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三国志》 »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 先是,童谣曰:“诸葛恪,何弱弱!芦苇单衣篾钩落+于…+

先是,童谣曰:“诸葛恪,何弱弱!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閤。”成子閤者,反语石子冈也。建业南有长陵,名曰石子冈,葬者依焉。钩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钩络带。恪果以苇席裹其身而篾束其腰,投之于此冈。恪长子绰,骑都尉。以交关鲁王事,权遣付恪,令更教诲:恪鸩杀之。中子竦,长水校尉;少子建,步兵校尉:闻恪诛,车载其母而走。峻遣骑督刘承,追斩竦于白都。建得渡江,欲北走魏;行数里,为追兵所逮。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及常侍朱恩等,皆夷族。原文解释

【原文】

先是,童谣曰:“诸葛恪,(何弱弱!)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閤。”成子閤者,反语石子冈也。建业南有长陵,名曰石子冈,葬者依焉。钩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钩络带。恪果以苇席裹其身而篾束其腰,投之于此冈。(一)

恪长子绰,骑都尉。以交关鲁王事,权遣付恪,令更教诲:恪鸩杀之

中子竦,长水校尉;少子建,步兵校尉:闻恪诛,车载其母而走。峻遣骑督刘承,追斩竦于白都。建得渡江,欲北走魏;行数十里,为追兵所逮。恪外甥都乡侯张震及常侍朱恩等,皆夷三族

【注释】

钩落:一种装饰性皮腰带的名称。

于何相求:在哪里寻找。

反语:即反切。依照孙吴当时的语音,成<二字作反切,也就是用成字的声母加<字的韵母,可以拼出石字。反过来,<成二字作反切,也就是用<字的声母加成字的韵母,可以拼出冈字。反切是中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率先开始用反切注音的中国语言学著作,即是三国时曹魏学者孙炎所著的《尔雅音义》。从此反切开始盛行。石子冈: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雨花台一带。

交关:交往勾结。

鸩:一种毒鸟名。据说其羽毛有剧毒,可用来制毒酒。制成的毒酒也叫鸩。

长水校尉:官名。统领京城特种兵中的长水营,保卫京城。

步兵校尉:官名。统领京城特种兵中的步兵营,保卫京城。

骑督:骑兵#-666dd;队指挥官。白都:山名。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

逮:(追)及。

三族:说法很多,但在当时是指父母、妻室儿女、同胞兄弟姐妹。

【裴注】

(一)《吴录》曰:“恪时年五十一。”

下一篇:初,竦数谏恪,恪不从,常忧惧祸。及亡,临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臣闻震雷电激,不崇朝;大风冲发,希有极日;然犹继以云雨,因以润物。是则天地之威,不可经日浃辰;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臣以狂愚,不知忌讳;敢冒破灭之罪,以邀风雨之会。伏念故太傅诸葛恪,得承祖考风流之烈;伯叔诸父遭汉祚尽,州鼎立,分托方:并履忠勤,熙隆世业。爰及于恪,生长王国,陶育圣化;致名英伟,服事累纪。祸心未萌,先帝委以伊、周之任,属以万机之事。恪素性刚愎,矜己陵人;不能敬守神器,穆静邦内;兴功暴师,未期出;虚耗士民,空竭府藏;专擅国宪,废易由意;假刑劫众,大小屏息。侍中、武卫将军、都乡侯俱受先帝嘱寄之诏,见其奸虐,日月滋甚;将恐荡摇宇宙,倾危社稷。奋其威怒,精贯昊天;计虑先于神明,智勇百于荆、聂;躬持白刃,枭恪殿堂;勋超朱虚,功越东牟。国之元害,朝大除;驰首徇示,军喜踊;日月增光,风尘不动。斯实宗庙之神灵,天人之同验也。今恪父子首,悬市积日;观者数万,詈声成风。国之大刑,无所不震;长老孩幼,无不毕见。人情之于品物,乐极则哀生。见恪贵盛,世莫与;身处台辅,中间历年;今之诛夷,无异禽兽。观讫情反,能不惨然!且已死之人,与土壤同域;凿掘斫刺,无所复加。愿圣朝稽则乾坤,怒不极旬。使其乡邑若故吏民,收以士伍之服,惠以寸之棺。昔项籍受殡葬之施,韩信获收殓之恩:斯则汉高发神明之誉也。惟陛下敦皇之仁,垂哀矜之心;使国泽加于辜戮之骸,复受不已之恩。于以扬声遐方,沮劝天下,岂不弘哉!昔栾布矫命彭越,臣窃恨之不先请主上,而专名以肆情;其得不诛,实为幸耳。今臣不敢彰宣愚情,以露天恩;谨伏手书,冒昧陈闻。乞圣朝哀察!于是亮、峻听恪故吏殓葬,遂求之于石子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