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少好学。仕郡奏曹史。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见州吏始欲求通。慈问曰:“君欲通章邪?”吏曰:“然。”问:“章安在?”曰:“车上。”慈曰:“章题署得无误邪?取来视之。”吏殊不知其东莱人也,因为取章。慈已先怀刀,便截败之。吏踊跃大呼,言:“人坏我章!”慈将至车间,与语曰:“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岂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无事俱就刑辟!”吏言:“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复亡为?”慈答曰:“初受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今还,亦恐以此见谴怒:故俱欲去尔。”吏然慈言,即日俱去。慈既与出城,因遁还,通郡章。州家闻之,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州受其短。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原文解释
【原文】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666aa;也1黄:县名。县治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少好学。仕郡奏曹史
2奏曹史:官名。郡太守府下属。负责上报公事。。会郡与州有隙,曲直未#-666dd;,以先闻者为善
3先闻:先让朝廷知道。。时州章已去
4州章:州政府的上奏表章。,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
晨夜取道,到洛阳;诣公车门5公车门:东汉皇宫南门。当时地方官员、百姓向皇帝或尚书台上书,是从公车门递入。在公车门负责的官员为公车司马令。,见州吏始欲求通
6通:呈递。。慈问曰:“君欲通章邪?”吏曰:“然。”问:“章安在?”曰:“车上。”慈曰:“章题署得无误邪
7得无:是不是。?取来视之。”吏殊不知其东莱#-666aa;也,因为取章。慈已先怀刀,便截败之
8败:破损。。吏踊跃大呼
9踊跃:跳跃。,言:“#-666aa;坏我章!”慈将至车间
10将:带。,与语曰:“向使君不以章相与
11向:刚才。使:假使,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
12等:(你我)相同。,吾不#-666ll;受此罪。岂若默然俱出去
13岂若:岂不如。,可以存易亡
14以存易亡:用生存掉换死亡。;无事俱就刑辟
15无事:没有必要。刑辟:苦刑和死刑。!”吏言:“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复亡为
16欲复亡为:还想逃亡吗??”慈答曰:“初受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今还,亦恐以此见谴怒
17见:受到。:故俱欲去尔。”吏然慈言,即日俱去。
慈既与出城,因遁还,通郡章。州家闻之18州家:州政府。这是当时习语。,更遣吏通章;有司以格章之故,不复见理
19有司:有关部门。这里指尚书台。格章:与先送达的表章扞格不#-666ff;。见理:接受申诉。:州受其短。
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
【原文注释】
〔1〕黄:县名。县治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
〔2〕奏曹史:官名。郡太守府下属。负责上报公事。
〔3〕先闻:先让朝廷知道。
〔4〕州章:州政府的上奏表章。
〔5〕公车门:东汉皇宫南门。当时地方官员、百姓向皇帝或尚书台上书,是从公车门递入。在公车门负责的官员为公车司马令。
〔6〕通:呈递。
〔7〕得无:是不是。
〔8〕败:破损。
〔9〕踊跃:跳跃。
〔10〕将:带。
〔11〕向:刚才。使:假使
〔12〕等:(你我)相同。
〔13〕岂若:岂不如。
〔14〕以存易亡:用生存掉换死亡。
〔15〕无事:没有必要。刑辟:苦刑和死刑。
〔16〕欲复亡为:还想逃亡吗?
〔17〕见:受到。
〔18〕州家:州政府。这是当时习语。
〔19〕有司:有关部门。这里指尚书台。格章:与先送达的表章扞格不#-666ff;。见理:接受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