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原文解释
年年社日停针线①,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
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666aa;戴,
酒无#-666aa;劝,醉也无#-666aa;管。
【注释】
①停针线: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代张籍《吴楚歌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年年春社日,妇人们便都停下针线。
【翻译】
想她闲来深闺寂寞,怎忍再看见那双飞的燕子?今日江城,春色已过去大半,我还滞留这乱山深处,#-666ll;自寂寞伫立在溪边小桥畔。
身上春衫已破,如今有谁能为我补缀呢?衫上点点行行,都是相思泪痕。日落时#-666dd;,在芳草岸边停马解鞍歇息下来。可怜你我各在天涯,有花堪摘却无#-666aa;可戴,有酒可饮却无#-666aa;相劝,#-666ll;自喝醉了也无#-666aa;照管。
【解读】
此词不见于黄公绍集,《全宋词》作无名氏词。写游子思妇两地相思。春社日妇#-666aa;停下针线,见燕子双飞,更觉寂寞,是羁留他乡的游子推己及#-666aa;的想象。江城深山,溪桥之畔,游子#-666ll;自伫立,春衫已破,泪痕已满。
末句一气呵成的三个“无#-666aa;”,写尽孤#-666ll;滋味,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不是风流放荡,只是一腔血泪耳。”
下一篇: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