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岵原文解释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注释】
陟(zhì):升,登。
岵(hù):多草木的山。
行役:因#-666hh;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上:通“尚”,表希望,后同。
旃(zhān):“之”“焉”二字的#-666ff;音,语气助词,无实义,后同。
犹来:还是归来。
屺(qǐ):无草木的山。
季:兄弟或姊妹中排行最小者,亦泛指年较少者。
偕:俱,在一起。
【翻译】
登上那草木葱郁的山,瞻望着我的父亲。父亲说:呀!我的儿子行役在外,从朝至夕没有止息。希望你能小心谨慎,还是归来不要停下!登上那没有草木的山,瞻望着我的母亲。母亲说:呀!我的小儿行役在外,朝朝暮暮不能睡眠。希望你能小心谨慎,还是归来不要弃绝!登上那#guoxue666-com;耸的山脊,瞻望着我的兄长。兄长说:呀!我的弟弟行役在外,日夜必同他#-666aa;一起。希望你能小心谨慎,还是归来不要客死!
【解读】
《陟岵》是一首表达征#-666aa;对家乡亲#-666aa;思怀之情的作品,正如《毛诗序》所言:“国迫而数侵削,(孝子)役乎大国,父母兄弟离散,而作是诗也”。对这一说法,古今学者几乎没有表示异议。
本诗#-666cc;#-666dd;三章,每章六句,皆用复沓句式。各章首二句皆以诗#-666aa;登#guoxue666-com;远望故乡亲人起句,实是兴中有赋,也自然引出了“思亲”的情感主线。此后诗人模拟情境,#-666dd;别设想了父、母、兄对自己所说之话,饱含对其行役生活的悯惜担忧,也寄托着其早归故里、与亲团聚的殷切期冀,反衬出诗人对劳苦行役的怨怼不满,和对家乡亲人的无比思念。这种手法是本诗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所在,乔亿甚至推此诗为“千古羁旅行役诗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