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吴主传 > 赤乌元年春,铸当千大钱+夏,吕岱讨庐陵贼;毕,还陆…+

赤乌元年春,铸当千大钱。夏,吕岱讨庐陵贼;毕,还陆口。秋月,武昌言麒麟现。有司奏言:“麒麟者,太平之应,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群臣奏曰:“昔武王伐纣,有赤乌之祥;君臣观之,遂有天下:圣人书策,载述最详者。以为近事既嘉,亲见又明也。”于是改年。步夫人卒,追赠皇后。初,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礼还,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曰:“袁礼还,云与子瑜、子山、义封、定公相见,并咨以时事当有所先后。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陈;悉推之伯言、承明。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闻此怅然,深自刻怪!何者?夫惟圣人能无过行,明者能自见耳。人之举措,何能悉中?独当己有以伤拒众意,忽不自觉,故诸君有嫌难耳;不尔,何缘乃至于此乎?自孤兴军年,所役赋凡百皆出于民。天下未定,孽类犹存;士民勤苦,诚所贯知。然劳百姓,事不得已耳!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发有色;以谓表里足以明露,公私分计,足用相保。尽言直谏,所望诸君;拾遗补阙,孤亦望之。昔卫武公年过志壮,勤求辅弼,每独叹责。且布衣韦带,相与交结;分成好合,尚污垢不异。今日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复是过;荣福喜戚,相与共之!忠不匿情,智无遗计;事统是非,诸君岂得从容而已哉!同船济水,将谁与易?齐桓,诸侯之霸者耳:有善管子未尝不叹,有过未尝不谏;谏而不得,终谏不止。今孤自省无桓公之德,而诸君谏诤未出于口,仍执嫌难。以此言之,孤于齐桓良优,未知诸君于管子何如耳!久不相见,因事当笑。共定大业,整齐天下,当复有谁?凡百事要,所当损益;乐闻异计,匡所不逮。”原文解释

【原文】

赤乌元年春,铸当千大钱。

夏,吕岱讨庐陵贼;毕,还陆口。

秋八月,武昌言麒麟现note-name:麒麟1麒麟:传说中的一种#-666nn;兽。#-666ll;角,身像鹿,尾像牛,全身有鳞甲,是吉祥的象征。。有司奏言:“麒麟者,太平之应,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note-name:间者2间者:间(jiān)者,近来。赤乌:传说中一种红色的#-666nn;鸟。也是吉祥的象征。,朕所亲见。若#-666nn;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群臣奏曰:“昔武王伐纣note-name:武王3武王:即周武王。姬姓,名发。周文王的儿子。他率#-666kk;灭商,建立西周王朝。事见《史记》卷四《周本纪》。纣:又称帝辛。商王朝最后的君主。事见《史记》卷三《殷本纪》。,有赤乌之祥note-name:赤乌之祥4赤乌之祥:传说周武王伐纣时,有火光化为赤乌。见《尚书大传·大誓》。;君臣观之,遂有天下:圣#-666aa;书策,载述最详者。以为近事既嘉,亲见又明也。”于是改年。步夫#-666aa;note-name:步夫人5步夫人:步夫#-666aa;(?—公元 238),传见本书卷五十。,追赠皇后。

初,权信任校事吕壹note-name:校事6校事:官名。正式的名称是中书典校郎。负责审查官府文书。又称典校。。壹性苛惨note-name:苛惨7苛惨:苛刻狠毒。,用法深刻note-name:深刻8深刻:深重。。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note-name:责躬9责躬:责备自己。;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note-name:中书郎10中书郎:官名。即中书侍郎。负责起草皇帝的诏命文书。,因问时事所当损益。

