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是仪胡综传 > 予连从荆、扬来者,得凯所谏皓事。博问吴人,多云“不闻凯有此表”。又按其文殊甚切直,恐非皓之所能容忍也。或以为:“凯藏之箧笥,未敢宣行。病困,皓遣董朝省问欲言,因以付之。”虚实难明,故不著于篇。然爱其指擿皓事,足为后戒,故抄列于《凯传》左云。皓遣亲近赵钦,口诏报凯前表曰:“孤动必遵先帝,有何不平?君所谏,非也!又建业宫不利,故避之;而西宫室宇摧朽,须谋移都,何以不可徙乎?”凯上疏曰:臣窃见陛下执政以来,阴阳不调,星失晷;职司不忠,奸党相扶:是陛下不遵先帝之所致。夫王者之兴,受之于天,修之由德:岂在宫乎?而陛下不咨之公辅,便盛意驱驰;军流离悲惧,逆犯天地;天地以灾,童歌其谣。纵令陛下身得安;百姓愁劳,何以用治?此不遵先帝也。臣闻有国,以贤为本;夏杀龙逢,殷获伊挚。斯前世之明效,今日之师表也。中常侍王蕃,黄中通理,处朝忠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也。而陛下忿其苦辞,恶其直对;枭之殿堂,尸骸暴弃。邦内伤心。有识悲悼:咸以吴国夫差复存。先帝亲贤,陛下反之。是陛下不遵先帝也。臣闻宰相,国之柱也,不可不强;是故汉有萧、曹之佐,先帝有顾、步之相。而万彧琐才,凡庸之质;昔从家隶,超步紫闼:于彧已丰,于器已溢。而陛下爱其细介,不访大趣;荣以尊辅,越尚旧臣;贤良愤惋,智士赫咤。是不遵先帝也。先帝爱民,过于婴孩;民无妻者以妾妻之,见单衣者以帛给之,枯骨不收(而取)取而埋之。而陛下反之。是不遵先帝也。昔桀、纣灭由妖妇,幽、厉乱在嬖妾。先帝鉴之,以为身戒;故左右不置淫邪之色,后房无旷积之女。今中宫万数,不备嫔嫱;外多鳏夫,女吟于中。风雨逆度,正由此起。是不遵先帝也。先帝忧劳万机,犹惧有失。陛下临阼以来,游戏后宫,眩惑妇女;乃令庶事多旷,下吏容奸。是不遵先帝也。先帝笃尚朴素,服不纯丽,宫无高台,物不雕饰;故国富民充,奸盗不作。而陛下征调州郡,竭民财力;土被玄黄,宫有朱紫。是不遵先帝也。先帝外仗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综,是以庶绩雍熙,邦内清肃。今者外非其任,内非其人。陈声、曹辅,斗筲小吏;先帝之所弃,而陛下幸之。是不遵先帝也。先帝每宴见群臣,抑损醇醲;臣下终日无失慢之尤。百僚庶尹,并展所陈。而陛下拘以视瞻之敬,惧以不尽之酒。夫酒以成礼;过则败德,此无异商辛长夜之饮也。是不遵先帝也。昔汉之桓、灵,亲近宦竖,大失民心。今高通、詹廉、羊度,黄门小人;而陛下赏以重爵,权以战兵。若江渚有难,烽燧互起 > 第2节

