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世说新语》 » 言语 第二 > 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

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乐令既允朝望,加有婚亲,群小谗于长沙。长沙尝问乐令,乐令神色自若,徐答曰:“岂以五男易一女?”由是释然,无复疑虑。原文解释

【原文】

25.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note-name:成都王颖1成都王颖:司马颖(279—306),字章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666aa;。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封成都王,后进位大将#-666kk;。在“八王之乱”中,武帝第六子长沙王司马乂于公元301年入京城,拜抚军大将军。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进攻长沙王司马乂,围攻洛阳时,因为乐广的女儿是成都王妃,故此作为当时朝望的乐广受到诽谤。。王兄长沙王note-name:长沙王2长沙王:司马乂(277—304),字士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666aa;,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参与了“八王之乱”。后被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杀死。执权于洛,遂构兵note-name:构兵3构兵:出兵交战。相图。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乐令既note-name:允4允:确实。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朝望,加有婚亲,群小谗于长沙。长沙尝问乐令,乐令神色自若,徐答曰:“岂以五男易一女?”由是释然,无复疑虑。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尚书令乐广的女儿嫁给了大将#-666kk;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的兄长长沙王司马乂在洛阳执掌朝政,司马颖就起兵图谋他的地位。司马乂平时亲近小#-666aa;,疏远君子,所有的朝臣心里都感到危险和恐惧。乐广在朝廷中很有威望,跟司马颖又有姻亲关系,有很多小#-666aa;就在司马乂面前进谗言陷害他。司马乂问乐广,乐广#-666nn;色自然,从容地回答:“难道我会用五个儿子换一个女儿吗?”从此司马乂就放心了,不再怀疑他。

原文翻译

25.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乐令既允朝望,加有婚亲,群小谗于长沙。长沙尝问乐令,乐令神色自若,徐答曰:“岂以五男易一女?”由是释然,无复疑虑。

尚书令乐广的女儿嫁给了大将#-666kk;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的兄长长沙王司马乂在洛阳执掌朝政,司马颖就起兵图谋他的地位。司马乂平时亲近小#-666aa;,疏远君子,所有的朝臣心里都感到危险和恐惧。乐广在朝廷中很有威望,跟司马颖又有姻亲关系,有很多小#-666aa;就在司马乂面前进谗言陷害他。司马乂问乐广,乐广#-666nn;色自然,从容地回答:“难道我会用五个儿子换一个女儿吗?”从此司马乂就放心了,不再怀疑他。

【原文注释】

〔1〕成都王颖:司马颖(279—306),字章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666aa;。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封成都王,后进位大将#-666kk;。在“八王之乱”中,武帝第六子长沙王司马乂于公元301年入京城,拜抚军大将军。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进攻长沙王司马乂,围攻洛阳时,因为乐广的女儿是成都王妃,故此作为当时朝望的乐广受到诽谤。

〔2〕长沙王:司马乂(277—304),字士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666aa;,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参与了“八王之乱”。后被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杀死。

〔3〕构兵:出兵交战。

〔4〕:确实。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

扩展阅读

【点评】

结尾说司马乂不再怀疑乐广,可问题是最终乐广的五个儿子还是被司马乂诛杀了。乐广自己也忧愤而死。疑#-666aa;不用,用#-666aa;不疑,所以说司马乂这种祸国殃民的#-666aa;难成大事,后来他参加“八王之乱”,荼毒生灵,身死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