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 久之,权不豫+而太子少,乃征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

久之,权不豫。而太子少,乃征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权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属以后事。翌日,权薨。弘素与恪不平,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问,欲矫诏除恪。峻以告恪,恪请弘咨事;于坐中诛之,乃发丧制服。与弟公安督融书曰:“今月日乙未,大行皇帝委弃万国。群下大小,莫不伤悼。至吾父子兄弟,并受殊恩,非徒凡庸之隶;是以悲恸,肝心圮裂。皇太子以丁酉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吾身受顾命,辅相幼主。窃自揆度:才非博陆而受姬公负图之托,惧忝丞相辅汉之效,恐损先帝委付之明;是以忧惭惶惶,所虑万端。且民恶其上,动见瞻观,何时易哉?今以顽钝之姿,处保傅之位;艰多智寡,任重谋浅:谁为唇齿?近汉之世,燕、盖交构,有上官之变。以身值此,何敢怡豫邪?又弟所在,与贼犬牙相错;当于今时整顿军具,率厉将士,警备过常;念出万死,无顾生;以报朝廷,无忝尔先。又诸将备守各有境界,犹恐贼虏闻讳,恣睢寇窃。边邑诸曹,已别下约敕:所部督将,不得妄委所戍,径来奔赴。虽怀怆怛不忍之心,公义夺私,伯禽服戎;若苟违戾,非徒小故。以亲正疏,古人明戒也。”恪更拜太傅。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债,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原文解释

【原文】

久之,权不豫note-name:不豫1不豫:帝王生病危重的婉转说法。。而太子少,乃征恪以大将#-666kk;领太子太傅note-name:太子太傅2太子太傅:官名。太子的首席辅导老师。,中书令孙弘领少傅。权疾困,召恪、弘及太常滕胤、将#-666kk;吕据、侍中孙峻,属以后事。(一)

翌日,权薨。弘素与恪不平note-name:不平3不平:不和。,惧为恪所治;秘权死问note-name:死问4死问:死亡的消息。,欲矫诏除恪note-name:矫诏5矫诏:假托君主之命发布诏书。。峻以告恪,恪请弘咨事;于坐中诛之,乃发丧制#-666hh;note-name:制服6制服:制作丧#-666hh;

与弟公安督融书曰note-name:融7融:即诸葛融(?—公元 253)。传附本书卷五十二《诸葛瑾传》。:“今月(二)十六日乙未,大行皇帝委弃万国note-name:大行8大行:一去不返。古代用来称呼刚死的皇帝。。群下大小,莫不伤悼。至吾父子兄弟,并受殊恩,非徒凡庸之隶;是以悲恸,肝心圮裂note-name:圮裂9圮裂:圮(pǐ)裂,破裂。。皇太子以丁酉践尊号note-name:丁酉10丁酉:据本书卷四十七《吴主传》,孙权死在四月,丁酉是当月的二十八日。践尊号:登上皇帝位。,哀喜交并,不知所措。吾身受顾命,辅相幼主。窃自揆度:才非博陆而受姬公负图之托note-name:博陆11博陆:指霍光(?—前 68)。字子孟。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666aa;。西汉昭帝时任大司马、大将#-666kk;,封博陆侯,辅佐年幼的昭帝,执掌朝政。以谋反罪杀上官桀等。昭帝死,迎立昌邑王刘贺。不久废刘贺,改立宣帝。前后执政二十年,减轻民众负担,有利生产发展。传见《汉书》卷六十八。姬公:指周公旦。西周、春秋时,贵族男子称氏,女子才称姓。氏是身份标志,用来区别贵贱;姓是血缘标志,用来区别婚姻,二者不容混淆。姬是周族的姓,不能用来称其贵族男子,所以姬公或姬旦的称呼与当时情况不#-666ff;。秦汉以后,姓氏混同而不再区别,所以诸葛恪有此误称。参见《顾亭林集》卷一“原姓”条。负图之托:指托孤。用霍光接受西汉武帝遗诏辅佐昭帝的典故。武帝病重,决定立年仅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为继承人。他命人画了一幅周公背负成王接见诸侯的画赐给霍光,要他仿照行事。见《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惧忝丞相辅汉之效note-name:忝12忝:辱没。这里指比不上。丞相:指任蜀汉丞相的诸葛亮。诸葛亮接受刘备遗嘱辅佐刘禅,与诸葛恪情况相同而在先。诸葛亮又是诸葛恪的叔父。,恐损先帝委付之明;是以忧惭惶惶,所虑万端。且民恶其上,动见瞻观,何时易哉?今以顽钝之姿,处保傅之位note-name:保傅13保傅:官名。泛指天子和诸侯子弟的辅导老师。;艰多智寡,任重谋浅:谁为唇齿note-name:唇齿14唇齿:比喻能够给与帮助支持的#-666aa;?近汉之世,燕、盖交构note-name:燕15燕:指刘旦(?—前 80)。西汉武帝刘彻的庶子,封燕王。武帝死,武帝的小儿子刘弗陵继位为昭帝。刘旦不满,与上官桀、盖长公主等密谋,准备杀死执政的大将#-666kk;霍光,废昭帝,自立为皇帝。后计划失败,自杀。传见《汉书》卷六十三。盖:指刘旦的大姐。嫁给盖侯王充,称为盖长(zhǎng)公主。曾支持刘旦、上官桀的密谋,事败自杀。事见《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有上官之变note-name:上官16上官:指上官桀(?—前 80)。字少叔。陇西郡上邽(今甘肃天水市)#-666aa;。西汉武帝时,由普通侍从卫士升任太仆。武帝死前,提升他为左将#-666kk;,与霍光#-666cc;同辅佐年幼的昭帝。后与霍光争权,以谋反罪被杀。事见《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孝昭上官皇后传》。。以身值此,何敢怡豫邪note-name:怡豫17怡豫:快乐安闲。?又弟所在,与贼犬牙相错;当于今时整顿#-666kk;具,率厉将士,警备过常note-name:过常18过常:超过平常时候。;念出万死note-name:念出万死19念出万死:抱着死一万次的念头。,无顾一生;以报朝廷,无忝尔先。又诸将备守各有境界,犹恐贼虏闻讳note-name:讳20讳:指孙权死亡的消息。,恣睢寇窃。边邑诸曹,已别下约敕:所部督将,不得妄委所戍,径来奔赴note-name:奔赴21奔赴:奔丧。。虽怀怆怛不忍之心note-name:怆怛22怆怛:怆怛(dá),悲伤。,公义夺私note-name:夺私23夺私:压倒私#-666aa;感情。,伯禽#-666hh;note-name:伯禽24伯禽:姬姓,字伯禽。周公旦的长子,封于鲁,曾率#-666kk;进攻淮夷、徐戎。遗物有“禽簋”。事见《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666hh;戎:周公旦死,伯禽在服丧期间,听说徐戎叛乱,立即止哀率军出征,见《礼记·曾子问》郑玄注。;若苟违戾,非徒小故。以亲正疏,古#-666aa;明戒也。”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原文注释】