予连从荆、扬来者,得凯所谏皓事。博问吴人,多云“不闻凯有此表”。又按其文殊甚切直,恐非皓之所能容忍也。或以为:“凯藏之箧笥,未敢宣行。病困,皓遣董朝省问欲言,因以付之。”虚实难明,故不著于篇。然爱其指擿皓事,足为后戒,故抄列于《凯传》左云。皓遣亲近赵钦,口诏报凯前表曰:“孤动必遵先帝,有何不平?君所谏,非也!又建业宫不利,故避之;而西宫室宇摧朽,须谋移都,何以不可徙乎?”凯上疏曰:臣窃见陛下执政以来,阴阳不调,星失晷;职司不忠,奸党相扶:是陛下不遵先帝之所致。夫王者之兴,受之于天,修之由德:岂在宫乎?而陛下不咨之公辅,便盛意驱驰;军流离悲惧,逆犯天地;天地以灾,童歌其谣。纵令陛下身得安;百姓愁劳,何以用治?此不遵先帝也。臣闻有国,以贤为本;夏杀龙逢,殷获伊挚。斯前世之明效,今日之师表也。中常侍王蕃,黄中通理,处朝忠謇;斯社稷之重镇,大吴之龙逢也。而陛下忿其苦辞,恶其直对;枭之殿堂,尸骸暴弃。邦内伤心。有识悲悼:咸以吴国夫差复存。先帝亲贤,陛下反之。是陛下不遵先帝也。臣闻宰相,国之柱也,不可不强;是故汉有萧、曹之佐,先帝有顾、步之相。而万彧琐才,凡庸之质;昔从家隶,超步紫闼:于彧已丰,于器已溢。而陛下爱其细介,不访大趣;荣以尊辅,越尚旧臣;贤良愤惋,智士赫咤。是不遵先帝也。先帝爱民,过于婴孩;民无妻者以妾妻之,见单衣者以帛给之,枯骨不收(而取)取而埋之。而陛下反之。是不遵先帝也。昔桀、纣灭由妖妇,幽、厉乱在嬖妾。先帝鉴之,以为身戒;故左右不置淫邪之色,后房无旷积之女。今中宫万数,不备嫔嫱;外多鳏夫,女吟于中。风雨逆度,正由此起。是不遵先帝也。先帝忧劳万机,犹惧有失。陛下临阼以来,游戏后宫,眩惑妇女;乃令庶事多旷,下吏容奸。是不遵先帝也。先帝笃尚朴素,服不纯丽,宫无高台,物不雕饰;故国富民充,奸盗不作。而陛下征调州郡,竭民财力;土被玄黄,宫有朱紫。是不遵先帝也。先帝外仗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综,是以庶绩雍熙,邦内清肃。今者外非其任,内非其人。陈声、曹辅,斗筲小吏;先帝之所弃,而陛下幸之。是不遵先帝也。先帝每宴见群臣,抑损醇醲;臣下终日无失慢之尤。百僚庶尹,并展所陈。而陛下拘以视瞻之敬,惧以不尽之酒。夫酒以成礼;过则败德,此无异商辛长夜之饮也。是不遵先帝也。昔汉之桓、灵,亲近宦竖,大失民心。今高通、詹廉、羊度,黄门小人;而陛下赏以重爵,权以战兵。若江渚有难,烽燧互起 第2节原文解释

臣闻宰相,国之柱也,不可不强;是故汉有萧、曹之佐note-name:萧15萧:即萧何。曹:即曹参(?—前 190),沛县(今江苏沛县)#-666aa;。秦末随刘邦起兵。西汉建立,以#-666ii;封平阳侯。后继萧何为相国。传见《史记》卷五十四、《汉书》卷三十九。,先帝有顾、步之相note-name:顾、步之相16顾、步之相:指担任过孙吴丞相的顾雍、步骘。二#-666aa;传记见本书卷五十二。。而万彧琐才,凡庸之质;昔从家隶,超步紫闼note-name:紫闼17紫闼:皇宫中紫色的小门。超步紫闼指提拔为宫廷侍从官员。:于彧已丰,于器已溢。而陛下爱其细介,不访大趣;荣以尊辅note-name:尊辅18尊辅:尊崇的辅政大臣职务。万彧曾任右丞相,见本书卷四十八《孙皓传》。,越尚旧臣note-name:越尚19越尚:超越在……之上。;贤良愤惋,智士赫咤note-name:赫咤20赫咤:愤慨和感叹。。是不遵先帝三也。

先帝爱民,过于婴孩;民无妻者以妾妻之,见单衣者以帛给之,枯骨不收(而取)(取而)埋之。而陛下反之。是不遵先帝四也。

昔桀、纣灭由妖妇note-name:妖妇21妖妇:指夏桀的宠妾妹喜、殷纣的宠妾妲(dá)己。,幽、厉乱在嬖妾note-name:幽22幽:指周幽王(?—前 771)。姬姓,名宫湦,前 781 至前 771 年在位。在位期间政治衰败,灾害频繁。宠爱褒姒,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引起变乱。申侯联#-666ff;犬戎攻周,他被杀死在骊山,西周灭亡。事见《史记》卷四《周本纪》。厉:指周厉王(?—前 828)。姬姓,名胡。宠信荣夷公,实行暴政,被下属袭击,出逃在外而死。事见《史记》卷四《周本纪》。 嬖(bì):得宠的#-666aa;。这里指荣夷公。。先帝鉴之,以为身戒;故左右不置#-666gg;邪之色,后房无旷积之女note-name:旷23旷:闲置。。今中宫万数,不备嫔嫱note-name:不备嫔嫱24不备嫔嫱:不能全都担任女官。嫔嫱泛指宫廷女官,也就是有机会亲近皇帝的正式小妾。;外多鳏夫,女吟于中note-name:吟25吟:叹息。。风雨逆度,正由此起。是不遵先帝五也。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博问:广泛询问。

