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世说新语》 » 假谲 第二十七 > 陶公自上流来赴苏峻之难,令诛庾公,谓必戮庾,可以谢…+

陶公自上流来赴苏峻之难,令诛庾公,谓必戮庾,可以谢峻。庾欲奔窜,则不可;欲会,恐见执,进退无计。温公劝庾诣陶,曰:“卿但遥拜,必无他,我为卿保之。”庾从温言诣陶,至便拜。陶自起止之,曰:“庾元规何缘拜陶士行?”毕,又降就下坐;陶又自要起同坐。坐定,庾乃引咎责躬,深相逊谢,陶不觉释然。原文解释

【原文】

8.陶公自上流note-name:上流1上流:指长江上游,陶侃当时任职荆州刺史,荆州位于发生苏峻之乱的建康的上游。来赴苏峻之难,令诛庾公,谓必戮庾,可以谢峻note-name:谢峻2谢峻:为苏峻之乱谢罪。。庾欲奔窜,则不可;欲会,恐见执,进退无计。温公劝庾诣陶,曰:“卿但遥拜,必无他,我为卿保之。”庾从温言诣陶,至便拜。陶自起止之,曰:“庾元规何缘拜陶士行?”毕,又降就下坐;陶又自要起同坐。坐定,庾乃引咎责note-name:躬3躬:自己。,深相逊谢,陶不觉释然。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陶侃从荆州赶来平定苏峻的叛乱,下令诛杀庾亮,认为只有杀了庾亮,才能让苏峻满意退兵。庾亮想逃,却逃不了;想去见陶侃,又怕被抓起来,进退都没有办法。温峤劝庾亮去拜会陶侃,说:“你只要远远地对他下拜行礼,一定不会有事的,我给你担保。”庾亮采纳了温峤的建议去拜访陶侃,一到就下拜。陶侃亲自站起来阻止他,说:“庾元规为什么要拜我陶士行?”行完礼,庾亮又退下来坐在下座,陶侃又亲自站起来邀请他跟自己一起坐。坐好了,庾亮就把罪责都归到自己身上,狠狠地自责道歉,陶侃不知不觉中就原谅了他。

原文翻译

8.陶公自上流来赴苏峻之难,令诛庾公,谓必戮庾,可以谢峻。庾欲奔窜,则不可;欲会,恐见执,进退无计。温公劝庾诣陶,曰:“卿但遥拜,必无他,我为卿保之。”庾从温言诣陶,至便拜。陶自起止之,曰:“庾元规何缘拜陶士行?”毕,又降就下坐;陶又自要起同坐。坐定,庾乃引咎责躬,深相逊谢,陶不觉释然。

陶侃从荆州赶来平定苏峻的叛乱,下令诛杀庾亮,认为只有杀了庾亮,才能让苏峻满意退兵。庾亮想逃,却逃不了;想去见陶侃,又怕被抓起来,进退都没有办法。温峤劝庾亮去拜会陶侃,说:“你只要远远地对他下拜行礼,一定不会有事的,我给你担保。”庾亮采纳了温峤的建议去拜访陶侃,一到就下拜。陶侃亲自站起来阻止他,说:“庾元规为什么要拜我陶士行?”行完礼,庾亮又退下来坐在下座,陶侃又亲自站起来邀请他跟自己一起坐。坐好了,庾亮就把罪责都归到自己身上,狠狠地自责道歉,陶侃不知不觉中就原谅了他。

【原文注释】

〔1〕上流:指长江上游,陶侃当时任职荆州刺史,荆州位于发生苏峻之乱的建康的上游。

〔2〕谢峻:为苏峻之乱谢罪。

〔3〕:自己。

扩展阅读

【点评】

苏峻之乱是庾亮政治不成熟、胡乱操作引发的,所以陶侃一开始也很厌恶庾亮的作为,想杀了庾亮平息叛乱,结果一见之下,庾亮不仅风度、容貌让他折#-666hh;,对他也足够客气,给足了面子,让陶侃放下了杀心。当然这件事背后还有各方博弈的原因在,不可能仅仅因为庾亮行了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