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仙,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两处;每处不过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月之间,即平复矣。原文解释
【原文】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666aa;也。一名旉1旉:旉(fū),古写的“敷”字。据学者研究,旉是其本名;至于#-666aa;们改称为“华佗”,则是受当时佛教文化的影响。因为“华佗”的古代读音,与梵语中“阿伽陀(agada)”一词的后两个音节完全相同,而“阿伽陀”的词义是药物,所以“华佗”的意思是“药#-666nn;”。详见陈寅恪先生《寒柳堂集》中《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一)游学徐土
2徐土:徐州。,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
3陈珪:事见本书卷七《吕布传》。,太尉黄琬辟
4黄琬:黄琬(公元 141—192),字子琰。江夏郡安陆(今湖北云梦县)#-666aa;。少年聪慧。东汉桓帝时任五官中郎将,因反对举用无才德的权贵子弟被免职,中断仕官近二十年。灵帝时再次进入政界。后任司徒、太尉,封阳泉乡侯。与王允#-666ff;谋诛杀董卓,不久被董卓部下杀死。传附《后汉书》卷六十一《黄琼传》。;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5养性:养生。,时#-666aa;以为(仙),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6且:将近。。又精方药:其疗疾,#-666ff;汤不过数种;心解#-666dd;剂
7分剂:#-666dd;剂(fèn jì),药物的分量。,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
8节度:指注意事项。,舍去辄愈
9舍去:离去。。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
10壮:中医用艾草叶点燃烧灼穴位叫做灸,每灼一次叫做一壮。以“壮”为量词,是用健壮#-666aa;为准的缘故。见《梦溪笔谈》卷十八。,病亦应除。若当针
11针:针刺穴位。,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
12当引某许:指针刺后的异常感觉应当传导到身体某个地方。,若至,语#-666aa;
13语人:告诉我。”;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14行:即将。差(chài):(疾病)痊愈。。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
15麻沸散:古代的麻醉剂名。已失传。中国古代使用麻醉剂后剖腹施行外科手术,以这里的记载为最早,在医学史上有重要意义。,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
16湔洗:湔(jiān)洗,清洗。;缝腹,膏摩
17膏摩:用药膏涂擦缝#-666ff;处。,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
18不自寤:自己也没什么感觉。;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裴注】
(一)臣松之按:古“敷”字,与“專”相似,写书者多不能别。寻佗字元化,其名宜为“旉”也。
【原文注释】
〔1〕旉:旉(fū),古写的“敷”字。据学者研究,旉是其本名;至于#-666aa;们改称为“华佗”,则是受当时佛教文化的影响。因为“华佗”的古代读音,与梵语中“阿伽陀(agada)”一词的后两个音节完全相同,而“阿伽陀”的词义是药物,所以“华佗”的意思是“药#-666nn;”。详见陈寅恪先生《寒柳堂集》中《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
〔2〕徐土:徐州。
〔3〕陈珪:事见本书卷七《吕布传》。
〔4〕黄琬:黄琬(公元 141—192),字子琰。江夏郡安陆(今湖北云梦县)#-666aa;。少年聪慧。东汉桓帝时任五官中郎将,因反对举用无才德的权贵子弟被免职,中断仕官近二十年。灵帝时再次进入政界。后任司徒、太尉,封阳泉乡侯。与王允#-666ff;谋诛杀董卓,不久被董卓部下杀死。传附《后汉书》卷六十一《黄琼传》。
〔5〕养性:养生。
〔6〕且:将近。
〔7〕分剂:#-666dd;剂(fèn jì),药物的分量。
〔8〕节度:指注意事项。
〔9〕舍去:离去。
〔10〕壮:中医用艾草叶点燃烧灼穴位叫做灸,每灼一次叫做一壮。以“壮”为量词,是用健壮#-666aa;为准的缘故。见《梦溪笔谈》卷十八。
〔11〕针:针刺穴位。
〔12〕当引某许:指针刺后的异常感觉应当传导到身体某个地方。
〔13〕语人:告诉我。
〔14〕行:即将。差(chài):(疾病)痊愈。
〔15〕麻沸散:古代的麻醉剂名。已失传。中国古代使用麻醉剂后剖腹施行外科手术,以这里的记载为最早,在医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16〕湔洗:湔(jiān)洗,清洗。
〔17〕膏摩:用药膏涂擦缝#-666ff;处。
〔18〕不自寤:自己也没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