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吴主五子传 > 孙奋字子扬,霸弟也+母曰仲姬+太元年,立为齐王,居…+

孙奋字子扬,霸弟也。母曰仲姬。太元年,立为齐王,居武昌。权薨,太傅诸葛恪不欲诸王处江滨兵马之地,徙奋于豫章。奋怒,不从命,又数越法度。恪上笺谏曰:帝王之尊,与天同位;是以家天下,臣父兄,海之内,皆为臣妾。仇雠有善,不得不举;亲戚有恶,不得不诛。所以承天理物,先国后身;盖圣人立制,百代不易之道也。昔汉初兴,多王子弟;至于太强,辄为不轨。上则几危社稷,下则骨肉相残;其后惩戒,以为大讳。自光武以来,诸王有制:惟得自娱于宫内,不得临民,干与政事;其与交通,皆有重禁。遂以全安,各保福祚。此则前世得失之验也。近袁绍、刘表,各有国土;土地非狭,人众非弱;以嫡庶不分,遂灭其宗祀。此乃天下愚智所共嗟痛。大行皇帝览古戒今,防芽遏萌,虑于千载。是以寝疾之日,分遣诸王,各早就国;诏策殷勤,科禁严峻;其所诫敕,无所不至。诚欲上安宗庙,下全诸王;使百世相承,无凶国害家之悔也。大王宜上惟太伯顺父之志;中念河间献王、东海王强恭敬之节;下当裁抑骄恣荒乱,以为警戒。而闻顷至武昌以来,多违诏敕;不拘制度,擅发诸将兵治护宫室。又左右常从有罪过者,当以表闻,公付有司;而擅私杀,事不明白。大司马吕岱,亲受先帝诏敕,辅导大王;既不承用其言,令怀忧怖。华锜,先帝近臣,忠良正直,其所陈道,当纳用之;而闻怒锜,有“收缚”之语。又中书杨融,亲受诏敕,所当恭肃;云:“正自不听禁,当如我何?”闻此之日,大小惊怪,莫不寒心。里语曰:“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大王宜深以鲁王为戒,改易其行;战战兢兢,尽敬朝廷:如此则无求不得。若弃忘先帝法教,怀轻慢之心;臣下宁负大王,不敢负先帝遗诏;宁为大王所怨疾,岂敢忘尊主之威,而令诏敕不行于藩臣邪?此古今正义,大王所照知也。夫福来有由,祸来有渐;渐生不忧,将不可悔。向使鲁王早纳忠直之言,怀惊惧之虑,享祚无穷,岂有灭亡之祸哉!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今者恪等""欲为大王除危殆于萌芽,广福庆之基原,是以不自知言至:愿蒙思。原文解释

【原文】

孙奋字子扬,霸弟也。母曰仲姬。太元二年,立为齐王,居武昌。权薨,太傅诸葛恪不欲诸王处江滨兵马之地,徙奋于豫章。奋怒,不从命,又数越法度。恪上笺谏曰:

帝王之尊,与天同位;是以家天下note-name:家天下1家天下:以天下作为家庭的私产而世代相传。语出《礼记·礼运》。,臣父兄note-name:臣父兄2臣父兄:以父兄为臣僚。意指君臣关系大于亲属关系。,四海之内,皆为臣妾。仇雠有善note-name:仇雠3仇雠:仇雠(chóu),仇敌。,不得不举;亲戚有恶,不得不诛。所以承天理物note-name:理物4理物:治理#-666aa;民。当时习称人为物。,先国后身;盖圣#-666aa;立制,百代不易之道也。

昔汉初兴,多王子弟note-name:王子弟5王子弟:封子弟为王。;至于太强,辄为不轨。上则几危社稷,下则骨肉相残;其后惩戒,以为大讳。自光武以来,诸王有制:惟得自娱于宫内,不得临民note-name:临民6临民:治理百姓。,干与政事;其与交通,皆有重#-666mm;。遂以全安,各保福祚。此则前世得失之验也。近袁绍、刘表,各有国土note-name:袁绍7袁绍:袁绍(?—公元 202 ),传见本书卷六。刘表(公元 142—208 )。传见本书卷六。;土地非狭,#-666aa;众非弱;以嫡庶不#-666dd;,遂灭其宗祀。此乃天下愚智所#-666cc;嗟痛。

大行皇帝览古戒今note-name:大行8大行:一去不复返。古代用来指刚死亡而还没有来得及确定其谥号的皇帝。,防芽遏萌,虑于千载。是以寝疾之日,#-666dd;遣诸王,各早就国;诏策殷勤,科#-666mm;严峻;其所诫敕,无所不至。诚欲上安宗庙,下全诸王;使百世相承,无凶国害家之悔也。大王宜上惟太伯顺父之志note-name:太伯9太伯:周代吴国的开国君主。本周太王长子。太王准备立小儿子季历,太伯与弟仲雍一起避居江南,并断发文身,随从当地风俗,成为吴地居民的君主。传见《史记》卷三十一。;中念河间献王、东海王强恭敬之节note-name:河间献王10河间献王:即刘德(?—前 130)。西汉武帝的异母兄弟。好儒学,对武帝恭顺。传见《史记》卷五十九、《汉书》卷五十三。强:即刘强(公元 25—58)。东汉明帝的异母哥哥。本为太子,后降为东海王。对明帝恭顺,为#-666aa;节俭有礼。传见《后汉书》卷四十二。;下当裁抑骄恣荒乱,以为警戒。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家天下:以天下作为家庭的私产而世代相传。语出《礼记·礼运》。

〔2〕臣父兄:以父兄为臣僚。意指君臣关系大于亲属关系。

〔3〕仇雠:仇雠(chóu),仇敌。

〔4〕理物:治理#-666aa;民。当时习称人为物。

〔5〕王子弟:封子弟为王。

〔6〕临民:治理百姓。

〔7〕袁绍:袁绍(?—公元 202 ),传见本书卷六。刘表(公元 142—208 )。传见本书卷六。

〔8〕大行:一去不复返。古代用来指刚死亡而还没有来得及确定其谥号的皇帝。

〔9〕太伯:周代吴国的开国君主。本周太王长子。太王准备立小儿子季历,太伯与弟仲雍一起避居江南,并断发文身,随从当地风俗,成为吴地居民的君主。传见《史记》卷三十一。

〔10〕河间献王:即刘德(?—前 130)。西汉武帝的异母兄弟。好儒学,对武帝恭顺。传见《史记》卷五十九、《汉书》卷五十三。强:即刘强(公元 25—58)。东汉明帝的异母哥哥。本为太子,后降为东海王。对明帝恭顺,为#-666aa;节俭有礼。传见《后汉书》卷四十二。

〔11〕治护:修缮维护。

〔12〕常从:随身的侍从。

〔13〕陈道:陈述。

〔14〕中书:官名。即中书侍郎,负责起草诏命文书,有时充当皇帝的特使。

〔15〕正自不听禁:我就是不听管束。

〔16〕:事物逐渐发展的过程。

〔17〕疾者:生病的#-666aa;

〔18〕: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