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世说新语》 » 雅量 第六 > 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

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原文解释

【原文】

29.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note-name:洛生咏1洛生咏:指洛下(即洛阳)书生的讽咏声,其音色重浊。东晋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桓温设宴,埋伏好了带兵器的甲士,广泛地请来了朝中官员,想要趁机诛杀谢安和王坦之。王坦之非常恐惧,惴惴不安问谢安:“我们应该准备什么计策好?”谢安#-666nn;色自若,从容不迫,对王坦之说:“晋室国祚的存亡,就在今天这次宴会了。”两#-666aa;一同赴宴,王坦之胆战心惊,表露无遗;谢安倒是安之若素,宽博的#-666ee;怀显示在#-666nn;貌上。谢安走在台阶上,即将入座时,模仿洛阳书生朗诵起“浩浩洪流”的诗歌。桓温对谢安身上开阔豁达的风度感到忌惮,竟然遣散了埋伏的士兵。本来王坦之和谢安齐名,自此之后,#-666dd;出优劣。

原文翻译

29.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桓温设宴,埋伏好了带兵器的甲士,广泛地请来了朝中官员,想要趁机诛杀谢安和王坦之。王坦之非常恐惧,惴惴不安问谢安:“我们应该准备什么计策好?”谢安#-666nn;色自若,从容不迫,对王坦之说:“晋室国祚的存亡,就在今天这次宴会了。”两#-666aa;一同赴宴,王坦之胆战心惊,表露无遗;谢安倒是安之若素,宽博的#-666ee;怀显示在#-666nn;貌上。谢安走在台阶上,即将入座时,模仿洛阳书生朗诵起“浩浩洪流”的诗歌。桓温对谢安身上开阔豁达的风度感到忌惮,竟然遣散了埋伏的士兵。本来王坦之和谢安齐名,自此之后,#-666dd;出优劣。

【原文注释】

〔1〕洛生咏:指洛下(即洛阳)书生的讽咏声,其音色重浊。东晋士大夫多中原旧族,故盛行为“洛生咏”。

扩展阅读

【点评】

谢家因为淝水之战,在东晋还是很有势力和威望的。桓温之所以一直没有篡位,也是忌惮谢家和王家的存在。这里说桓温害怕谢安的气度,其实也是害怕谢安已经做好反击的准备。他不想和谢安正面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