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封,爽惟民迪吉康,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矧今民罔迪不适;不迪则罔政在厥邦。”王曰:“封,予惟不可不监,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迪屡未同,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矧曰其尚显闻于天?”原文解释
原文(一)
王曰:“封,爽惟民迪吉康1封,爽惟民迪吉康:爽,句首语气助词。迪,道,引导。吉,善。康,安。迪吉康,即引导走上正路。,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
2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时,通“是”此,这。惟,思,思考。其,将。哲王,圣明的君王。意谓思念殷商圣明君王之德。哲,智。用,因。康,安。乂,治。作,及。求,终。意谓康乂民作求,以把百姓治理好,达到安康,作为最终的目的。矧今民罔迪不适
3矧今民罔迪不适:矧,何况。罔,不。迪,道,导。适,归。;不迪则罔政在厥邦
4不迪则罔政在厥邦:罔,不。罔政,政治搞不好的意思。。”
翻译(一)
周公代王说:“封啊,老百姓受到教化才会善良安定,我们时时都要思念着殷代圣明先王的德政教化,用来安治殷商的百姓,作为法则。并且现在的殷商百姓不加教导,就不会善良;不加教育,就没有善政保存殷国。”

原文(二)
王曰:“封,予惟不可不监5监:通“鉴”,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
6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于,与。行,道理。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
7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不静,不安。意谓殷商之民尚未安定。戾,安定。厥,其,代指上文的殷商之民。,迪屡未同
8迪屡未同:迪,进,作。屡,数次,多次。故当作“屡迪”,未同,没有一心,即不#-666hh;从统治。同,和谐。,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
9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爽,句首语气词。惟,虽。其,将。殛,诛罚。。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
10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意谓不管罪行的大小、多少。,矧曰其尚显闻于天
11矧曰其尚显闻于天:矧,何况。尚,上。显,明。?”
翻译(二)
周公代王说:“封啊,我们不可不看清这些,我要告谕你施行德政的建议和招致责罚的道理。现在老百姓不安宁,没有安定他们的心,屡屡教导,仍然不曾和同,上帝将要责罚我们,我们不可怨恨。本来罪过不在于大,也不在于多,何况这些罪过还被上帝明显地听到呢?”
原文 | 翻译 |
王曰:“封,爽惟民迪吉康,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矧今民罔迪不适;不迪则罔政在厥邦。” | 周公代王说:“封啊,老百姓受到教化才会善良安定,我们时时都要思念着殷代圣明先王的德政教化,用来安治殷商的百姓,作为法则。并且现在的殷商百姓不加教导,就不会善良;不加教育,就没有善政保存殷国。” |
王曰:“封,予惟不可不监,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迪屡未同,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矧曰其尚显闻于天?” | 周公代王说:“封啊,我们不可不看清这些,我要告谕你施行德政的建议和招致责罚的道理。现在老百姓不安宁,没有安定他们的心,屡屡教导,仍然不曾和同,上帝将要责罚我们,我们不可怨恨。本来罪过不在于大,也不在于多,何况这些罪过还被上帝明显地听到呢?” |
【原文注释】
〔1〕封,爽惟民迪吉康:爽,句首语气助词。迪,道,引导。吉,善。康,安。迪吉康,即引导走上正路。
〔2〕我时其惟殷先哲王德,用康乂民,作求:时,通“是”此,这。惟,思,思考。其,将。哲王,圣明的君王。意谓思念殷商圣明君王之德。哲,智。用,因。康,安。乂,治。作,及。求,终。意谓康乂民作求,以把百姓治理好,达到安康,作为最终的目的。
〔3〕矧今民罔迪不适:矧,何况。罔,不。迪,道,导。适,归。
〔4〕不迪则罔政在厥邦:罔,不。罔政,政治搞不好的意思。
〔5〕监:通“鉴”
〔6〕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于,与。行,道理
〔7〕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不静,不安。意谓殷商之民尚未安定。戾,安定。厥,其,代指上文的殷商之民。
〔8〕迪屡未同:迪,进,作。屡,数次,多次。故当作“屡迪”,未同,没有一心,即不#-666hh;从统治。同,和谐。
〔9〕爽惟天其罚殛我,我其不怨:爽,句首语气词。惟,虽。其,将。殛,诛罚。
〔10〕惟厥罪无在大,亦无在多:意谓不管罪行的大小、多少。
〔11〕矧曰其尚显闻于天:矧,何况。尚,上。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