泰业。”《山涛启事》称奕“#guoxue666-com;简有雅量”,历位雍州刺史、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