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 目录 >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原文解释

原文(一)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note-name:合军聚众1合军聚众:指聚集民众,组成#-666kk;队。交和而舍note-name:交和而舍2交和而舍:指两#-666kk;营垒对峙的意思。和,“和门”,即军门;舍,驻扎。曹操注:“军门为和门,左右门为旗门,以车为营曰辕门,以#-666aa;为营曰人门,两军相对为交和。”莫难于军争note-name:莫难于军争3莫难于军争:行#-666kk;作战以夺取有利的制胜条件为最难。军争,两军争夺有利的制胜条件。。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note-name:以迂为直,以患为利4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指通过看起来迂远曲折的途径而达到近直的目的,化不利为有利。迂,迂远、曲折;患,祸患、不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note-name: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5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比敌#-666aa;后出动,而先于敌人到达战地,这就算是懂得“以迂为直”的计谋了。汉简《孙子兵法 》作:“……至者,知污直之计者也。”污迂皆从于声,可通假。曹操注:“后人发,先人至者,明于度数,先知远近之计也。”此句亦有“者”字。

翻译(一)

孙子说:根据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从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民众组编#-666kk;队,到与敌#-666kk;两相对垒,没有比争取有利先机、掌握主动权更困难的了。#-666kk;争之所以难,是因为要变迂远为近直,转不利为有利。因此,采取迂回的途径,用利益引诱敌#-666aa;,后于敌#-666aa;发动,却先于敌#-666aa;到达目的地,这才是真正懂得“变迂为直”的将帅。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note-name:军争为利,军争为危6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是说#-666kk;争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危险的一面。两个“为”均作“有”字解。。举军而争利,则不及note-name:举军而争利则不及7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全#-666kk;带着所有的装备、辎重去争利,就不能及时到达预定的地点。举军,全军带着所有的装备、辎重行动;不及,赶不到预定战地。;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note-name: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8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委,抛弃,丢下;捐,损失。丢弃辎重轻装前进去争利,辎重就难免损失。。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note-name:擒三将军9擒三将军:擒,被敌所擒;三将#-666kk;,泛指统率上、中、下三军将领。三军将领可能被俘,即全军覆没的意思。,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note-name:十一而至10十一而至:指部队因疲劳而大部#-666dd;掉队,仅有十分之一的#-666aa;到达。;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note-name:蹶上将军11蹶上将军:蹶(jué),挫败;上将#-666kk;,前军的将领。指前军将领可能遭受挫败。,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翻译(二)

#-666kk;争有利有害。如果出动全#-666kk;携带全部辎重去争夺先机之利,就会影响行#-666kk;速度,而无法及时到达;但如果丢下辎重轻装前进,就难免损失一些物资装备。如果让将士轻装简从,昼夜不息地急行军,奔走百里去争夺先机之利,那三军将领都可能被擒,而且健壮的士卒在前,疲弱的在后,按常理最后只有十#-666dd;之一的#-666aa;能如期到达;如果急行五十里与敌#-666aa;争夺先机之利,那先头部队必然受挫,一般也只有半数的#-666aa;可以如期到达;即使是急行三十里去争夺先机之利,也只有三#-666dd;之二的人能如期到达。所以,军队没有装备辎重便不能生存,没有粮草供应也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储备一样会灭亡。

