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 目录 >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原文解释

原文(一)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note-name: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1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火#-666aa;:火,用作动词,烧;人,人马。焚烧敌#-666kk;人马、营寨。火积:焚烧敌军的粮秣积聚。火辎:辎,辎重。焚烧敌人辎重。火库:库,仓库。焚烧敌军的物资仓库。火队:队(suì),通“隧”,道路的意思,这里指运输设施。焚烧敌人运输设施。行火必有因note-name:行火必有因2行火必有因:因,条件。指在实施火攻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天气干燥,顺风,有易燃物,或有内应等。烟火必素具note-name:烟火必素具3烟火必素具:烟火,指发火器材;素具,经常有准备。发火器材必须预先准备好。。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

翻译(一)

孙子说:火攻的作战方式#-666cc;有五种,一是火烧敌#-666kk;#-666aa;马,二是焚烧敌#-666kk;的粮草,三是焚烧敌#-666kk;辎重物资,四是焚烧敌军兵器库,五是火烧敌军的粮道和运输设施。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火攻的器材必须事先准备就绪。放火要看准天时,选好有利的日子。天时是指气候要干燥,日子是指要在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位置的。凡是月亮行经这四个星宿的时候,就是起风的日子。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note-name:四宿4四宿:指二十八宿中箕、壁、翼、轸四个星宿。古代天文学者认为月亮运行到这四个星宿位置时多风。者,风起之日也。

翻译(二)

凡是用火攻敌,都必须根据以上五种情况所引起的情况变化灵活部署兵力策应。如果从敌营内部放火,就应该及早派兵在外策应。如果敌营内已经起火,但敌#-666kk;仍然保持镇静的,就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进攻;等到火势旺盛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策,可以进攻就发起进攻,不可以进攻就停止。也可以从敌营外部放火,这样就不必等待内应,只要时机适#-666ff;就可以放火攻击。从上风放火时,不可从下风向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到夜晚就容易停止。大凡指挥#-666kk;队作战,都必须懂得灵活运用上述五种火攻形式,并遵循自然规律准确把握火攻的时机。

原文(三)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note-name: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5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五火,五种火攻的方法;应,策应。必须根据五种火攻所引起的情况变化,适时地运用兵力策应。。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note-name: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6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火已烧起,而敌#-666kk;仍能保持安静不动的,要等待,不要贸然进攻。汉简《孙子兵法 》此句作:“火发其兵静而勿攻。”极其火力note-name:极其火力7极其火力:让火势烧到最旺的时候。,可note-name:从8从:跟从,指发兵进攻。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note-name:无待于内9无待于内:无,不必;内,内应。不必等待内应。汉简《孙子兵法》作:“毋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note-name:以数守之10以数守之:数,指前面所说的“发火有时,起火有日”等火攻条件。等候具备火攻的条件。

翻译(三)

所以说,用火来辅助#-666kk;队进攻,明显容易获胜;用水来辅助#-666kk;队进攻,攻势也必能加强。但水攻只能隔断敌#-666kk;的阵形、联系和运输,不能像火攻那样毁灭敌军的兵马和军需物质。

原文(四)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note-name:不修其功者,凶11不修其功者,凶:修,修治,引申为巩固;凶,祸,这里是危险的意思。不能巩固胜利成果是危险的。,命曰费留note-name:费留12费留:留,通“流”,白费的意思。曹操注:“若水之留(流),不复还也。”一说指打了胜仗而不及时论#-666ii;行赏,叫作“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note-name:良将修之13良将修之:修,有研究、处理的意思。优秀的将帅必须研究这个问题。汉简《孙子兵法》作:“良将随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note-name: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14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非利不动:于我不利则不行动。非得不用:不能取胜,就不用兵。得,指得胜、取胜;用,指用兵。非危不战:不到危急关头不轻易开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note-name:主不可以怒而兴师15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国君不可以因一时的愤怒而兴兵打仗。汉简《孙子兵法》作:“主不可以怒兴#-666kk;。”将不可以愠而致战note-name:将不可以愠而致战16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将帅不可以凭一时的怨愤而贸然与敌#-666kk;交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note-name: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17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666ff;,符合。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汉简《孙子兵法》作:“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note-name: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18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明智的国君要慎重,贤良的将帅要警惕,这是使国家安定#-666kk;队保全的根本道理。

