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原文解释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
兴师:兴兵,起兵。师,#-666kk;队。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柄横刃,以青铜或铁制成。
同仇:指#-666cc;同赴敌。
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戟(jǐ):古代的一种长柄兵器,#-666ff;戈、矛为一体,青铜制。
偕作:同起,指#-666cc;同行动。
甲兵:铠甲和兵械,泛指兵器。
【翻译】
难道说没衣可穿?与你同穿一长袍。君王即将要起兵,修缮我那戈与矛,与你一起去赴敌。难道说没衣可穿?与你同穿一汗衫。君王即将要起兵,修缮我那矛与戟,与你#-666cc;同去行动。难道说没衣可穿?与你同穿一下衣。君王即将要起兵,修缮我那众兵器,与你一同前行进。
【解读】
《无衣》是一首气势雄浑、慷慨激昂的战争诗。古#-666aa;多从《毛诗序》之说,认为此诗旨在讽刺秦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今#-666aa;考证认为,此诗反映的是公元前年,犬戎攻破西周镐京,与王畿毗邻的秦国因而奋起反抗,御敌卫国。
本诗#-666cc;#-666dd;三章,每章五句,皆用复沓句式。各章皆以“岂曰无衣”的设问句起兴,而后点明“王于兴师”的战争背景,以及士兵们修缮各种兵器的战前准备。全诗皆以一秦兵口吻展开,号召同#-666kk;士兵们都能英勇无畏,同进退,#-666cc;生死,展现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和飒爽气魄。
下一篇: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