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原文解释
【原文】
3.36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钩吾之山1钩吾之山:钩吾山。一说在今山西省境内。 ,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
2如:疑为衍文。 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
3狍鸮:狍(páo)鸮(xiāo),传说中的一种兽。,是食人。

【翻译】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钩吾山,山上有很多美玉,山下有很多铜。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是羊身#-666aa;面,眼睛长在腋窝下面,有老虎一样的牙齿、#-666aa;一样的指掌,发出的声音似婴儿的哭啼声,它的名字叫狍鸮,能吃#-666aa;。「狍鸮」狍鸮就是饕餮,是一种食人怪兽。传说它特别贪吃,最后竟然把自己的身体也吃掉了,只剩下一个脑袋。所以在商周的青铜鼎上,只刻有它狰狞的头部:虎口大张,龇牙裂嘴,双目圆瞪。鼎最初是用来盛食物的,上面铸的饕餮纹是为了让人们引以为戒。后来几经变迁,饕餮图案所具有的凝重、#-666nn;秘、恐怖的气氛,增加了它驱邪避祸的#-666ii;能,符#-666ff;人们求福避祸的心态;而它庄严肃穆、冷淡狰狞的表情,更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后来刻有饕餮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饕餮的形象也逐渐演变成一种祛邪的#-666nn;物。如今,在民间仍可看到有些人家的大门上有饕餮饰物,用来惊吓其他鬼#-666nn;。
原文 | 翻译 |
3.36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 再往北三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钩吾山,山上有很多美玉,山下有很多铜。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是羊身#-666aa;面,眼睛长在腋窝下面,有老虎一样的牙齿、#-666aa;一样的指掌,发出的声音似婴儿的哭啼声,它的名字叫狍鸮,能吃#-666aa;。「狍鸮」狍鸮就是饕餮,是一种食人怪兽。传说它特别贪吃,最后竟然把自己的身体也吃掉了,只剩下一个脑袋。所以在商周的青铜鼎上,只刻有它狰狞的头部:虎口大张,龇牙裂嘴,双目圆瞪。鼎最初是用来盛食物的,上面铸的饕餮纹是为了让人们引以为戒。后来几经变迁,饕餮图案所具有的凝重、#-666nn;秘、恐怖的气氛,增加了它驱邪避祸的#-666ii;能,符#-666ff;人们求福避祸的心态;而它庄严肃穆、冷淡狰狞的表情,更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所以,后来刻有饕餮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礼器之一,饕餮的形象也逐渐演变成一种祛邪的#-666nn;物。如今,在民间仍可看到有些人家的大门上有饕餮饰物,用来惊吓其他鬼#-666nn;。 |
【原文注释】
〔1〕钩吾之山:钩吾山。一说在今山西省境内。
〔2〕如:疑为衍文。
〔3〕狍鸮:狍(páo)鸮(xiāo),传说中的一种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