翻译(四)

如果打了胜仗,攻取了敌#-666aa;的土地城邑,却不巩固胜利成果,不及时对部下进行论#-666ii;行赏,是很危险的,这种情况叫作“费留”。因此,英明的国君应该慎重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于国没有好处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能用兵,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开战。国君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因为一时的气愤就贸然下令出战。符#-666ff;国家长远利益才可以用兵,不符#-666ff;国家长远利益就停止用兵。愤怒可以重新转化为喜悦,气愤也可以重新转化为#guoxue666-com;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666aa;死更不能再生。因此,英明的国君要慎重对待战争,贤良的将帅应该小心警惕贸然作战,这都是安定国家保全#-666kk;队的根本原则!

原文翻译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

孙子说:火攻的作战方式#-666cc;有五种,一是火烧敌#-666kk;#-666aa;马,二是焚烧敌#-666kk;的粮草,三是焚烧敌#-666kk;辎重物资,四是焚烧敌军兵器库,五是火烧敌军的粮道和运输设施。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火攻的器材必须事先准备就绪。放火要看准天时,选好有利的日子。天时是指气候要干燥,日子是指要在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位置的。凡是月亮行经这四个星宿的时候,就是起风的日子。

者,风起之日也。

凡是用火攻敌,都必须根据以上五种情况所引起的情况变化灵活部署兵力策应。如果从敌营内部放火,就应该及早派兵在外策应。如果敌营内已经起火,但敌#-666kk;仍然保持镇静的,就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进攻;等到火势旺盛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策,可以进攻就发起进攻,不可以进攻就停止。也可以从敌营外部放火,这样就不必等待内应,只要时机适#-666ff;就可以放火攻击。从上风放火时,不可从下风向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到夜晚就容易停止。大凡指挥#-666kk;队作战,都必须懂得灵活运用上述五种火攻形式,并遵循自然规律准确把握火攻的时机。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所以说,用火来辅助#-666kk;队进攻,明显容易获胜;用水来辅助#-666kk;队进攻,攻势也必能加强。但水攻只能隔断敌#-666kk;的阵形、联系和运输,不能像火攻那样毁灭敌军的兵马和军需物质。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如果打了胜仗,攻取了敌#-666aa;的土地城邑,却不巩固胜利成果,不及时对部下进行论#-666ii;行赏,是很危险的,这种情况叫作“费留”。因此,英明的国君应该慎重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于国没有好处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能用兵,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开战。国君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就发动战争,将帅不能因为一时的气愤就贸然下令出战。符#-666ff;国家长远利益才可以用兵,不符#-666ff;国家长远利益就停止用兵。愤怒可以重新转化为喜悦,气愤也可以重新转化为#guoxue666-com;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666aa;死更不能再生。因此,英明的国君要慎重对待战争,贤良的将帅应该小心警惕贸然作战,这都是安定国家保全#-666kk;队的根本原则!

【原文注释】

〔1〕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火#-666aa;:火,用作动词,烧;人,人马。焚烧敌#-666kk;人马、营寨。火积:焚烧敌军的粮秣积聚。火辎:辎,辎重。焚烧敌人辎重。火库:库,仓库。焚烧敌军的物资仓库。火队:队(suì),通“隧”,道路的意思,这里指运输设施。焚烧敌人运输设施。

〔2〕行火必有因:因,条件。指在实施火攻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天气干燥,顺风,有易燃物,或有内应等。

〔3〕烟火必素具:烟火,指发火器材;素具,经常有准备。发火器材必须预先准备好。

〔4〕四宿:指二十八宿中箕、壁、翼、轸四个星宿。古代天文学者认为月亮运行到这四个星宿位置时多风。

〔5〕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五火,五种火攻的方法;应,策应。必须根据五种火攻所引起的情况变化,适时地运用兵力策应。

〔6〕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火已烧起,而敌#-666kk;仍能保持安静不动的,要等待,不要贸然进攻。汉简《孙子兵法 》此句作:“火发其兵静而勿攻。”