〔1〕不豫:帝王生病危重的婉转说法。

〔2〕太子太傅:官名。太子的首席辅导老师。

〔3〕不平:不和。

〔4〕死问:死亡的消息。

〔5〕矫诏:假托君主之命发布诏书。

〔6〕制服:制作丧#-666hh;

〔7〕:即诸葛融(?—公元 253)。传附本书卷五十二《诸葛瑾传》。

〔8〕大行:一去不返。古代用来称呼刚死的皇帝。

〔9〕圮裂:圮(pǐ)裂,破裂。

〔10〕丁酉:据本书卷四十七《吴主传》,孙权死在四月,丁酉是当月的二十八日。践尊号:登上皇帝位。

〔11〕博陆:指霍光(?—前 68)。字子孟。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666aa;。西汉昭帝时任大司马、大将#-666kk;,封博陆侯,辅佐年幼的昭帝,执掌朝政。以谋反罪杀上官桀等。昭帝死,迎立昌邑王刘贺。不久废刘贺,改立宣帝。前后执政二十年,减轻民众负担,有利生产发展。传见《汉书》卷六十八。姬公:指周公旦。西周、春秋时,贵族男子称氏,女子才称姓。氏是身份标志,用来区别贵贱;姓是血缘标志,用来区别婚姻,二者不容混淆。姬是周族的姓,不能用来称其贵族男子,所以姬公或姬旦的称呼与当时情况不#-666ff;。秦汉以后,姓氏混同而不再区别,所以诸葛恪有此误称。参见《顾亭林集》卷一“原姓”条。负图之托:指托孤。用霍光接受西汉武帝遗诏辅佐昭帝的典故。武帝病重,决定立年仅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为继承人。他命人画了一幅周公背负成王接见诸侯的画赐给霍光,要他仿照行事。见《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

〔12〕:辱没。这里指比不上。丞相:指任蜀汉丞相的诸葛亮。诸葛亮接受刘备遗嘱辅佐刘禅,与诸葛恪情况相同而在先。诸葛亮又是诸葛恪的叔父。

〔13〕保傅:官名。泛指天子和诸侯子弟的辅导老师。

〔14〕唇齿:比喻能够给与帮助支持的#-666aa;

〔15〕:指刘旦(?—前 80)。西汉武帝刘彻的庶子,封燕王。武帝死,武帝的小儿子刘弗陵继位为昭帝。刘旦不满,与上官桀、盖长公主等密谋,准备杀死执政的大将#-666kk;霍光,废昭帝,自立为皇帝。后计划失败,自杀。传见《汉书》卷六十三。盖:指刘旦的大姐。嫁给盖侯王充,称为盖长(zhǎng)公主。曾支持刘旦、上官桀的密谋,事败自杀。事见《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

〔16〕上官:指上官桀(?—前 80)。字少叔。陇西郡上邽(今甘肃天水市)#-666aa;。西汉武帝时,由普通侍从卫士升任太仆。武帝死前,提升他为左将#-666kk;,与霍光#-666cc;同辅佐年幼的昭帝。后与霍光争权,以谋反罪被杀。事见《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孝昭上官皇后传》。

〔17〕怡豫:快乐安闲。

〔18〕过常:超过平常时候。

〔19〕念出万死:抱着死一万次的念头。

〔20〕:指孙权死亡的消息。

〔21〕奔赴:奔丧。

〔22〕怆怛:怆怛(dá),悲伤。

〔23〕夺私:压倒私#-666aa;感情。

〔24〕伯禽:姬姓,字伯禽。周公旦的长子,封于鲁,曾率#-666kk;进攻淮夷、徐戎。遗物有“禽簋”。事见《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666hh;戎:周公旦死,伯禽在服丧期间,听说徐戎叛乱,立即止哀率军出征,见《礼记·曾子问》郑玄注。

〔25〕罢视听:停止派遣耳目。耳目即下句中的校官。

〔26〕校官:即中书典校郎。专门监视举报官员的不法行为。

〔27〕原逋债:原逋(bū)债,免除(老百姓)拖欠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