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东四十里,曰宜苏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蔓居之木。滽滽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是多黄贝。原文解释
原文 | 翻译 |
5.30 又东四十里,曰宜苏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蔓居之木。滽滽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是多黄贝。 | 再往东四十里有座山,名叫宜苏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长着许多蔓居木。滽滽水发源于此山,向北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黄色的贝。 |
【原文注释】
〔1〕宜苏之山:宜苏山,在今河南省境内。
〔2〕蔓居:木名。
〔3〕滽滽之水:滽(yōnɡ)滽之水,滽滽水,在今河南孟津县界。
原文 | 翻译 |
5.30 又东四十里,曰宜苏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蔓居之木。滽滽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是多黄贝。 | 再往东四十里有座山,名叫宜苏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山下长着许多蔓居木。滽滽水发源于此山,向北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黄色的贝。 |
〔1〕宜苏之山:宜苏山,在今河南省境内。
〔2〕蔓居:木名。
〔3〕滽滽之水:滽(yōnɡ)滽之水,滽滽水,在今河南孟津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