礼还,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曰note-name:责数11责数:责备。步骘(?—公元 247):传见本书卷五十二。吕岱(公元 161—256):传见本书卷六十。:“袁礼还,云与子瑜、子山、义封、定公相见note-name:子瑜12子瑜:诸葛瑾的字。子山:步骘的字。义封:朱然的字。定公:吕岱的字。,并(咨)以时事当有所先后。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陈;悉推之伯言、承明note-name:伯言13伯言:陆逊的字。承明:潘濬的字。。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note-name:辛苦14辛苦:悲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闻此怅然,深自刻怪note-name:刻怪15刻怪:奇怪。!何者?夫惟圣#-666aa;能无过行,明者能自见耳。人之举措,何能悉中?#-666ll;当己有以伤拒众意note-name:有以16有以:有什么事情。,忽不自觉,故诸君有嫌难耳note-name:嫌难17嫌难:顾忌碍难。;不尔,何缘乃至于此乎?自孤兴#-666kk;五十年,所役赋凡百皆出于民。天下未定,孽类犹存;士民勤苦,诚所贯知note-name:贯知18贯知:深知。。然劳百姓,事不得已耳!与诸君从事note-name:从事19从事:相处。,自少至长,发有二色note-name:二色20二色:指黑发与白发。;以谓表里足以明露,公私#-666dd;note-name:分计21分计:#-666dd;(fèn)计,情分和关系。,足用相保。尽言直谏,所望诸君;拾遗补阙,孤亦望之。昔卫武公年过志壮note-name:卫武公22卫武公:卫武公(?—前 758),名和。西周时卫国的君主。前 812 至前 758 年在位。曾帮助周王朝抵抗犬戎。事见《史记》卷三十七《卫世家》。年过:年老。卫武公九十五岁时,还要求臣下给自己多提意见,以求搞好政治。见《国语·楚语》上。,勤求辅弼,每#-666ll;叹责。(一)且布衣韦带note-name:韦带23韦带:皮带。布衣韦带是平民装束,这里指平民。,相与交结;#-666dd;成好#-666ff;,尚污垢不异note-name:污垢24污垢:指处于困难处境。不异:交情不变。。今日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复是过note-name:不复是过25不复是过:不再能超过这种关系。;荣福喜戚,相与#-666cc;之!忠不匿情,智无遗计;事统是非,诸君岂得从容而已哉note-name:从容26从容:偷闲。指放手不管。!同船济水,将谁与易note-name:将谁与易27将谁与易:还能把谁换一下吗。?齐桓,诸侯之霸者耳note-name:齐桓28齐桓:即齐桓公(?—前 643)。姜姓。名小白,齐国国君。前 685 至前 643 年在位。在位期间任用管仲实施政治改革,国力迅速增强,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传见《史记》卷三十二。:有善管子未尝不叹note-name:管子29管子:即管仲(?—前 645)。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受齐桓公重用,推行多方面改革,国力大振。在此基础上,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传见《史记》卷六十二。,有过未尝不谏;谏而不得,终谏不止。今孤自省无桓公之德,而诸君谏诤未出于口,仍执嫌难note-name:仍30仍:乃。。以此言之,孤于齐桓良优note-name:良优31良优:更好一点。,未知诸君于管子何如耳!久不相见,因事当笑。#-666cc;定大业,整齐天下,当复有谁?凡百事要note-name:凡百32凡百:各种各样。事要:事情重要者。,所当损益;乐闻异计,匡所不逮note-name:匡33匡:匡正。不逮:(考虑)不周到的。。”

【裴注】

(一)《江表传》曰:“权又云:‘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众之所积也!夫能以驳致纯,不惟积乎?故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666aa;矣。’”

【原文注释】

〔1〕麒麟:传说中的一种#-666nn;兽。#-666ll;角,身像鹿,尾像牛,全身有鳞甲,是吉祥的象征。

〔2〕间者:间(jiān)者,近来。赤乌:传说中一种红色的#-666nn;鸟。也是吉祥的象征。

〔3〕武王:即周武王。姬姓,名发。周文王的儿子。他率#-666kk;灭商,建立西周王朝。事见《史记》卷四《周本纪》。纣:又称帝辛。商王朝最后的君主。事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4〕赤乌之祥:传说周武王伐纣时,有火光化为赤乌。见《尚书大传·大誓》。

〔5〕步夫人:步夫#-666aa;(?—公元 238),传见本书卷五十。

〔6〕校事:官名。正式的名称是中书典校郎。负责审查官府文书。又称典校。

〔7〕苛惨:苛刻狠毒。

〔8〕深刻:深重。

〔9〕责躬:责备自己。

〔10〕中书郎:官名。即中书侍郎。负责起草皇帝的诏命文书。

〔11〕责数:责备。步骘(?—公元 247):传见本书卷五十二。吕岱(公元 161—256):传见本书卷六十。

〔12〕子瑜:诸葛瑾的字。子山:步骘的字。义封:朱然的字。定公:吕岱的字。

〔13〕伯言:陆逊的字。承明:潘濬的字。

〔14〕辛苦:悲苦。

〔15〕刻怪:奇怪。

〔16〕有以:有什么事情。

〔17〕嫌难:顾忌碍难。

〔18〕贯知:深知。

〔19〕从事:相处。

〔20〕二色:指黑发与白发。

〔21〕分计#-666dd;(fèn)计,情分和关系。

〔22〕卫武公:卫武公(?—前 758),名和。西周时卫国的君主。前 812 至前 758 年在位。曾帮助周王朝抵抗犬戎。事见《史记》卷三十七《卫世家》。年过:年老。卫武公九十五岁时,还要求臣下给自己多提意见,以求搞好政治。见《国语·楚语》上。

〔23〕韦带:皮带。布衣韦带是平民装束,这里指平民。

〔24〕污垢:指处于困难处境。不异:交情不变。

〔25〕不复是过:不再能超过这种关系。

〔26〕从容:偷闲。指放手不管。

〔27〕将谁与易:还能把谁换一下吗。

〔28〕齐桓:即齐桓公(?—前 643)。姜姓。名小白,齐国国君。前 685 至前 643 年在位。在位期间任用管仲实施政治改革,国力迅速增强,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传见《史记》卷三十二。

〔29〕管子:即管仲(?—前 645)。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受齐桓公重用,推行多方面改革,国力大振。在此基础上,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传见《史记》卷六十二。

〔30〕:乃。

〔31〕良优:更好一点。

〔32〕凡百:各种各样。事要:事情重要者。

〔33〕:匡正。不逮:(考虑)不周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