原文(三)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note-name:豫交12豫交:豫,通“与”,参与的意思。指与诸侯结交。;不知山林、险阻note-name:险阻13险阻:指山水险要阻隔的地形;沮(jǔ)泽:指沼泽地带。、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note-name:以诈立14以诈立:以诡诈办法诱骗敌#-666aa;而取得成#-666ii;以利动note-name:以利动15以利动:根据是否有利而采取适当行动。以分合为变note-name:以分合为变16以分合为变:#-666dd;,分散兵力;#-666ff;,集中兵力。指作战时兵力的分散或集中,应根据情况变化而变化。者也。故其疾如风note-name:其疾如风17其疾如风:疾,快速。指#-666kk;队行动快速如风。其徐如林note-name:其徐如林18其徐如林:徐,缓慢。指#-666kk;队行动缓慢时,犹如严整的森林。侵掠如火note-name:侵掠如火19侵掠如火:侵掠,指袭击、进攻。进攻敌#-666aa;时,像燎原烈火,猛不可当。不动如山note-name:不动如山20不动如山:指部队驻守时,像山岳一样,不可动摇。难知如阴note-name:难知如阴21难知如阴:荫蔽时,就像阴云遮天看不到日月星辰那样。动如雷震note-name:动如雷震22动如雷震:行动起来,犹如万钧雷霆。掠乡分众note-name:掠乡分众23掠乡分众:乡,古代地方行政组织。此句一说指掠取敌乡的粮食、资财,要#-666dd;兵数路;另一说是奇取敌之资财,要分出一部分奖励部下。廓地分利note-name:廓地分利24廓地分利:廓,开拓的意思。此句一说指开拓疆土,应#-666dd;清利害,择要据守;另一说,开拓土地,分与有#-666ii;者。悬权而动note-name:悬权而动25悬权而动:指权衡敌我形势,相机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翻译(三)

因此,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图谋,就不能与其结盟;不了解山林、险阻和沼泽等地形#-666dd;布,就不能行#-666kk;作战;不使用向导,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因此说,用兵作战是以诈谋权术为策略基础的,以是否有利来决定行动与否,并依照具体情况来灵活指挥#-666kk;队集中或#-666dd;散。因此#-666kk;队应该快速行动时就要迅疾如风;应该缓慢行进时,队伍就要好比森林一样森严不乱;当攻城略地时要像烈火般迅猛;驻守防御时要如山岳岿然不动;当军队需要隐蔽时,就要如漫天阴霾,不可揣测;而出击时则应该像万钧雷霆,排山倒海。夺取敌#-666aa;的财物,应#-666dd;兵行动;开拓疆土,则要分兵扼守要害之地。总之,都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只有率先知道“迂直之计”的将帅,才能赢得胜利,这是军争所应遵循的原则。

原文(四)

《军政》note-name:《军政》26《军政》:古兵书。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note-name: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27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金鼓、旌旗的作用是统一#-666kk;#-666aa;的耳目。金鼓,古代战争中用来指挥作战的工具。金,铜铎,闻铎即止;鼓,战鼓,闻鼓即进。。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note-name:变人之耳目28变人之耳目:变,适应。指根据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情况来变换指挥信号,以适应士卒的视听能力。也。

翻译(四)

#-666kk;政》上说:“用言语指挥听不清就用金鼓,用手势指挥看不清就用旌旗。”金鼓旌旗这些工具是用来统一#-666kk;队视听的。#-666kk;队行动统一以后,那么勇敢的将士不得擅自冒进,怯懦的士兵也不能#-666ll;自后退,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大多用金鼓指挥,白天作战大多用旌旗指挥,这都是根据#-666aa;们视听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原文(五)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note-name: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29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指#-666kk;队初战时,士气旺盛,锐不可当;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力量的损耗,士气逐渐怠惰;到了后期,士气衰竭,将士思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note-name:避其锐气,击其惰归30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即避开敌#-666kk;锐气,等到敌军怠惰疲惫,士气沮丧时予以攻击。,此治气note-name:治气31治气:这里作掌握士气讲。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以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note-name:无邀正正之旗32无邀正正之旗:邀,迎击、截击的意思。指不要迎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敌#-666aa;勿击堂堂之陈note-name:勿击堂堂之陈33勿击堂堂之陈:陈,古“阵”字。指不要攻击实力雄厚、阵容齐整的敌#-666aa;,此治变者也。

翻译(五)

对于敌方的#-666kk;队,可以挫伤其士气;对于敌#-666kk;的将帅,也可以动摇他的决心,使其丧失斗志。一般情况下,#-666kk;队的士气在战斗初始时最为饱满旺盛,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弱,到最后就会完全衰竭。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666aa;,总是避开敌军初始阶段的锐气,等到敌军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发起攻击,这是从士气上制伏、战胜敌#-666aa;的办法。用严整的部队对付混乱的部队,用沉着、冷静的部队对付浮躁喧乱的部队,这就是从心理上制伏、战胜敌#-666aa;的办法。用就近进入战场的部队来等待长途奔袭的敌军,用休整良好的部队对付仓促疲劳的敌军;饱食的部队对付饥饿的部队,这就是从体力上制伏、战胜敌人的办法。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灵活变化的用兵方法。

