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原文解释

【原文】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666kk;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666kk;节度note-name:节度1节度:安排部署。: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666kk;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note-name:揣2揣:探测。意指:意图。。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666aa;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666aa;?当为杨仪所部勒note-name:部勒3部勒:指挥。,作断后将乎!”因与祎#-666cc;作行留部#-666dd;;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

祎绐延曰note-name:绐4绐:绐(dài),欺哄。:“当为君还解杨长史note-name:解5解:劝解。;长史文吏,稀更军事note-name:更6更:更(gēng),经历。,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666aa;note-name:觇7觇:觇(chān),侦察。,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

延大怒,(才)(搀)仪未发note-name:搀8搀:抢先。,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note-name:阁道9阁道:栈道。栈道是中国古代穿越西南地区险峻山脉而修建的一种特殊道路。沿着河谷,在河岸一侧峭壁上横向打入方形深孔,将相应尺寸的方木插入深孔之后,在其上铺设厚木板,即可形成#-666aa;和车辆通行的道路。栈道的工程量远比挖山铺路要小,成本也低得多,更为重要者,是对沿途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最小,堪称中国古代先民的伟大创造。连接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栈道,起源于先秦,在诸葛亮北伐时又大规模兴修,主要集中在今川陕交界的山脉和汉中市北穿越秦岭的褒斜河谷这两段。现今四川广元市北面的朝天关,已利用当时留存的栈道深孔,恢复了一段栈道,成为蜀地三国文化景观之一。。延、仪各相表叛逆note-name:表叛逆10表叛逆:上表说对方是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note-name:羽檄11羽檄:附有鸟羽毛的紧急文书。。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节度:安排部署。

〔2〕:探测。意指:意图。

〔3〕部勒:指挥。

〔4〕:绐(dài),欺哄。

〔5〕:劝解。

〔6〕:更(gēng),经历。

〔7〕:觇(chān),侦察。

〔8〕:抢先。

〔9〕阁道:栈道。栈道是中国古代穿越西南地区险峻山脉而修建的一种特殊道路。沿着河谷,在河岸一侧峭壁上横向打入方形深孔,将相应尺寸的方木插入深孔之后,在其上铺设厚木板,即可形成#-666aa;和车辆通行的道路。栈道的工程量远比挖山铺路要小,成本也低得多,更为重要者,是对沿途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最小,堪称中国古代先民的伟大创造。连接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栈道,起源于先秦,在诸葛亮北伐时又大规模兴修,主要集中在今川陕交界的山脉和汉中市北穿越秦岭的褒斜河谷这两段。现今四川广元市北面的朝天关,已利用当时留存的栈道深孔,恢复了一段栈道,成为蜀地三国文化景观之一。

〔10〕表叛逆:上表说对方是叛逆。

〔11〕羽檄:附有鸟羽毛的紧急文书。

〔12〕槎山:槎(chá)山,砍伐山上的树木。

〔13〕南谷口:褒斜谷道的南口。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

〔14〕何平:即王平(?—公元 248)。传见本书卷四十三。

〔15〕:无理。

〔16〕马岱:事见本书卷三十六《马超传》。

〔17〕庸奴:奴才。骂#-666aa;的话。

〔18〕:诛杀。三族:说法很多。在汉魏时,三族是指父母、妻室儿女、同胞兄弟姐妹。魏延的坟墓,相传在今陕西汉中市城北石马坡。现今尚有墓冢、石马遗存。

〔19〕赴难:前往解救(因诸葛亮死而出现的)危难。

〔20〕死问:死亡的消息。

〔21〕:推究。

〔22〕:以为。

〔23〕本指:本意。

〔24〕不便背叛:(所以)没有立即背叛。

下一篇: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先主为汉中王,拔仪为尚书。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建兴年,丞相亮以为参军,署府事,将南行。年,随亮汉中。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惟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其妻子还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