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恹。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敷曰:“不然,当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原文解释
【原文】
51.张玄之1张玄之:生卒年不详,晋司空顾和的外孙,名望仅次于谢安之侄谢玄,时亦称“南北二玄”,列“江左十贤”(谢玄、王献之、桓伊、顾恺之、王徽之、谢道韫、戴逵、袁山松、羊昙、张玄之)之末。顾敷:顾和孙子,字祖根,聪慧过#-666aa;,可惜二十三岁就死了。、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
2偏至:特别深,特别真挚。。张颇不恹
3不恹:不满意。。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
4般泥洹像:卧佛像。般泥洹,即涅槃,佛教用语,指修行的最#guoxue666-com;境界,也称僧尼死亡。,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
5玄:即玄之。晋代#-666aa;单名常加“之”字。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敷曰:“不然,当由忘情
6情:指哀乐不动于心,不为感情所动。这是佛才能达到的境界。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翻译】
张玄之是顾和的外孙,顾敷是顾和的孙子,小时候都很聪明。顾和对两个#-666aa;都很赏识,但常说顾敷更好一点,所以特别偏爱他。张玄之很是不满。张玄之九岁、顾敷七岁时,顾和带他们一起去寺里,看到了佛祖的涅槃像,佛弟子们有的在哭泣,有的则不哭。顾和就问两个孙子为何如此。张玄之说:“被佛祖宠爱过的#-666aa;会哭泣,不被宠爱的就不哭。”顾敷说:“不是这样,应该是修炼到不动情境界的#-666aa;就不哭,不能不动情的人就哭了。”
原文 | 翻译 |
51.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皆少而聪惠。和并知之,而常谓顾胜,亲重偏至。张颇不恹。于时,张年九岁,顾年七岁。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问二孙。玄谓:“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敷曰:“不然,当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 张玄之是顾和的外孙,顾敷是顾和的孙子,小时候都很聪明。顾和对两个#-666aa;都很赏识,但常说顾敷更好一点,所以特别偏爱他。张玄之很是不满。张玄之九岁、顾敷七岁时,顾和带他们一起去寺里,看到了佛祖的涅槃像,佛弟子们有的在哭泣,有的则不哭。顾和就问两个孙子为何如此。张玄之说:“被佛祖宠爱过的#-666aa;会哭泣,不被宠爱的就不哭。”顾敷说:“不是这样,应该是修炼到不动情境界的#-666aa;就不哭,不能不动情的人就哭了。” |
【原文注释】
〔1〕张玄之:生卒年不详,晋司空顾和的外孙,名望仅次于谢安之侄谢玄,时亦称“南北二玄”,列“江左十贤”(谢玄、王献之、桓伊、顾恺之、王徽之、谢道韫、戴逵、袁山松、羊昙、张玄之)之末。顾敷:顾和孙子,字祖根,聪慧过#-666aa;,可惜二十三岁就死了。
〔2〕偏至:特别深,特别真挚。
〔3〕不恹:不满意。
〔4〕般泥洹像:卧佛像。般泥洹,即涅槃,佛教用语,指修行的最#guoxue666-com;境界,也称僧尼死亡。
〔5〕玄:即玄之。晋代#-666aa;单名常加“之”字。
〔6〕情:指哀乐不动于心,不为感情所动。这是佛才能达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