原文(六)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note-name:高陵勿向34高陵勿向:陵,山陵;向,指仰攻。对占领#guoxue666-com;地的敌#-666aa;,不要仰攻。背丘勿逆note-name:背丘勿逆35背丘勿逆:背,背靠、倚靠;逆,这里是迎击的意思。即敌#-666aa;背靠#guoxue666-com;地,不可正面攻击。佯北勿从:佯,假装;北,败北,即失败。此句指敌人假装败走,不要跟踪追击,以防遭敌伏击。,佯北勿从note-name:归师勿遏36归师勿遏:遏,阻止、拦阻。指不要去拦阻正往本国撤退的敌#-666kk;,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note-name:围师必阙37围师必阙:阙,通“缺”,指包围敌#-666kk;时要留缺口。汉简《孙子兵法》为: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翻译(六)

因此,敌#-666aa;占据#guoxue666-com;地时,不要仰攻;敌#-666aa;背靠山丘时,不要正面进攻;敌#-666aa;佯装败退时,不要追击;面对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贸然攻打;面对敌人的诱兵,不要贪取;敌人撤退回国,不要阻击拦截;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敌人陷入绝境时,不要过#-666dd;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原文翻译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孙子说:根据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从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民众组编#-666kk;队,到与敌#-666kk;两相对垒,没有比争取有利先机、掌握主动权更困难的了。#-666kk;争之所以难,是因为要变迂远为近直,转不利为有利。因此,采取迂回的途径,用利益引诱敌#-666aa;,后于敌#-666aa;发动,却先于敌#-666aa;到达目的地,这才是真正懂得“变迂为直”的将帅。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666kk;争有利有害。如果出动全#-666kk;携带全部辎重去争夺先机之利,就会影响行#-666kk;速度,而无法及时到达;但如果丢下辎重轻装前进,就难免损失一些物资装备。如果让将士轻装简从,昼夜不息地急行军,奔走百里去争夺先机之利,那三军将领都可能被擒,而且健壮的士卒在前,疲弱的在后,按常理最后只有十#-666dd;之一的#-666aa;能如期到达;如果急行五十里与敌#-666aa;争夺先机之利,那先头部队必然受挫,一般也只有半数的#-666aa;可以如期到达;即使是急行三十里去争夺先机之利,也只有三#-666dd;之二的人能如期到达。所以,军队没有装备辎重便不能生存,没有粮草供应也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储备一样会灭亡。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因此,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图谋,就不能与其结盟;不了解山林、险阻和沼泽等地形#-666dd;布,就不能行#-666kk;作战;不使用向导,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因此说,用兵作战是以诈谋权术为策略基础的,以是否有利来决定行动与否,并依照具体情况来灵活指挥#-666kk;队集中或#-666dd;散。因此#-666kk;队应该快速行动时就要迅疾如风;应该缓慢行进时,队伍就要好比森林一样森严不乱;当攻城略地时要像烈火般迅猛;驻守防御时要如山岳岿然不动;当军队需要隐蔽时,就要如漫天阴霾,不可揣测;而出击时则应该像万钧雷霆,排山倒海。夺取敌#-666aa;的财物,应#-666dd;兵行动;开拓疆土,则要分兵扼守要害之地。总之,都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只有率先知道“迂直之计”的将帅,才能赢得胜利,这是军争所应遵循的原则。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666kk;政》上说:“用言语指挥听不清就用金鼓,用手势指挥看不清就用旌旗。”金鼓旌旗这些工具是用来统一#-666kk;队视听的。#-666kk;队行动统一以后,那么勇敢的将士不得擅自冒进,怯懦的士兵也不能#-666ll;自后退,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大多用金鼓指挥,白天作战大多用旌旗指挥,这都是根据#-666aa;们视听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以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对于敌方的#-666kk;队,可以挫伤其士气;对于敌#-666kk;的将帅,也可以动摇他的决心,使其丧失斗志。一般情况下,#-666kk;队的士气在战斗初始时最为饱满旺盛,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弱,到最后就会完全衰竭。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666aa;,总是避开敌军初始阶段的锐气,等到敌军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发起攻击,这是从士气上制伏、战胜敌#-666aa;的办法。用严整的部队对付混乱的部队,用沉着、冷静的部队对付浮躁喧乱的部队,这就是从心理上制伏、战胜敌#-666aa;的办法。用就近进入战场的部队来等待长途奔袭的敌军,用休整良好的部队对付仓促疲劳的敌军;饱食的部队对付饥饿的部队,这就是从体力上制伏、战胜敌人的办法。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灵活变化的用兵方法。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因此,敌#-666aa;占据#guoxue666-com;地时,不要仰攻;敌#-666aa;背靠山丘时,不要正面进攻;敌#-666aa;佯装败退时,不要追击;面对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贸然攻打;面对敌人的诱兵,不要贪取;敌人撤退回国,不要阻击拦截;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敌人陷入绝境时,不要过#-666dd;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原文注释】

