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 留灵武储君践位 陷长安逆贼肆凶 第2节
过了数日,适河西司马裴冕奉诏入为御史中丞,因至灵武参谒太子,乃与杜鸿渐等定议,上太子笺,请遵大驾发马嵬时欲即传位之命,早正大位,以安人心。太子不许道:“至尊方驰驱途道,我何得擅袭尊位?”裴冕等奏道:“将士皆关中人,岂不日夜思归?其所以不惮崎岖,远涉沙塞者,亦冀攀龙附凤,以建尺寸之功耳。若殿下守经而不达权,使人心一朝离散,大勋不可复集矣!愿即勉徇众情,为社稷计。”太子犹未许允,笺凡五上,方准所奏。天宝十五载秋七月,太子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皇帝,即改本年为至德元载,遥尊玄宗为上皇天帝。裴冕、杜鸿渐等俱加官进秩。
正欲表奏玄宗,恰好玄宗命太子为元帅的诏到了。肃宗那时方知玄宗车驾已驻跸蜀中,随即遣使赍表入蜀,将即位之事奏闻。玄宗览表喜道:“吾儿应天顺人,吾更何忧!”遂下诏:“自今章奏,俱改称太上皇。军国重事,先请皇帝旨,仍奏闻朕。俟克复两京之后,朕不预事矣。”又命文部侍郎平章事房琯,与韦见素、秦国模、秦国桢赍玉册玉玺赴灵武传位;且谕诸臣不必复命,即留行在,听新君任用。肃宗涕泣拜领册宝,供奉于别殿,未敢即受。正是:
宝位已先即,宝册然后传。
授受原非误,只差在后先。
后来宋儒多以肃宗未奉父命,遽自称尊,谓是乘危篡位,以子叛父。说便这等说,但危急存亡之时,欲维系人心,不得已而出此。况玄宗屡欲内禅传位之说,已曾宣之于口;今日肃宗灵武即位之事,只说恪遵前命,理犹可恕;篡叛之说,似乎太过。若论他差处,在即位之后宠嬖张良娣,当军务倥偬之际,与之博戏取乐,此真可笑耳。正是:
若能不以位为乐,便是真心干蛊人。
然虽如此,即位可也;本年便改元,是真无父矣。若使此时邺侯李泌早在左右,必不令其至此。后人有诗叹云:
灵武遽称尊,犹曰遭多故。
本岁即改元,此举真大错。
当时定策者,无能正其误。
念彼李邺侯,咄哉来何暮?
闲话少说。且说当日天子西狩,太子北行,那些时为何没有贼兵来追袭?原来安禄山不意车驾即出,戒约潼关军士勿得轻进。贼将崔乾祐顿兵观望,及车驾既出数日之后,禄山闻报,方遣其部将孙孝哲督兵入京。贼众既入京城,见左藏充盈,便争取财宝,日夜纵酒为乐,一面差人往洛阳报捷,专候禄山到来,因此无暇遣兵追袭。所以车驾得安行入蜀,太子往朔方亦无阻隔。此亦天意也。正是:
左藏不焚留饵贼,遂教今日免追兵。
禄山至长安,闻马嵬兵变,杀了杨国忠,又闻杨妃赐死了,韩、虢二夫人被杀,大哭道:“杨国忠是该杀的,却如何害我阿环姊妹?我此来正欲与他们欢聚,今绝望矣!此恨怎消?”又想起其子安庆宗夫妇,都被朝廷赐死,一发忿恨,乃命孙孝哲大索在京宗室皇亲,无论王子王孙,郡主县主,及驸马郡马等国戚,尽行杀戮。又命将宗室男妇,被杀者悉刳取其心,以祭安庆宗。禄山亲临设祭,那日于崇仁坊高张锦帐,排下安庆宗的灵座,行刑刽子聚集众尸,方待动手刳心,说也奇怪,一霎时天昏地暗,雷电交加,狂风大作,刽子手中的刀,都被狂风刮去城垛儿上插着。霹雳一声,把安庆宗的灵位击得粉碎,锦帐尽被雷火焚烧。禄山大惧,向天叩头请罪,于是不敢设祭,命将众尸一一埋葬。正是:
治乱虽由天意,凶残大拂天心。
不意雷霆警戒,这番惨痛难禁。
看官听说,前日玄宗出奔时,原要与众宗室皇亲同行的,因杨国忠谏阻而止。今日众人尽遭屠戮,皆国忠害之也。此贼真死有余辜矣。正是:
一言遗大害,万剐不蔽辜。
当日众尸虽免刳心之惨,然凡禄山平日所怨恶之人,都被杀戮,还道:“李太白当初乘醉骂我,今日若在此,定当杀之!”又凡杨国忠、高力士所亲信的人,也都杀戮;朝官从驾而出者,其家眷在京,亦都被杀,只有秦国模、秦国桢的家眷俱先期远避,未遭其害。内侍边令诚投降,以六宫锁钥奉献。禄山遣人遍搜各宫,搜到梅妃江采蘋的宫畔,获一腐败女人之尸,便错认梅妃已死,更不追求。天幸梅妃不曾被贼人搜去,上皇归后,因得团圆偕老。可笑杨妃于怆惶被难之时,犹怀嫉妒,谏阻天子,不使梅妃同行。那知马嵬变起,自己的性命倒先断送了。后人有诗云:
自家姊妹要同行,天子嫔妃反教弃。
马嵬聚族而歼旃,笑杀当初空妒忌。
禄山下令,凡在京官员,有不即来投顺者,悉皆处死。于是京兆尹崔光远、故相陈希烈,与刑部尚书张均、太常卿张垍等,俱降于贼。那张均、张垍乃燕国公张说之子也,张垍又尚帝女宁亲公主,身为国戚,世受国恩,名臣后裔,不意败坏家声一至于此!
父爵燕国公,子事伪燕帝。
辱没燕世家,可称难兄弟。
禄山以陈希烈、张垍为相,仍以崔光远为京兆尹,其余朝士都授以伪官,其势甚炽。然贼将俱粗猛贪暴,全无远略,既克长安,志得意满,纵酒婪财,无复西出之意。禄山亦心恋范阳与东京,不喜居西京。正是:
贪残恋土贼人态,妄窃燕皇圣武名。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