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诗经》 » 小雅·甫田之什 > 桑扈

桑扈原文解释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注释】

交交桑扈:交交,鸟鸣声。桑扈,即青雀,又名窃脂。

莺:有纹理色彩。

胥: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皆,一说有才智之名。

祜(hù):福。

翰(gàn):“干”的假借字,支柱。

百辟为宪:百辟,诸侯。宪,效法。

不戢(jí)不难(nán):不,语气助词,无实义,后同。戢,收敛,克制。难,敬畏,敬#-666hh;;一说通“傩”,行有节度。

那(nuó):多。

兕觥(sì gōng)其觓(qiú):兕觥,商周时代酒器,盖一般成带角兽头形。觓,犄角向上弯曲貌。

思:语气助词,无实义。

彼交匪敖:交,结交。敖,通“傲”,傲慢。

求:同“逑”,集聚。一说求得。

【翻译】

青雀啾啾鸣叫,羽毛上有文采。君子十#-666dd;和乐,受到上天赐福。青雀啾啾鸣叫,颈羽上有文采。君子十#-666dd;和乐,成为万国屏障。屏障又是支柱,诸侯都来效法。收敛而能畏#-666hh;,得受许多福报。酒器犄角上弯,酒味甘美柔和。交结并不傲慢,万福就会汇集。

【解读】

《桑扈》是一首周天子宴饮诸侯并宣扬周威之诗。《毛诗序》承袭前说,认为此诗也是“刺幽王也”,以其“君臣上下,动无礼文焉”。朱熹《诗集传》认为“此亦天子燕诸侯之诗”,较#-666ff;诗意。

全诗#-666cc;#-666dd;四章,每章四句,前两章运用了重章结构。首二章皆以鸣叫的青雀起兴,引出和乐君子受天之福、堪为“万国之屏”的赞辞。后二章以觥筹交错的宴饮为背景,除了礼赞万邦归心、慑#-666hh;效法的周王朝,还对具备“匪敖”之德的贤良给予了美好祝福。

下一篇: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