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宋词三百首》 » 词人 » 辛弃疾 > 水龙吟

水龙吟原文解释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666aa;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666aa;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释】

遥岑远目:唐代韩愈和孟郊《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岑,远山。

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海螺状的发髻,喻#guoxue666-com;矮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吴钩:吴地所制一种弯形宝刀。唐代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阑干拍遍: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载刘孟节少时:“怀想世事,吁嘘#-666ll;语,或以手拍阑干,赏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休说”二句:用晋代张翰典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张翰在洛阳为官,秋风起时,因念故乡莼菜羹和鲈鱼脍,即辞官回乡。后以莼鲈之思喻思念家乡、弃官归隐。季鹰,张翰字季鹰。

“求田问舍”三句:《三国志·魏书·吕布张邈臧洪传》载许汜曾向刘备抱怨陈登看不起他。刘备批评许汜在国家危难之际只知置地买房。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指刘备。才气,指#-666ee;怀、气魄。

树犹如此:用晋代桓温典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666aa;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此处借以抒发报国无门、光阴虚耗之感慨。

【翻译】

楚地千里,一派清秋气象,江水连天,秋色无际。极目北望,远山逶迤,好似美#-666aa;头上玉簪螺髻,都在向#-666aa;传递幽愁暗恨。夕阳下的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江南游子悲恨难#-666mm;,千百回凝视吴钩,千万遍拍打栏杆,也无#-666aa;懂得这登临之意。

不要问我故乡鲈鱼又已肥美,处处西风,为何不像季鹰归去?如果我如那只知求田问舍的许汜,恐怕也要羞于面对刘备之雄才大略。可叹流年似水,忧心国势飘摇,一如桓温北征“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叹。感念至此,已有泪如倾。能请谁去唤来那多情歌女,用那红巾翠袖的温柔,替我拭去这英雄末路的悲泪呢?

【解读】

此词写登临所见所感,借以抒发思乡北归之念、矢志报国之愿、壮志难酬之悲。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此词约作于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建康通判任上,是其早期最负盛名的词作之一。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落落数语,不输王粲《登楼赋》。”

下一篇: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