〔2〕箧笥:箧笥(qiè sì),竹制的箱盒。

〔3〕:省(xǐng),探望。

〔4〕西宫:指西都武昌的皇宫。甘露元年(公元 265)九月,孙皓以建业宫不利为由迁居武昌,次年十二月又以武昌宫破旧为由迁回建业,见《建康实录》卷四。

〔5〕五星:指木、火、土、金、水五行星。失晷(guǐ):指运行反常。晷是测量日影长度、方向以定一天时刻的仪器。

〔6〕岂在宫乎:哪里在于宫殿(的好与不好)呢。

〔7〕公辅:三公等辅政大臣。

〔8〕盛意驱驰:坚决要驱车赶马进行迁移。

〔9〕龙逢:即关龙逢。夏代末年大臣,多次劝谏夏桀,被夏桀囚#-666mm;杀死。

〔10〕伊挚:即伊尹。传说出身卑贱,后被商汤重用,任以国政,帮助商汤攻灭夏桀。事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11〕中常侍:官名。在宫廷侍从皇帝。黄中通理:像被适当安排在中央的黄色那样,居于中位而通达各方面的情理。语出《周易·坤卦》文言。

〔12〕忠謇:忠謇(jiàn ),忠诚正直。

〔13〕苦辞:比喻逆耳的忠言。

〔14〕夫差:夫差(?—前 473),春秋末年吴国君主。前 495 至前 473 年在位。曾攻破越国,又大败齐#-666kk;,与晋国争霸。后来听信谗言,杀死忠诚正直而有谋略的大臣伍员,被越国击败,自杀而亡国。事见《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

〔15〕:即萧何。曹:即曹参(?—前 190),沛县(今江苏沛县)#-666aa;。秦末随刘邦起兵。西汉建立,以#-666ii;封平阳侯。后继萧何为相国。传见《史记》卷五十四、《汉书》卷三十九。

〔16〕顾、步之相:指担任过孙吴丞相的顾雍、步骘。二#-666aa;传记见本书卷五十二。

〔17〕紫闼:皇宫中紫色的小门。超步紫闼指提拔为宫廷侍从官员。

〔18〕尊辅:尊崇的辅政大臣职务。万彧曾任右丞相,见本书卷四十八《孙皓传》。

〔19〕越尚:超越在……之上。

〔20〕赫咤:愤慨和感叹。

〔21〕妖妇:指夏桀的宠妾妹喜、殷纣的宠妾妲(dá)己。

〔22〕:指周幽王(?—前 771)。姬姓,名宫湦,前 781 至前 771 年在位。在位期间政治衰败,灾害频繁。宠爱褒姒,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引起变乱。申侯联#-666ff;犬戎攻周,他被杀死在骊山,西周灭亡。事见《史记》卷四《周本纪》。厉:指周厉王(?—前 828)。姬姓,名胡。宠信荣夷公,实行暴政,被下属袭击,出逃在外而死。事见《史记》卷四《周本纪》。 嬖(bì):得宠的#-666aa;。这里指荣夷公。

〔23〕:闲置。

〔24〕不备嫔嫱:不能全都担任女官。嫔嫱泛指宫廷女官,也就是有机会亲近皇帝的正式小妾。

〔25〕:叹息。

〔26〕临阼:登基。

〔27〕土被玄黄:指地面铺有各色席、毯。

〔28〕朱紫:指殿堂漆饰的颜色。

〔29〕顾、陆、朱、张:指顾雍、陆逊、朱治、张昭。他们都是孙权曾经依仗的文武大臣。传记#-666dd;见本书卷五十二、卷五十六、卷五十八。

〔30〕庶绩:各种事务。雍熙:和谐兴盛。

〔31〕斗筲:斗筲(shāo),盛粮食的斗和竹器。这里比喻器量微小。

〔32〕醇醲:味道厚重的酒。

〔33〕失慢:失礼和轻慢。尤:过错。

〔34〕庶尹:众官。

〔35〕:恐吓。

〔36〕商辛:即商纣。纣又名辛。曾灌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见《史记》卷三《殷本纪》。

