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 陆瑁字子璋+丞相逊弟也+少好学笃义+陈国陈融、陈留…+

陆瑁字子璋。丞相逊弟也。少好学笃义。陈国陈融、陈留濮阳逸、沛郡蒋纂、广陵袁迪等,皆单贫有志,就瑁游处;瑁割少分甘,与同丰约。及同郡徐原,爰居会稽,素不相识;临死遗书,托以孤弱。瑁为起立坟墓,收导其子。又瑁从父绩早亡,男女,皆数岁以还;瑁迎摄养,至长乃别。州、郡辟举,皆不就。时尚书暨艳盛明臧否,差断署,颇扬人暗昧之失,以显其谪。瑁与书曰:“夫圣人嘉善矜愚,忘过记功,以成美化。加今王业始建,将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若令善恶异流,贵汝、颍月旦之评;诚可以厉俗明教,然恐未易行也。宜远模仲尼之泛爱,中则郭泰之弘济:近有益于大道也。”艳不能行,卒以致败。原文解释

【原文】

陆瑁字子璋。丞相逊弟也note-name:逊1逊:即陆逊(公元 183—245)。传见本卷五十八。。少好学笃义。陈国陈融、陈留濮阳逸、沛郡蒋纂、广陵袁迪等,皆单贫有志note-name:单2单:家族力量单薄。,就瑁游处;(一)瑁割少#-666dd;甘,与同丰约note-name:丰约3丰约:丰盛和俭约。。及同郡徐原,爰居会稽note-name:爰居4爰居:爰(yuán)居,迁居。,素不相识;临死遗书,托以孤弱。瑁为起立坟墓,收导其子。又瑁从父绩早亡,二男一女,皆数岁以还note-name:以还5以还:以下。;瑁迎摄养note-name:摄养6摄养:收养。,至长乃别。

州、郡辟举,皆不就。时尚书暨艳盛明臧否note-name:盛明7盛明:大力表明。臧否(pǐ):对#-666aa;物的褒贬。,差断三署note-name:差断8差断:比较和判断。三署:指三署的郎官。,颇扬#-666aa;暗昧之失,以显其谪note-name:谪9谪:贬。。瑁与书曰:“夫圣#-666aa;嘉善矜愚note-name:矜10矜:怜悯。,忘过记#-666ii;,以成美化。加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note-name:一11一:统一。大统:指据有天下称帝的大事业。,此乃汉#guoxue666-com;弃瑕录用之时也note-name:汉高12汉高:即汉#guoxue666-com;祖。弃瑕:不计较(#-666aa;才的)缺点。。若令善恶异流,贵汝、颍月旦之评note-name:汝13汝:指汝南郡。东汉时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县西北。颍:指颍川郡。东汉末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月旦之评:指对#-666aa;物进行褒贬的品评。东汉末年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县西北)人许劭和他的堂兄许靖喜欢品评人物,每月更换一次内容,当时称为“汝南月旦评”。参见本书卷三十八《许靖传》、《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诚可以厉俗明教note-name:厉俗14厉俗:激厉风俗。,然恐未易行也。宜远模仲尼之泛爱note-name:模15模:模仿。泛爱:博爱。孔子有“泛爱众”的说法,见《论语·学而》。,中则郭泰之弘济note-name:则16则:效法。郭泰(公元 128—169):字林宗。太原郡界休(今山西介休市东南)#-666aa;。东汉末为太学生首领,不应官府征召,以教学为业,学生数以千计,名闻天下。他善于识别人物,但总是褒奖人才而不指责别人的缺点。传见《后汉书》卷六十八。弘济:广为扶助。:近有益于大道也。”

艳不能行,卒以致败。

【裴注】

(一)迪孙晔,字思光。作《献帝春秋》,云:“迪与张纮等俱过江,迪父绥为太傅掾。张超之讨董卓,以绥领广陵事。”

