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原文解释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释】
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
渚(zhǔ):水中小洲边。
萚(tuò):草名,根如葵而叶似杏,黄花,荚实。一说草木脱落的皮、叶。
为错:打磨玉石。
榖(gǔ):树木名,又称构树、楮树,落叶乔木,树皮可作造纸原料。
攻玉:将玉石琢磨成器。
【翻译】
仙鹤鸣叫在曲沼,声音传遍那郊野。游鱼沉潜在深潭,有时游到小洲边。在那园中真快乐,还有一些是檀树,树下生长着萚草。他方山上有好石,可以打磨制玉器。仙鹤鸣叫在曲沼,声音传到天空中。游鱼在那小洲边,有时沉潜在深潭。在那园中真快乐,还有一些是檀树,树下生长着楮树。他方山上有好石,可以雕琢做美玉。
【解读】
《鹤鸣》一诗的主旨,《毛诗序》认为是“诲宣王也”,郑玄对此进一步解释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666aa;之未仕者”。朱熹《诗集传》则提出:“必陈善纳诲之辞也”。部#-666dd;现代学者认为此是君王招贤之诗。
全诗#-666cc;#-666dd;两章,每章九句,形成十#-666dd;工整的复沓构式。各章皆以“鹤鸣九皋”起句,或为即赋即兴,展开了一幅清秀幽美的郊野山水图。此外,诗中还写了游鱼沉潜深渊或停泊于渚,以及园中檀树和树下生长的“萚”“榖”等,最后以二句“它山之石”收束,隐约透露出雕琢培育#-666aa;才之意。亦有学者认为诗中诸自然物象皆是隐喻#-666aa;事,兹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诗末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已成为一句脍炙人口的著名成语。
下一篇: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