〔37〕:即汉桓帝刘志(公元 132—167)。东汉皇帝。公元 146 至 167 年在位。在位时宦官势力扩张,政治日益衰败。由此导致“#-666bb;锢之祸”。事详《后汉书》卷七《桓帝纪》。灵:即汉灵帝刘宏(公元 156—189)。东汉皇帝。公元 168 至 189 年在位。在位期间,宦官继续控制朝政,处死党锢#-666aa;士一百多人,又大肆搜刮百姓,公开标价卖官,引发黄巾大起义。事详《后汉书》卷八。

〔38〕条牒:逐项登记的名册。这里指按照逐项登记的名册进行挑选。

〔39〕:放过。

〔40〕复役:免除#-666hh;徭役。

〔41〕弱息:弱小的儿女。

〔42〕:依旧。

〔43〕任之乡闾:交给本乡本土(的官员)去办。

〔44〕浮华:当时称拉帮结派相互吹捧为浮华。

〔45〕廪赐:公家供给的粮食和其他物品。赡:充足。

〔46〕在所:当地。监司:监察官员。

〔47〕烦猥:繁多。

〔48〕内使:宫内的使者。

〔49〕:过失。孙休曾派专使到交阯郡监督征调手工艺#-666aa;,引起当地武装反抗,见本书卷四十八《孙休传》。

〔50〕校曹:官署机构名。专门监视举报官员的过失。

〔51〕考绩:考察实际成绩。黜陟(zhī):贬黜与提升。

〔52〕竟解:办好之后向上级申报请求批准的公文。三国时期开始把向上级申报请求批准的公文称为解,又称解状。这种文书的内容与#-666aa;事处理有关,如判决犯人,旌表孝男烈女,收录门生之类。通常不止一人,所以需要开列姓名,并加上有关的说明。这里指刑事公文,包括罪犯姓名、罪状、审理情况、初步拟定的判决等各项内容。

〔53〕吞声:不出声。指心#-666hh;口服。

〔54〕盟府:收藏盟约之类重要文件的府署。

下一篇:胤字敬宗。凯弟也。始为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和闻其名,待以殊礼。会全寄,杨竺等阿附鲁王霸,与和分争,阴相谮构;胤坐收下狱,楚毒备至,终无他辞。后为衡阳督军都尉。赤乌年,交阯、真夷贼,攻没城邑,交部骚动。以胤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胤入南界,喻以恩信,务崇招纳;高凉渠帅黄吴等支党千余家,皆出降。引军而南,重宣至诚,遗以财币;贼帅百余人,民万余家,深幽不羁,莫不稽颡:交域清泰。就加安南将军。复讨苍梧建陵贼,破之。前后出兵千余人,以充军用。永安元年,征为西陵督,封都亭侯。后转(左)在虎林。中书丞华覈表荐胤曰:“胤天姿聪朗,才通行洁。昔历选曹,遗迹可纪;还在交州,奉宣朝恩;流民归附,海隅肃清。苍梧、南海,岁有(旧)暴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砂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自胤至州,风气绝息,商旅平行;民无疾疫,田稼丰稔。州治临海,海流秋咸;胤又蓄水,民得甘食。惠风横被,化感人神;遂凭天威,招合遗散。至被诏书当出,民感其恩,已忘恋土;负老携幼,甘心影从,众无携贰,不烦兵卫。自诸将合众,皆胁之以威;未有如胤,结以恩信者也。衔命在州,有余年;宾带殊俗,宝玩所生;而内无粉黛附珠之妾,家无文甲犀象之珍:方之今臣,实难多得!宜在辇毂,股肱王室,以赞唐、虞康哉之颂。江边任轻,不尽其才;虎林选督,堪之者众。若召还都,宠以上司;则天工毕修,庶绩咸熙矣!”胤卒。子式嗣,为柴桑督,扬武将军。(天策)天册元年,与从兄祎,俱徙建安。天纪年,召还建业,复将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