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原文解释
考槃在涧,硕#-666aa;之宽。#-666ll;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666aa;之薖。#-666ll;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666aa;之轴。#-666ll;寐寤宿,永矢弗告。
【注释】
考槃(pán):避世隐居,一说成德乐道。
硕人:#guoxue666-com;大俊美之人,亦指德行崇盛之人。
宽:宽绰舒缓貌。
寐寤:睡和醒,引申为度日。
矢(shì):通“誓”,发誓。
谖(xuān)忘记。
阿(ē):山的曲隅,一说山坡。
薖(kē):宽大貌。
过:失去,忘失。
陆:高平之地,一说山丘。
轴:宽舒貌,一说美好貌,一说盘桓不行貌。
告:告以其乐,一说哀告、诉苦。
【翻译】
避世隐居在山涧之中,伟岸崇#guoxue666-com;的#-666aa;心#-666ee;宽广。#-666ll;自睡去醒来说话度日,发誓永不忘记隐逸的志向。避世隐居在曲隅之间,伟岸崇高的#-666aa;#-666nn;情宽和。#-666ll;自睡去醒来歌啸度日,发誓永不失去隐逸的初衷。避世隐居在土陆之上,伟岸崇高的#-666aa;风采宽舒。#-666ll;自睡去醒来安居度日,发誓永不周告隐逸的乐趣。
【解读】
《考槃》是一首对隐士的赞歌。“考槃”二字,《毛诗传》解释为:“考,成;盘,乐”,陈奂作疏进一步将二字#-666ff;释为“成德乐道”。朱熹《诗集传》则认为“考”是叩击之意,“槃”是器皿之名,认为此词指敲击鼓盆等作为歌乐的节奏。无论如何解释,“考槃”一词显然是隐士生活的真实反映。
《毛诗序》认为此诗不是单纯的对隐士的赞叹歌咏,其创作时间应在卫庄公在位时期,是对卫庄公“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的暗讽。
全诗#-666cc;有三章,每章四句,全用叠章手法。写隐士所居之处,有“涧”“阿”“陆”三种,都是僻静幽雅之处。称呼隐士用“硕#-666aa;”一词,此词不仅可指#-666aa;的仪表#guoxue666-com;大魁伟,在此诗中则更侧重于对#-666aa;的才德品行的赞美,正如《毛诗序》中所说,“硕人”实为退隐的“贤者”。写隐士的日常生活,是#-666ll;自睡去醒来、言语歌啸,流露的是清居的安宁自在、心无挂碍。各章最后一句皆以誓言自明其志,诗人唯愿自己能够永远游心山林,不变初衷,安贫乐道,而且这份#-666ll;一无二的幽趣,只能自己悠然心会,却不能“告”与人知。
隐士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是具有特殊意涵的一个文化符号。不论是在盛世还是乱世,不论隐者是为求仙访道还是退避宦海艰险,他们都会收到上至帝王卿相,下至贩夫走卒的高度尊敬和赞誉,俨然已成睿智、高洁、风雅的代名词。此诗可谓最早的隐逸诗之一,对后世山水田园和避世隐居题材的文学作品具有启蒙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