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三嗣主传 > 年春月,甲寅,大雨,震电。乙卯,雪,大寒。以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会稽东部为临海郡;豫章东部为临川郡。夏月,亮临正殿,大赦,始亲政事。綝所表奏,多见难问。又科兵子弟年以下以上,得千余人;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为之将帅。亮曰:“吾立此军,欲与之俱长。”日于苑中习焉。月,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以淮南之众保寿春城,遣将军朱成称臣上疏;又遣子靓、长史吴纲、诸牙门子弟,为质。月,使文钦、唐咨、全端等,步骑万救诞。朱异自虎林率众袭夏口,夏口督孙壹奔魏。秋月,綝率众救寿春,次于镬里。朱异至自夏口;綝使异为前部督,与丁奉等将介士万解围。月,会稽南部反,杀都尉。鄱阳、新都民为乱,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郑胄、将军钟离牧,率军讨之。朱异以军士乏食,引还。綝大怒。月朔己巳,杀异于镬里。辛未,綝自镬里还建业。甲申,大赦。月,全绪子祎、仪,以其母奔魏。月,全端、怿等,自寿春城诣司马文王。 > 第2节

年春月,甲寅,大雨,震电。乙卯,雪,大寒。以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会稽东部为临海郡;豫章东部为临川郡。夏月,亮临正殿,大赦,始亲政事。綝所表奏,多见难问。又科兵子弟年以下以上,得千余人;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为之将帅。亮曰:“吾立此军,欲与之俱长。”日于苑中习焉。月,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以淮南之众保寿春城,遣将军朱成称臣上疏;又遣子靓、长史吴纲、诸牙门子弟,为质。月,使文钦、唐咨、全端等,步骑万救诞。朱异自虎林率众袭夏口,夏口督孙壹奔魏。秋月,綝率众救寿春,次于镬里。朱异至自夏口;綝使异为前部督,与丁奉等将介士万解围。月,会稽南部反,杀都尉。鄱阳、新都民为乱,廷尉丁密、步兵校尉郑胄、将军钟离牧,率军讨之。朱异以军士乏食,引还。綝大怒。月朔己巳,杀异于镬里。辛未,綝自镬里还建业。甲申,大赦。月,全绪子祎、仪,以其母奔魏。月,全端、怿等,自寿春城诣司马文王。 第2节原文解释

十一月,全绪子祎、仪,以其母奔魏note-name:全绪16全绪:事见本书卷六十《全琮传》裴注引《吴书》。。十二月,全端、怿等,自寿春城诣司马文王note-name:司马文王17司马文王:即司马昭(公元 211—265)。司马昭死,被谥为文王。事详《晋书》卷二。

【裴注】

(一)《吴历》曰:“亮数出中书,视孙权旧事。问左右侍臣:‘先帝数有特制;今大将问事,但令我书“可”邪!’亮后出西苑,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从汝求蜜邪?’吏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666hh;。侍中刁玄、张邠启:‘黄门、藏吏辞语不同,请付狱推尽。’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谓玄、邠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666hh;,左右莫不惊悚。”

《江表传》曰:“亮使黄门以银碗并盖,就中藏吏取交州所献甘蔗饧。黄门先恨藏吏,以鼠矢投饧中;启言藏吏不谨。亮呼吏持饧器入,问曰:‘此器既盖之,且有掩覆,无缘有此;黄门将有恨于汝邪?’吏叩头曰:‘尝从某求宫中莞席;宫席有数,不敢与。’亮曰:‘必是此也!’覆问黄门,具首伏。即于目前加髡鞭,斥付外署。”

臣松之以为:鼠矢新者,亦表里皆湿;黄门取新矢,则无以得其奸也。缘遇燥矢,故成亮之慧。然犹谓《吴历》此言,不如《江表传》为实也。

【原文注释】

〔1〕二年:太平二年(公元 257)。甲寅:旧历初三日。

〔2〕乙卯:旧历初四日。

〔3〕湘东:郡名。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市。

〔4〕衡阳:郡名。治所在今湖南湘潭市西南。

〔5〕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

〔6〕:区#-666dd;选择。兵子弟:孙吴为保障兵源,曾实行世袭兵制。专门承担兵役的民户叫做兵户,兵户的子弟长大后也从#-666kk;当兵。因此,孙亮从士兵的子弟中选取对象组成军队,准备培养成自己的亲兵。这一行动引起孙綝的疑虑,成为孙綝废黜孙亮的起因之一。

〔7〕征东大将军:官名。领兵征伐。主要活动区域在淮南。当时官制,#guoxue666-com;级将领中有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将#-666kk;#-666ff;称“四征”;其下有镇东、镇南、镇西、镇北将军,合称“四镇”。如果任职者资历深,则在将军之前加“大”字。“四征”、“四镇”之下,还有类似的“四安”、“四平”。

〔8〕牙门:官名。即牙门将#-666kk;的简称。领兵征伐。质:#-666aa;质。

〔9〕夏口督:官名。夏口战区的#-666kk;事指挥官。孙壹(?—公元259):事见本书卷五十一《孙奂传》。

〔10〕镬里:镬(huò)里,地名。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北。

〔11〕前部督:官名。前部各#-666kk;的指挥官。

〔12〕介士:穿铠甲的士兵。

〔13〕廷尉:官名。九卿之一,主管司法。步兵校尉:官名。京城特种兵的#-666dd;队指挥官之一。统领步兵营,警卫京城,有时也外出作战。钟离牧:传见本书卷六十。

〔14〕辛未:旧历初三日。

〔15〕甲申:旧历十六日。

〔16〕全绪:事见本书卷六十《全琮传》裴注引《吴书》。

〔17〕司马文王:即司马昭(公元 211—265)。司马昭死,被谥为文王。事详《晋书》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