【原文注释】

〔1〕:即陆逊(公元 183—245)。传见本卷五十八。

〔2〕:家族力量单薄。

〔3〕丰约:丰盛和俭约。

〔4〕爰居:爰(yuán)居,迁居。

〔5〕以还:以下。

〔6〕摄养:收养。

〔7〕盛明:大力表明。臧否(pǐ):对#-666aa;物的褒贬。

〔8〕差断:比较和判断。三署:指三署的郎官。

〔9〕:贬。

〔10〕:怜悯。

〔11〕:统一。大统:指据有天下称帝的大事业。

〔12〕汉高:即汉#guoxue666-com;祖。弃瑕:不计较(#-666aa;才的)缺点。

〔13〕:指汝南郡。东汉时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县西北。颍:指颍川郡。东汉末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月旦之评:指对#-666aa;物进行褒贬的品评。东汉末年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县西北)人许劭和他的堂兄许靖喜欢品评人物,每月更换一次内容,当时称为“汝南月旦评”。参见本书卷三十八《许靖传》、《后汉书》卷六十八《许劭传》。

〔14〕厉俗:激厉风俗。

〔15〕:模仿。泛爱:博爱。孔子有“泛爱众”的说法,见《论语·学而》。

〔16〕:效法。郭泰(公元 128—169):字林宗。太原郡界休(今山西介休市东南)#-666aa;。东汉末为太学生首领,不应官府征召,以教学为业,学生数以千计,名闻天下。他善于识别人物,但总是褒奖人才而不指责别人的缺点。传见《后汉书》卷六十八。弘济:广为扶助。

下一篇:嘉禾元年,公车征瑁。拜议郎,选曹尚书。孙权忿公孙渊之巧诈反覆,欲亲征之。瑁上疏谏曰:“臣闻圣王之御远夷,羁縻而已,不常保有。故古者制地,谓之荒服;言慌惚无常,不可保也。今渊,东夷小丑,屏在海隅;虽托人面,与禽兽无异。国家所为不爱货宝远以加之者,非嘉其德义也;诚欲诱纳愚弄,以规其马耳。渊之骄黠,恃远负命:此乃荒貊常态,岂足深怪?昔汉诸帝亦尝锐意以事外夷,驰使散货,充满西域;虽时有恭从,然其使人见害,财货并没,不可胜数。今陛下不忍悁悁之忿,欲越巨海,身践其土;群臣愚议,窃谓不安。何者?北寇与国,壤地连接,苟有间隙,应机而至。夫所以越海求马,曲意于渊者,为赴目前之急,除腹心之疾也;而更弃本追末,捐近治远,忿以改规,激以动众:斯乃猾虏所愿闻,非大吴之至计也。又兵家之术,以功役相疲,劳逸相待;得失之间,所觉辄多。且沓渚去渊,道里尚远,今到其岸,兵势分;使强者进取,次当守船,又次运粮:行人虽多,难得悉用。加以单步负粮,经远深入;贼地多马,邀截无常。若渊狙诈,与北未绝,动众之日,唇齿相济;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进,或难猝灭。使天诛稽于朔野,山虏承间而起,恐非万安之长虑也!”权未许。瑁重上疏曰:“夫兵革者,固前代所以诛暴乱,威夷也。然其役皆在奸雄已除,天下无事;从容庙堂之上,以余议议之耳。至于中夏鼎沸,域盘互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务自休养,以待邻敌之阙。未有正于此时,舍近治远,以疲军旅者也。昔尉佗叛逆,僭号称帝;于时天下乂安,百姓殷阜,带甲之数,粮食之积,可谓多矣。然汉文犹以远征不易,重兴师旅,告喻而已。今凶桀未殄,疆埸犹警;虽蚩尤、鬼方之乱,故当以缓急差之,未宜以渊为先。愿陛下抑威住计,暂宁师;潜神默规,以为后图。天下幸甚!”权再览瑁书,嘉其词理端切,遂不行。初,瑁同郡闻人敏见待国邑,优于宗修;唯瑁以为不然,后果如其言。赤乌年,瑁卒。子喜,亦涉文籍,好人伦。孙皓时为选曹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