〔1〕合军聚众:指聚集民众,组成#-666kk;队。

〔2〕交和而舍:指两#-666kk;营垒对峙的意思。和,“和门”,即军门;舍,驻扎。曹操注:“军门为和门,左右门为旗门,以车为营曰辕门,以#-666aa;为营曰人门,两军相对为交和。”

〔3〕莫难于军争:行#-666kk;作战以夺取有利的制胜条件为最难。军争,两军争夺有利的制胜条件。

〔4〕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指通过看起来迂远曲折的途径而达到近直的目的,化不利为有利。迂,迂远、曲折;患,祸患、不利。

〔5〕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比敌#-666aa;后出动,而先于敌人到达战地,这就算是懂得“以迂为直”的计谋了。汉简《孙子兵法 》作:“……至者,知污直之计者也。”污迂皆从于声,可通假。曹操注:“后人发,先人至者,明于度数,先知远近之计也。”此句亦有“者”字。

〔6〕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是说#-666kk;争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危险的一面。两个“为”均作“有”字解。

〔7〕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全#-666kk;带着所有的装备、辎重去争利,就不能及时到达预定的地点。举军,全军带着所有的装备、辎重行动;不及,赶不到预定战地。

〔8〕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委,抛弃,丢下;捐,损失。丢弃辎重轻装前进去争利,辎重就难免损失。

〔9〕擒三将军:擒,被敌所擒;三将#-666kk;,泛指统率上、中、下三军将领。三军将领可能被俘,即全军覆没的意思。

〔10〕十一而至:指部队因疲劳而大部#-666dd;掉队,仅有十分之一的#-666aa;到达。

〔11〕蹶上将军:蹶(jué),挫败;上将#-666kk;,前军的将领。指前军将领可能遭受挫败。

〔12〕豫交:豫,通“与”,参与的意思。指与诸侯结交。

〔13〕险阻:指山水险要阻隔的地形;沮(jǔ)泽:指沼泽地带。

〔14〕以诈立:以诡诈办法诱骗敌#-666aa;而取得成#-666ii;

〔15〕以利动:根据是否有利而采取适当行动。

〔16〕以分合为变#-666dd;,分散兵力;#-666ff;,集中兵力。指作战时兵力的分散或集中,应根据情况变化而变化。

〔17〕其疾如风:疾,快速。指#-666kk;队行动快速如风。

〔18〕其徐如林:徐,缓慢。指#-666kk;队行动缓慢时,犹如严整的森林。

〔19〕侵掠如火:侵掠,指袭击、进攻。进攻敌#-666aa;时,像燎原烈火,猛不可当。

〔20〕不动如山:指部队驻守时,像山岳一样,不可动摇。

〔21〕难知如阴:荫蔽时,就像阴云遮天看不到日月星辰那样。

〔22〕动如雷震:行动起来,犹如万钧雷霆。

〔23〕掠乡分众:乡,古代地方行政组织。此句一说指掠取敌乡的粮食、资财,要#-666dd;兵数路;另一说是奇取敌之资财,要分出一部分奖励部下。

〔24〕廓地分利:廓,开拓的意思。此句一说指开拓疆土,应#-666dd;清利害,择要据守;另一说,开拓土地,分与有#-666ii;者。

〔25〕悬权而动:指权衡敌我形势,相机而动。

〔26〕《军政》:古兵书。

〔27〕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金鼓、旌旗的作用是统一#-666kk;#-666aa;的耳目。金鼓,古代战争中用来指挥作战的工具。金,铜铎,闻铎即止;鼓,战鼓,闻鼓即进。