〔7〕极其火力:让火势烧到最旺的时候。

〔8〕:跟从,指发兵进攻。

〔9〕无待于内:无,不必;内,内应。不必等待内应。汉简《孙子兵法》作:“毋待于内。”

〔10〕以数守之:数,指前面所说的“发火有时,起火有日”等火攻条件。等候具备火攻的条件。

〔11〕不修其功者,凶:修,修治,引申为巩固;凶,祸,这里是危险的意思。不能巩固胜利成果是危险的。

〔12〕费留:留,通“流”,白费的意思。曹操注:“若水之留(流),不复还也。”一说指打了胜仗而不及时论#-666ii;行赏,叫作“费留”。

〔13〕良将修之:修,有研究、处理的意思。优秀的将帅必须研究这个问题。汉简《孙子兵法》作:“良将随之。”

〔14〕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非利不动:于我不利则不行动。非得不用:不能取胜,就不用兵。得,指得胜、取胜;用,指用兵。非危不战:不到危急关头不轻易开战。

〔15〕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国君不可以因一时的愤怒而兴兵打仗。汉简《孙子兵法》作:“主不可以怒兴#-666kk;。”

〔16〕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将帅不可以凭一时的怨愤而贸然与敌#-666kk;交战。

〔17〕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666ff;,符合。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汉简《孙子兵法》作:“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

〔18〕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明智的国君要慎重,贤良的将帅要警惕,这是使国家安定#-666kk;队保全的根本道理。

扩展阅读

【实例解读】

陆逊火烧蜀连营

说到火攻,#-666aa;们马上就会联想到“赤壁之战”,周瑜一把大火烧掉了曹操的80万大#-666kk;,不能不说厉害,而三国还有一场火攻战也非常出名。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知道后悲愤不已,怒不可遏。他不顾诸葛亮等#-666aa;的苦苦劝谏,亲率70多万大#-666kk;出川伐吴。蜀#-666kk;一路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东吴上下一片恐慌,孙权采用阚泽的建议,拜年轻小将陆逊为兵马大都督。陆逊深谙兵法,受命于危难之际,正确地#-666dd;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guoxue666-com;临下,吴军难以进攻。面对刘备的强盛攻势,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他下令各处关防牢守隘口,不得出兵迎战。这使得东吴一班急于出战复仇的将军大为不满,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嘲笑陆逊的书生懦弱。无奈陆逊有尚方宝剑在手,他们不得不从。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

当时正值酷暑盛夏,远道而来的蜀军既累又热,刘备久攻不下,只好傍山林下寨,待秋天再出击。陆逊见蜀军树栅相连,纵横700里驻营,正中下怀。如此宿营,首尾兼顾,的确坚固,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最怕火攻。一旦火起,无法营救。陆逊正希望蜀军如此,以便他大显身手。当时的魏主曹石及远在成都看守大本营的诸葛亮都事先看到了这一点,诸葛亮前去通知已来不及,而曹石却想等东吴大胜追击时偷袭江东。

时机已到,陆逊却并没有立即出兵,而是首先进行了一次试兵,以骄敌志。他派大将淳于丹率5000兵马攻击敌营,这是东吴坚守以来的第一次出击,结果大败而归。刘备得胜,愈发轻视陆逊,不再警惕。第二天夜里,陆逊派主力来到时,蜀营已察觉先兆,刘备却毫不介意:“昨夜已杀尽,他们还敢再来吗?”陆逊首先在大营前后纵火,火借风势,蔓延开来,蜀兵大乱奔窜。陆逊的兵马四出夹攻,蜀军大败,死伤无数。幸而从川中赶来的赵云搭救了刘备,逃往白帝城。经此大劫,刘备一病不起,最终死于白帝城。

这就是被毛泽东誉为以弱胜强典型战例的“吴蜀彝陵之战”。

下一篇: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莫亲于间:指没有比间谍更应成为亲信了。赏莫厚于间:指没有比间谍更应该得到丰富的奖赏了。事莫密于间:没有经间谍的事更应该保守机密了。间事未发:用间之事还没有开始进行。间与所告者皆死:间谍和告知用间之事的人都要处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