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吴主传 > 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是岁,使贺齐讨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黎阳、休阳县,以县为新都郡。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太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时甘宁在(江陵)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凌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军以胜返。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年,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 > 第2节

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是岁,使贺齐讨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黎阳、休阳县,以县为新都郡。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太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时甘宁在(江陵)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凌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军以胜返。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年,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 第2节原文解释

备、瑜等复追至南郡note-name:南郡16南郡:郡名。治所在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note-name:徐晃17徐晃:徐晃(?—公元 227),传见本书卷十七。江陵:县名。当时是南郡治所。,使乐进守襄阳note-name:乐进18乐进:乐进(?—公元 218),传见本书卷十七。。时甘宁在(江陵)(夷陵)note-name:夷陵19夷陵:县名。县治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为仁#-666bb;所围;用吕蒙计,留凌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666kk;以胜返。

权自率众围#-666ff;note-name:合肥20合肥:县名。县治在今安徽#-666ff;肥市。。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note-name:当涂21当涂:县名。县治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666ff;肥;未至,权退。

十四年note-name:十四年22十四年:建安十四年(公元 209)。,瑜、仁相守岁余note-name:相守23相守:相持。;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

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note-name:公安24公安:地名。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北。

十五年note-name:十五年25十五年:建安十五年(公元 210)。#-666dd;豫章为鄱阳郡note-name:鄱阳26鄱阳:郡名。治所在今江西鄱阳县。#-666dd;长沙为汉昌郡note-name:汉昌27汉昌:郡名。治所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note-name:陆口28陆口:地名。当时为汉昌郡治所。是长江南岸支流陆水入长江处。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十三年: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2〕凌统、董袭:传见本书卷五十五。

〔3〕挺身:空身一#-666aa;

〔4〕:枭(xiāo),砍下。

〔5〕:黟(yī),县名。县治在今安徽黟县西。歙(shè):县名。县治在今安徽歙县。

〔6〕始新:县名。县治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北。新定:县名。县治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南。黎阳:县治在今安徽黄山市西北。休阳:县名。县治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北。

〔7〕新都:郡名。治所在当时的始新县。

〔8〕:请求。

〔9〕:即刘琮。事见本书卷六《刘表传》。

〔10〕刘备:刘备(公元 161—223),传见本书卷三十二。

〔11〕:意思。

〔12〕夏口:地名。在今湖北武汉市长江南岸。

〔13〕诸葛亮:诸葛亮(公元181—234),传见本书卷三十五。

〔14〕左右督:官名。即左督、右督。当时孙吴第一线的作战#-666kk;#-666dd;为左、右两部。其司令长官分别是左督、右督。

〔15〕赤壁:地名。决定曹操能否向长江以南扩展势力范围的著名古战场。与官渡之战、猇亭之战构成确定三国鼎立版图基本格局的三大战役。具体位置有多种说法,但都认为在今湖北境内的长江之滨。其中,主张赤壁在江北汉阳、黄冈的说法与《三国志》记载不符,难以使#-666aa;#-666hh;。认为赤壁在江南者有三说:即蒲圻县西北(《括地志》、《通典》、《元和郡县志》)、嘉鱼县东北(《大清一统志》)、武昌县西(《水经注》)。蒲圻赤壁与北岸的乌林相对,与《三国志》的记载相吻#-666ff;。现今又在这里不断发掘出孙吴时期的兵器等文物多件。结合当时战况与现存的遗物和遗迹,当以赤壁在蒲圻西北为是。蒲圻县已经国家批准,正式更名为赤壁市。赤壁市西北约 40 公里长江南岸之滨的赤壁山,是赤壁古战场所在地,尚有“赤壁”题刻、翼江亭等名胜。

〔16〕南郡:郡名。治所在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

〔17〕徐晃:徐晃(?—公元 227),传见本书卷十七。江陵:县名。当时是南郡治所。

〔18〕乐进:乐进(?—公元 218),传见本书卷十七。

〔19〕夷陵:县名。县治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

〔20〕合肥:县名。县治在今安徽#-666ff;肥市。

〔21〕当涂:县名。县治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

〔22〕十四年:建安十四年(公元 209)。

〔23〕相守:相持。

〔24〕公安:地名。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北。

〔25〕十五年:建安十五年(公元 210)。

〔26〕鄱阳:郡名。治所在今江西鄱阳县。

〔27〕汉昌:郡名。治所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

〔28〕陆口:地名。当时为汉昌郡治所。是长江南岸支流陆水入长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