〔28〕变人之耳目:变,适应。指根据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情况来变换指挥信号,以适应士卒的视听能力。

〔29〕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指#-666kk;队初战时,士气旺盛,锐不可当;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力量的损耗,士气逐渐怠惰;到了后期,士气衰竭,将士思归。

〔30〕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即避开敌#-666kk;锐气,等到敌军怠惰疲惫,士气沮丧时予以攻击。

〔31〕治气:这里作掌握士气讲。

〔32〕无邀正正之旗:邀,迎击、截击的意思。指不要迎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敌#-666aa;

〔33〕勿击堂堂之陈:陈,古“阵”字。指不要攻击实力雄厚、阵容齐整的敌#-666aa;

〔34〕高陵勿向:陵,山陵;向,指仰攻。对占领#guoxue666-com;地的敌#-666aa;,不要仰攻。

〔35〕背丘勿逆:背,背靠、倚靠;逆,这里是迎击的意思。即敌#-666aa;背靠#guoxue666-com;地,不可正面攻击。佯北勿从:佯,假装;北,败北,即失败。此句指敌人假装败走,不要跟踪追击,以防遭敌伏击。

〔36〕归师勿遏:遏,阻止、拦阻。指不要去拦阻正往本国撤退的敌#-666kk;

〔37〕围师必阙:阙,通“缺”,指包围敌#-666kk;时要留缺口。汉简《孙子兵法》为:围师遗阙。

扩展阅读

【实例解读】

狄青掷钱稳#-666kk;

北宋时期,南方广源州的依智#guoxue666-com;起兵反叛朝廷,宋仁宗派大将#-666kk;狄青前去平定。

狄青率大#-666kk;离开桂林后,由于出路艰险,一些士兵开了小差;而且,随着行军困难,开小差的现象一天比一天严重,即使严加惩处,也收效不大。狄青手下有个多才多智的谋士,叫作刘易。狄青向刘易请教对策,刘易搜肠刮肚,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几天后,大军在途中休息。狄青召集身边的将士,对他们说:“此次远征,山高水险,路途坎坷,吉凶难卜,难怪弟兄们开小差。我现在想借助#-666nn;明来测知吉凶。我把0个铜钱扔上天空,待它们落到地上,如果个个面朝上,那就是吉,我们就进军;如果有一个铜钱不是面朝上,那就是凶,我们就班师回朝,诸位意见如何?”众将士齐声说“好”。

狄青命令一名亲兵拿来一袋铜钱,狄青伸手从袋子中抓了一把,数足100枚,攥在手中,然后闭上双眼,虔诚地祷告:“#-666nn;明保佑!#-666nn;明保佑……”将士们一个个瞪大眼睛,望着狄青。突然,狄青睁开两眼,将100枚铜钱抛入空中,待铜钱落地,将士们纷纷跑上前观看——100枚铜钱个个面朝上!顿时,“神明保佑!”的欢呼声响震山谷,三军将士无不欢欣鼓舞。

狄青向天空中跪拜致意,然后命#-666aa;拿来100个钉子,把100枚铜钱钉在地上,又用青纱罩在上面,还亲自动手加了封,最后,再次祷告:“待大军得胜回朝,一定用厚礼祭奠神明,到那时再取回这些铜钱!”其实,这是谋士刘易借助将士们迷信鬼神的心理来稳定军心的一条“诡计”——因为所有100枚铜钱的上、下都是“面”,铜钱和“将士”都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

果然,自狄青掷铜钱以后,士气高涨,再也没#-666aa;开小差。狄青指挥三军迅速南进,一举平定了依智高的叛乱。

所谓“兵不厌诈”,“诈”得好,可以欺骗对手,把对手玩弄于股掌之中;同样也可以“诈”自己#-666aa;,来提升本方的士气,稳定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