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诗经》 » 国风·邶风 > 柏舟

柏舟原文解释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泛:漂流。

柏舟:柏木做的船。

流:中流,水中间。

耿耿:烦躁不安,心事重重。一说“炯炯”,指眼睛明亮。

隐忧:深深的忧虑。隐,伤痛。

微:非,不是。

敖:漫游,闲游。

匪:假借为“非”,不,不是。

鉴:镜子。

茹(rú):猜想。

据:依靠。

薄言: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急急忙忙。

愬(sù):同“诉”,告诉,倾诉。

转(zhuǎn):回还,转动。

棣棣(dì dì):雍容闲雅貌,一说盛多貌。

选:假借为“柬”,挑选,选择。

悄悄:忧伤貌。

愠(yùn):恼怒。

群小:众小#-666aa;

觏(gòu):遇见。

闵(mǐn):忧虑,患难。

静言:安静地,仔细地。言,语气助词,无实义。

寤(wù):通“悟”,觉悟,认识到。

辟(pì):通“擗”,捶#-666ee;

摽(biào):锤,击。

居:语气助词,同“乎”。

诸:语气助词,无实义。

胡:疑问词,为何。

迭:交替,更迭。

微:日月亏缺,一说隐微无光。

奋飞:振翼#guoxue666-com;飞。

【翻译】

泛起那柏木做的船儿,也在河中间随波漂流。心事重重难以入眠,如同饱含深深忧思。并不是我没有美酒,这才出去四处遨游。我的心儿并非明镜,无法清楚猜测一切。我也有那长兄小弟,但他们都难以依靠。本想前去倾诉我心,却遇他正怒气冲冲。我的心儿并非石子,不能转动而又回还。我的心儿并非坐席,无法将它滚卷起来。威严仪容雍容闲雅,不能再行挑选拣择。忧心忡忡难以排遣,却为众多小#-666aa;恼恨。遇到患难已经很多,遭受侮辱也不算少。静下心来仔细寻思,捶心击#-666ee;恍然醒悟。天空中的太阳月亮,为何轮替又有圆缺?心中忧愁绵绵不绝,如同衣#-666hh;未被清洗。静下心来仔细寻思,不能振翅翱翔#guoxue666-com;空。

【解读】

《柏舟》是一首寄意抒情的好诗,然而此诗为何#-666aa;因何事而作,古往今来一直争论不休,迄今尚无定论。统而言之,大约可#-666dd;为两派:一派认为是“男子不遇于君”之作,如《毛诗序》云:“卫顷公之时,仁#-666aa;不遇,小#-666aa;在侧。”另一派认为是妇人之诗,如《鲁诗》主张此诗为“卫宣夫人”之作,《韩诗》、刘向《列女传》、朱熹《诗集传》等亦同此说。近当代学者中均有两派观点的支持者,不一而足。

全诗#-666cc;有五章,每章六句,#-666cc;三十句,在《诗经》中属于篇幅较长的作品。首章以“柏舟泛流”起兴,一派潇洒飘逸的风采,然而随后便笔锋一转,引出“耿耿不寐”、忧思不断的现实心境。一个“忧”字,可谓全诗“诗眼”,五章诗句都贯穿了此字。不论是借酒消愁还是遨游四方,此忧如影随形,始终难以排遣。第二、三两章中,诗人三次设喻,说自己的心非镜可鉴、非石可转、非席可卷,而且说自己去向兄弟倾诉却遇对方正在气头,连至亲之人亦不能慰藉于我,反而雪上加霜,其凄苦愁闷可以说已达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即便如此,自己也要“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又表现出主人公正气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概。

诗的最后两章揭示了诗人愁情满腹的原因——“愠于群小”,即得罪了很多小人,而这也导致主人公后来备受舛难凌辱。在静心思量之际,他不由得捶#-666ee;顿足,痛心疾首,忽然之间恍如有悟。最后一章对于日月轮替、阴晴圆缺的叩问,体现了诗人对于世界和生命的哲学思考。然而那忧思却始终挥之不去,诗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脏衣未洗;而且即便再次沉思省悟,也还是“不能奋飞”,沮丧无助之情溢于笔端。

本诗抒写的忧思之深,无以诉,无以遣,无以解,无以出,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用语委婉幽抑,情感真切鲜明,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使此诗增色不少。此外,从“无酒”“敖游”“威仪”“奋飞”等用词流露的精#-666nn;气质来看,诗人身份更有可能为男子;而从“群小”“觏闵”“受侮”等词描绘的诗人遭际来看,使得《毛诗序》“仁人不遇”的说法更可采信。

下一篇: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