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俱入朝,更相让在前。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原文解释
【原文】
56.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1桓宣武:桓温。初为驸马都尉,后任荆州刺史、征西大将#-666kk;,官至大司马,谥宣武。俱入朝,更相让在前。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2“伯也”二句:引自《诗经·卫风·伯兮》,大意是,我哥手里拿着殳,为王打仗做先驱。桓温走在前面,所以引《诗经》“为王前驱”以示谦让。殳(shū),一种有棱无刃的兵器。。”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翻译】
晋简文帝司马昱还在做抚#-666kk;将#-666kk;时,曾有一次跟桓温一起上朝,两个#-666aa;反复谦让,要对方走在前面。最后桓温不得已走在前面,就说:“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司马昱则说:“这正是‘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原文 | 翻译 |
56.简文作抚军时,尝与桓宣武俱入朝,更相让在前。宣武不得已而先之,因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简文曰:“所谓‘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 晋简文帝司马昱还在做抚#-666kk;将#-666kk;时,曾有一次跟桓温一起上朝,两个#-666aa;反复谦让,要对方走在前面。最后桓温不得已走在前面,就说:“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司马昱则说:“这正是‘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
【原文注释】
〔1〕桓宣武:桓温。初为驸马都尉,后任荆州刺史、征西大将#-666kk;,官至大司马,谥宣武。
〔2〕“伯也”二句:引自《诗经·卫风·伯兮》,大意是,我哥手里拿着殳,为王打仗做先驱。桓温走在前面,所以引《诗经》“为王前驱”以示谦让。殳(shū),一种有棱无刃的兵器。
扩展阅读
【点评】在朝中做官,最难的一点就是处理好#-666aa;际关系,简文帝当时虽然职位上没有桓温#guoxue666-com;,但毕竟是皇亲国戚,还是要给点面子的。后来桓温废皇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扶持司马昱做傀儡皇帝,最终司马昱忧愤而死。所以说外表谦虚谨慎的#-666aa;未必就没有野心,都是时势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