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贺全吕周钟离传 > 其曰:“所遣董岑、邵南,少长家门;亲之信之,有如儿子。是以特令赍笺,托叛为辞;目语心计,不宣唇齿;骨肉至亲,无有知者。又已敕之:到州当言‘往降’,欲北叛来者得传之也。鲂建此计,任之于天:若其济也,则有生全之福;邂逅泄漏,则受夷灭之祸。常中夜仰天,告誓星辰。精诚之微,岂能上感?然事急孤穷,惟天是诉耳。遣使之日,载生载死;形存气亡,魄爽恍惚。私恐使君未深保明,岑、南人可留其,以为后信;赍教还。教还,故当言悔叛还首。东主有常科:悔叛还者,皆自原罪。如是彼此俱塞,永无端原。悬命西望,涕笔俱下!”其曰:“鄱阳之民,实多愚劲。帅之赴役,未即应人;倡之为变,闻声响抃。今虽降首,盘节未解;山栖草藏,乱心犹存。而今东主图兴大众,举国悉出;江边空旷,屯坞虚损,惟有诸刺奸耳。若因是际而骚动此民,旦可得便会;然要恃外援,表里机互;不尔以往,无所成也。今使君若从皖道进住江上,鲂当从南对岸历口为应。若未径到江岸,可住百里上;令此间民知北军在彼,即自善也。此间民非苦饥寒而甘兵寇;苦于征讨,乐得北属。但穷困举事,不时见应,寻受其祸耳。如使石阳及青、徐诸军首尾相衔,牵缀往兵,使不得速退者,则善之善也。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时不再来,敢布腹心。” > 第2节

其曰:“所遣董岑、邵南,少长家门;亲之信之,有如儿子。是以特令赍笺,托叛为辞;目语心计,不宣唇齿;骨肉至亲,无有知者。又已敕之:到州当言‘往降’,欲北叛来者得传之也。鲂建此计,任之于天:若其济也,则有生全之福;邂逅泄漏,则受夷灭之祸。常中夜仰天,告誓星辰。精诚之微,岂能上感?然事急孤穷,惟天是诉耳。遣使之日,载生载死;形存气亡,魄爽恍惚。私恐使君未深保明,岑、南人可留其,以为后信;赍教还。教还,故当言悔叛还首。东主有常科:悔叛还者,皆自原罪。如是彼此俱塞,永无端原。悬命西望,涕笔俱下!”其曰:“鄱阳之民,实多愚劲。帅之赴役,未即应人;倡之为变,闻声响抃。今虽降首,盘节未解;山栖草藏,乱心犹存。而今东主图兴大众,举国悉出;江边空旷,屯坞虚损,惟有诸刺奸耳。若因是际而骚动此民,旦可得便会;然要恃外援,表里机互;不尔以往,无所成也。今使君若从皖道进住江上,鲂当从南对岸历口为应。若未径到江岸,可住百里上;令此间民知北军在彼,即自善也。此间民非苦饥寒而甘兵寇;苦于征讨,乐得北属。但穷困举事,不时见应,寻受其祸耳。如使石阳及青、徐诸军首尾相衔,牵缀往兵,使不得速退者,则善之善也。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时不再来,敢布腹心。” 第2节原文解释

今使君若从皖道进住江上,鲂当从南对岸历口为应note-name:历口17历口:地名。当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北。。若未径到江岸,可住百里上note-name:百里上18百里上:(距长江)一百里处。;令此间民知北#-666kk;在彼,即自善也。此间民非苦饥寒而甘兵寇note-name:甘19甘:甘愿。;苦于征讨,乐得北属。但穷困举事note-name:穷困20穷困:(逼得)无路可走。,不时见应note-name:时21时:及时。,寻受其祸耳。如使石阳及青、徐诸#-666kk;首尾相衔,牵缀往兵note-name:牵缀22牵缀:牵制。,使不得速退者,则善之善也。鲂生在江、淮,长于时事;见其便利,百举百捷。时不再来,敢布腹心。”

【原文注释】

〔1〕载生载死:一会儿生,一会儿死。比喻心中极度害怕,不断产生面临死亡的感觉。

〔2〕:丧失。

〔3〕后信:以后的信使。当时习称送信的使者为信。

〔4〕:携带。教:指曹休的指示。

〔5〕故当:依然应当。悔叛:后悔叛逃。还首:回来自首。

〔6〕常科:固定的科条。

〔7〕:赦免。

〔8〕:弥补(漏洞)。

〔9〕端原:指痕迹。

〔10〕:变乱。

〔11〕响抃:响抃(biàn ),响应拍手。

〔12〕刺奸:官名。负责监视#-666kk;队动态,举报叛逆#-666dd;子。

〔13〕是际:这一时候。

〔14〕一旦:一下子。便会:有利机会。

〔15〕机互:联#-666ff;

〔16〕不尔:不这样。

〔17〕历口:地名。当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北。

〔18〕百里上:(距长江)一百里处。

〔19〕:甘愿。

〔20〕穷困:(逼得)无路可走。

〔21〕:及时。

〔22〕牵缀: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