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世说新语》 » 识鉴 第七 >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危,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原文解释

【原文】

15.王大将军既亡,王应note-name:王应1王应:字安期,王敦哥哥王含的儿子,过继给了王敦。欲投世儒note-name:世儒2世儒:王彬,字世儒,王敦的堂弟。,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note-name:王舒3王舒:王舒(?—333),字处明,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666aa;,是王敦的堂弟。,舒为荆州。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危,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王敦死后,王敦过继来的儿子王应想去投奔王敦的堂弟王彬,王彬当时任江州刺史;王敦的哥哥王含想去投奔王舒,王舒当时任荆州刺史。王含对王应说:“大将#-666kk;平时和王彬不#-666ff;,你怎么会想到去投靠他!”王应说:“正因为如此,才更要去。江州刺史王彬在王敦强势的时候也能坚持己见,不趋炎附势,这不是一般#-666aa;可以做到的,所以看见我们如今衰弱危险,也一定会有恻隐之心。荆州刺史王舒谨慎守规矩,做事不会出#-666aa;意表。”王含没有听取王应的意见,于是两#-666aa;最终一起去荆州投奔了王舒,结果王舒果然把两人沉死于长江。王彬听闻王应他们会来,还暗中备好了船只等候,结果竟没能等到他们,感到非常遗憾。

原文翻译

15.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危,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王敦死后,王敦过继来的儿子王应想去投奔王敦的堂弟王彬,王彬当时任江州刺史;王敦的哥哥王含想去投奔王舒,王舒当时任荆州刺史。王含对王应说:“大将#-666kk;平时和王彬不#-666ff;,你怎么会想到去投靠他!”王应说:“正因为如此,才更要去。江州刺史王彬在王敦强势的时候也能坚持己见,不趋炎附势,这不是一般#-666aa;可以做到的,所以看见我们如今衰弱危险,也一定会有恻隐之心。荆州刺史王舒谨慎守规矩,做事不会出#-666aa;意表。”王含没有听取王应的意见,于是两#-666aa;最终一起去荆州投奔了王舒,结果王舒果然把两人沉死于长江。王彬听闻王应他们会来,还暗中备好了船只等候,结果竟没能等到他们,感到非常遗憾。

【原文注释】

〔1〕王应:字安期,王敦哥哥王含的儿子,过继给了王敦。

〔2〕世儒:王彬,字世儒,王敦的堂弟。

〔3〕王舒:王舒(?—333),字处明,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666aa;,是王敦的堂弟。

扩展阅读

【点评】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666aa;推啊。王敦一死,下面的#-666aa;就开始#-666dd;崩离析,患难才显真情,可惜王应的眼光虽然#-666ll;到,却没有坚持己见,终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