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宋词三百首》 » 词人 » 吴文英 > 高阳台

高阳台原文解释

丰乐楼#-666dd;得“如”字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

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

东风紧送斜阳下,

弄旧寒、晚酒醒馀。

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伤春不在#guoxue666-com;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

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

飞红若到西湖底,

搅翠澜、总是愁鱼。

莫重来、吹尽香绵,泪满平芜

【注释】

丰乐楼:西湖名胜之一。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载,梦窗曾书所赋《莺啼序》于壁,一时为#-666aa;传诵。

#-666dd;韵:一种和诗和词方式,数#-666aa;#-666cc;赋一题,选定某些字为韵,以抓阄或指定方式#-666dd;于每#-666aa;,依韵而作。

相如: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辞赋代表作家。此处自指。

清臞(qú):即“清癯”,清瘦。

平芜:平远的草地。宋代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翻译】

长长翠竹似精妆美#-666aa;,垂杨下系好马缰,登楼远眺,眼前景色宛如淡墨图画。这湖光山色不知出自谁的手笔?楼前一行斜飞的大雁,正像是画图上题款的楷书。东风凄紧,送走西下斜阳,又带来丝丝寒凉,吹散我残余的酒意。醒来后更觉黯然#-666nn;伤,不知此后还能有几次在花前消磨,一念至此,顿觉已如伤老多病的相如。

触景伤春,还不在这登楼之时,更在那暗夜灯前孤枕上,帘外雨声潺潺,室内熏炉香暖。害怕那游船停泊下来,俯身临清流,即可照见这衰老的病躯。飘飞的落花若是沉到西湖底,怕是鱼儿也会生愁,搅起一湖碧波。再莫要重来此地了,看这漫天柳絮被吹尽,泪雨已洒满平芜。

【解读】

此词为登临即景、感时伤世之作。南宋末年国事日危,此词记其晚年重返临安,与友#-666aa;丰乐楼重聚的欢筵场#-666ff;。此情景下,竟悲从中来,以咽抑凝重的笔调表达#-666ee;中深沉的悲慨。

下一篇:三姝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